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50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



背景技术:

现在除了汽车的其它封闭式车很多都没有空调,比如封闭式三轮车,封闭式电动车,电动三轮车;在炎热的夏季,车厢内的温度较高,为了降低车厢内的温度,在封闭三轮车的顶部开设有天窗,在行驶的时候,气流通过天窗灌入车内,起到降温和换气的作用,但是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利用自然气流降温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温热的南方,更是没有效果,尤其在车辆停止的时候,空气与车辆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气流不会通过天窗灌入车内,车内的热气无法排除,当静止后突然进去启动车辆的时候,更达到人们难以忍受的温度,而天窗也无法起到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包括过冷式冷凝器、风扇、鼓风机、压缩机、蒸发器和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固定面板和空调外罩壳,所述空调外罩壳盖在空调固定面板上形成空腔,隔板空腔分割成为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过冷式冷凝器设置在后腔室的右侧,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后腔室内过冷式冷凝器的左侧,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过冷式冷凝器的进口之间通过高压气态管连接,所述风扇置于过冷式冷凝器的上方,在空调外罩壳上设有风扇通风的窗口;所述鼓风机置于前腔室的右侧,所述蒸发器置于前腔室的左侧,所述鼓风机和蒸发器的上方盖有挡风盖;所述膨胀阀连接在蒸发器与过冷式冷凝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与膨胀阀的下出口之间使用低压液态管连接,所述膨胀阀的下进口与过冷式冷凝器的出口之间使用高压液态管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膨胀阀的上进口之间使用短低压气态管连接,所述膨胀阀的上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之间是由长低压气态管连接;所述空调固定面板的底面上设有分别置于蒸发器、鼓风机底面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固定面板使用紧固元件可拆卸式固定在车顶上。

设计的紧凑型车载空调让驾驶更舒适,在炎热的夏季能避免车内高温,避免造成车内人员中暑的情况;该空调与普通空调的原理一样,都是空调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汽后排至过冷式冷凝器中散热,同时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过冷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高压液态管进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热,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车内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放热后变冷的空气由鼓风机从出风口送向车内,如此车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高压气态管、低压液态管、高压液态管、高压液态管均从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右侧连通排列,中间的隔板开有一个缺口供管子通过,在长低压气态管中间设有一节可调软管,因为压缩机的高度高于蒸发器和膨胀阀的位置,再加上中间右隔板,使用可调软管可防止长低压气态管磨损;该空调的各个部件紧凑式布置,适用于紧凑车型,不占用多余的空间,集成式的空调,缩短各个管子之间的流通距离,更提高了冷却效率。

进一步限定,所述过冷式冷凝器包括左右两侧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设置在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中间由平行扁管组成的扁管阵列、装在右集流管一侧的储液罐,以及分布在左集流管左侧、右集流管右侧的四个冷凝器支架,在后腔室上设有四个支撑过冷式冷凝器的支柱,将过冷式冷凝器悬空固定在空调固定面板上;所述储液罐与右集流管进行三通连接,所述过冷式冷凝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左集流管上。

扁管阵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和第六流道;右集流管内设有间隔布置的三个隔片,该三个隔片将右集流管从上往下依次分割成第一左腔室、第二左腔室、第三左腔室和第四左腔室;所述左集流管内也设有间隔布置的三个隔片,这三个隔片将右集流管从上往下依次分割成第一右腔室、第二右腔室、第三右腔室和第四右腔室;所述第二左腔室通过第三流道与第二右腔室相通,第二右腔室的上部通过第二流道与第一左腔室相通,第一左腔室通过第一流道与第一右腔室相通,第二右腔室的下部通过第四流道与第三左腔室相通,第三左腔室通过第五流道与第三右腔室相通,第四左腔室通过第六流道与第四右腔室相通;所述第二左腔室上设有冷凝器进气口,第四左腔室上设有冷凝器出口;所述第一右腔室与储液干燥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三右腔室与储液干燥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口,第四右腔室与储液干燥瓶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口。采用该过冷式冷凝器,通过一种具备三通功能的干燥瓶和新型的隔片排布,将原始的储液罐与冷凝器合并,减少管道的连通,更有利于该空调以集成方式布置,使得过冷式冷凝器由传统的单行流程变成可疏散的两个并联的交错流程排布,让过冷式冷凝器内的两相冷媒分流,实现气液分离,针对不同状态的冷媒,排布不同的流道,从而提高过冷式冷凝器的散热效率,也降低了过冷式冷凝器内的冷媒流阻。提高了换热功能,从而提高系统正常降温效果,给乘客更舒适的驾乘环境。

进一步限定,所述压缩机的底部使用减震固定件与空调固定面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减震固定件包括缓冲垫和螺栓连接件,所述螺栓连接件从空调固定面板的底面下端面穿过缓冲垫与压缩机的底部紧固连接,所述缓冲垫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压缩机在启动做功的过程中有震动,并且车辆扎在行驶过程中也有震动,该减震固定件具有锁紧、减震的作用,使空调更平稳的运行,也为车内人员减少车顶空调带来的噪声污染。

进一步限定,所述空调固定面板上连接有减震固定件的位置上设有加强突出部,缓冲垫放置在加强突出部的上方,螺栓连接件从加强突出部、缓冲垫与压缩机底部进行螺纹紧固连接;加强突出部增大了减震固定件与空调固定面板的接触面积,也为了减震固定件能更稳固牢靠的锁紧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在空调固定面板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矩形板和设置在支撑矩形板内四周的立柱,在支撑矩形板上设有与空调固定面板上的进风口相通的通风口,所述支撑矩形板左右两侧的立柱从后侧往前侧开始高度依次降低,支撑矩形板前侧的立柱高度低于后侧立柱的高度,所述支撑矩形板前侧的立柱上设有斜碶阶梯口,斜碶阶梯口的高度低于支撑矩形板左右两侧最低一根立柱的高度,蒸发器的前端就搁置在立柱的斜碶阶梯口上,蒸发器的后端放置在支撑矩形板后方的立柱顶端,保持前低后高的固定状态。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要由低压液态变为低压气态,车内的热风从蒸发器吹过出冷风后,蒸发器会产生空调水,蒸发器前低后高的状态是让水聚集到低处,然后使用水泵将其抽走,支撑架的设计有利于空调水的排除。

进一步限定,每个立柱上还设有三角形加强筋,加强筋的固定朝向位置在支撑矩形板内两两对称面上相对设置,即立柱的内侧面上;因为支撑矩形板四个方向上的立柱高度不一样,承受蒸发器的压力分布也不一样,为了进一步保证立柱的强度和蒸发器固定的稳定程度,设置加强筋来防止立柱断裂或变形。

进一步限定,所述高压液态管上设有压力开关。

进一步限定,所述空调固定面板上四周设有六个竖直向上的一体设计的凸台,所述紧固元件就穿过凸台将空调固定面板固定在车顶上,所述紧固元件包括塑料弹性件、螺栓、螺母和弹簧,塑料弹性件套在螺栓上,所述弹簧套在塑料弹性件外周,所述螺栓从车顶下方穿过凸台延伸至凸台的上端面,螺母在凸台上端面上锁紧螺栓,所述塑料弹性件和弹簧置于凸台内部,在螺栓的螺帽与弹簧之间还设有挡片。整个空调就靠空调固定板来限定各个零件的格局,然后利用紧固元件固定在车顶,由紧固元件从车顶内底面向上锁紧在空调固定面板的凸台上,塑料弹性件是为了缓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空调的振动,弹簧陶套在塑料弹性件上是为了在安装时起到预警的作用,正面锁紧程度已达到上线,还有作用是辅助塑料弹性件起震动缓冲作用;安装时是缓冲垫和弹簧处于车顶的上端面,螺栓从车顶的下端面往上锁紧,挡片是为了螺栓与车顶内面贴切的更严密,不会在车辆行驶的时候被抖动松落。

进一步限定,所述凸台内部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置于小孔下方,所述塑料弹性件和弹簧置于阶梯孔的大孔内,所述塑料弹性件与阶梯孔的大孔底部之间设有垫片,防止松动,弹性塑料件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制造出噪音,还避免与车顶相互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内部构造布局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内部构造布局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4为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过冷式冷凝器和风扇的立体装配图;

图5为过冷式冷凝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蒸发器的支撑架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为压缩机和减震固定件的爆炸装配示意图;

图8为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的紧固元件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包括过冷式冷凝器2、风扇5、鼓风机1、压缩机3、蒸发器4和膨胀阀6,还包括空调固定面板7和空调外罩壳8,所述空调外罩壳8盖在空调固定面板7形成空腔,隔板11将空腔分割为前腔室9和后腔室10,所述过冷式冷凝器2设置在后腔室10的右侧,所述压缩机3设置在后腔室10内过冷式冷凝器2的左侧,在空调外罩壳8的边侧上设有供压缩机3通风散热的条形窗82,所述压缩机3的出口和过冷式冷凝器2的进口之间通过高压气态管12连接,所述风扇5置于过冷式冷凝器2的上方,在空调外罩壳8上设有风扇5通风的窗口81;所述鼓风机1置于前腔室9的右侧,所述蒸发器4置于前腔室9的左侧,所述鼓风机1和蒸发器4的上方盖有挡风盖13;所述膨胀阀6连接在蒸发器4与过冷式冷凝器2、蒸发器4与压缩机3之间,所述蒸发器4的进口与膨胀阀6的下出口之间使用低压液态管14连接,所述膨胀阀6的下进口与过冷式冷凝器2的出口之间使用高压液态管15连接,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与膨胀阀6的上进口之间使用短低压气态管16连接,所述膨胀阀6的上出口与压缩机3的进口之间是由长低压气态管17连接;所述空调固定面板7的底面上设有分别置于蒸发器4、鼓风机1底面的进风口71和出风口72,所述空调固定面板7使用紧固元件可拆卸式固定在车顶上,在车顶的内部还设有带冷风调节口的开关固定板,该固定板扣在车顶内部,中间是条纹窗口的形式吸取车内热风,两侧开设有多个冷风出口,在冷风出口上设有调节冷风出口大小的开关,在固定板上还设有一个调节冷风大小的扭动开关。

所述过冷式冷凝器2包括左右两侧的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21、设置在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21中间由平行扁管组成的扁管阵列22、装在右集流管21一侧的储液罐23,储液罐23内装有氟利昂,以及分布在左集流管20左侧、右集流管21右侧的四个冷凝器支架24,在后腔室10上设有四个支撑过冷式冷凝器2的支柱25。

所述储液罐23与右集流管21进行三通连接,所述过冷式冷凝器2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左集流管20上。

如图7所示的压缩机3的底部使用减震固定件18与空调固定面板7的底面连接,所述减震固定18件包括缓冲垫181和螺栓连接件182,所述螺栓连接件182从空调固定面板7的底面下端面穿过缓冲垫181与压缩机3的底部紧固连接,所述缓冲垫181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

所述空调固定面板7上连接有减震固定件18的位置上设有加强突出部183,缓冲垫181放置在加强突出部183的上方,螺栓连接件182从加强突出部183、缓冲垫181与压缩机3底部进行螺纹紧固连接。

如图6所示的所述蒸发器4通过支撑架19固定在空调固定面板7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架19包括支撑矩形板191和设置在支撑矩形板191内四周的立柱192,在支撑矩形板191上设有与空调固定面板7上的进风口71相通的通风口193,所述支撑矩形板191左右两侧的立柱192从后侧往前侧开始高度依次降低,支撑矩形板191前侧的立柱192高度低于后侧立柱192的高度,所述支撑矩形板191前侧的立柱192上设有斜碶阶梯口194,斜碶阶梯口194的高度低于支撑矩形板191左右两侧最低一根立柱192的高度,蒸发器4的前端就搁置在立柱192的斜碶阶梯口194上,蒸发器4的后端放置在支撑矩形板191后方的立柱192顶端,保持前低后高的固定状态。

每个立柱192上还设有三角形加强筋195,加强筋195的固定朝向位置在支撑矩形板191内两两对称面上相对设置。

所述高压液态管15上设有压力开关151。

如图8所示的所述空调固定面板7上四周设有六个竖直向上的一体设计的凸台71,所述紧固元件就穿过凸台71将空调固定面板7固定在车顶上,所述紧固元件包括塑料弹性件72、螺栓73、螺母74和弹簧75,塑料弹性件72套在螺栓73上,所述弹簧75套在塑料弹性件72外周,所述螺栓73从车顶下方穿过凸台71延伸至凸台71的上端面,螺母74在凸台71上端面上锁紧螺栓73,所述塑料弹性件72和弹簧75置于凸台71内部,在螺栓73的螺帽与弹簧75之间还设有挡片76。

所述凸台71内部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置于小孔下方,所述塑料弹性件72和弹簧75置于阶梯孔的大孔内,所述塑料弹性件72与阶梯孔的大孔底部之间设有垫片76。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型车载顶置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