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703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轮胎,具体涉及一种空心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三种区别于充气轮胎的轮胎。一种是由一般外胎与pu发泡内胎构成,这种轮胎可以保有正常轮胎抓地力和耐磨性,缺点就是经轮组烘烤后,轴承黄油会融化或损失,影响轮组转动顺畅性,pu发泡内胎的轮廓尺寸具备较高的尺寸要求,取决于外胎和轮圈的尺寸规格。另一种是纯发泡轮胎,这种发泡轮胎具备实心胎体,连通胎面花纹都一次性做出。但这种轮胎断面具备许多小气孔,胎面同时也具备小气孔,从而不耐磨。再一种是pu蜂窝轮胎,同样耐磨性不及现有充气胎,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胎,减少维护,具备防戳功能,节约胎体使用材料,与轮圈装配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心胎,包括胎冠、胎体、胎趾;其中:胎体中贯穿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横断面中空腔占比横断面总面积为20%至5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无需充气、维护少、具备防戳功能。胎体的材料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轮胎的外胎同样等级的橡胶,可以与现有外胎具备同样的耐磨性,且胎体厚度厚,等效具备了更厚的耐磨层,具备更久的使用周期。胎体厚度大决定了其不易被尖锐物刺穿。

胎体横断面中空腔面积占比20%至50%是经过反复论证后得知的结果,若低于20%则空腔过小,则橡胶用量过大,造成空心胎硬度较高;若高于50%则空腔过大,胎体的支撑系统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车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横断面呈椭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椭圆形形状较简洁,工艺要求低。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横断面为一条优弧、一条劣弧、以及优弧与劣弧之间的两条公切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条公切线与胎体外轮廓之间的距离较大,即胎壁厚度相对较大,提供了较强的胎壁支撑,防止空心胎垮塌形变。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胎趾与胎体间设有与轮圈配合的限位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空心胎与轮圈牢固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胎趾上具备周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周向槽给胎趾提供了形变收缩空间,便于胎趾适度形变后塞入轮圈中,达成与轮圈的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周向槽与空腔之间连接有通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心胎的负荷能力几乎完全由其厚壁结构给予的,当轮胎在负荷下下沉时,为了使其空腔内压保持为零,需要在轮胎某个点上有一个穿过胎面的小孔。当空心胎运行时,空心胎受压变形,空腔体积变化,空气进出通气孔,起到对流散热,减少轮胎过热变形。周向槽也起到防止通气孔被堵塞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内壁上具备环状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状筋起到节约胎体材料的基础上强化空心胎结构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胎冠材料的耐磨性高于胎体所用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胎冠的高耐磨性提高空心胎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胎冠上具备至少一条颜色区分带,所述颜色区分带的厚度小于胎冠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颜色区分带的厚度小于胎冠,使用中,颜色区分带先于胎冠被磨损殆尽,颜色区分带起到提示胎冠磨损程度的功效。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胎趾上具备圆角,所述胎趾上靠近限位凹槽的圆角小于远离限位凹槽的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胎趾大圆角方便胎趾嵌入轮圈,当胎趾装入轮圈后,胎趾小圆角起到限制胎趾从轮圈中拔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塞入轮圈的演示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

1-胎体;2-空腔;3-限位凹槽;4-胎趾;4a-第一圆角;4b-第二圆角;5-周向槽;6-通气孔;7-胎冠;8-颜色区分带;9-轮圈;10a-椭圆;10b-公切线;10c-优弧;10d-劣弧;11-环状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横断面图。一种空心胎,包括胎冠7、胎体1、胎趾4;胎体1中贯穿有空腔2,胎体1横断面中空腔2占比横断面总面积为20%至5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无需充气、维护少、具备防戳功能。胎体的材料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轮胎的外胎同样等级的橡胶,可以与现有外胎具备同样的耐磨性,且胎体厚度厚,等效具备了更厚的耐磨层,具备更久的使用周期。胎体厚度大决定了其不易被尖锐物刺穿。

胎体横断面中空腔面积占比20%至50%是经过反复论证后得知的结果,若低于20%则空腔过小,则橡胶用量过大,造成空心胎硬度较高;若高于50%则空腔过大,胎体的支撑系统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车身。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空腔2横断面的轮廓呈椭圆10a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椭圆形形状较简洁,工艺要求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空腔2横断面为一条优弧10c、一条劣弧10d、以及优弧10c与劣弧10d之间的两条公切线10b围成的封闭图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条公切线与胎体外轮廓之间的距离较大,即胎壁厚度相对较大,提供了较强的胎壁支撑,防止空心胎垮塌形变。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胎趾4与胎体1间设有与轮圈9配合的限位凹槽3。限位凹槽3对称得设有两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空心胎与轮圈牢固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胎趾4上具备周向槽5,周向槽5设置在胎趾4朝向轮圈9方向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为周向槽5被压缩时胎趾4装入轮圈9的示意过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周向槽给胎趾提供了形变收缩空间,便于胎趾适度形变塞入轮圈中,达成与轮圈的装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周向槽5与空腔2之间连接有通气孔6,通气孔6成径向方向延伸,周向槽5与空腔2被通气孔6贯通,周向槽5与空腔2的空气可以流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心胎的负荷能力几乎完全由其厚壁结构给予的,当轮胎在负荷下下沉时,为了使其空腔内压保持为零,需要在轮胎某个点上有一个穿过胎面的小孔。当空心胎运行时,空心胎受压变形,空腔体积变化,空气进出通气孔,起到对流散热,减少轮胎过热变形。周向槽也起到防止通气孔被堵塞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空腔2内壁上具备环状筋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状筋起到节约胎体材料的基础上强化空心胎结构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胎冠7材料的耐磨性高于胎体1所用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胎冠的高耐磨性提高空心胎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胎冠7上具备至少一条颜色区分带8,颜色区分带8的颜色与胎冠7的颜色不同,颜色区分带8的厚度小于胎冠7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颜色区分带的厚度小于胎冠,使用中,颜色区分带先于胎冠被磨损殆尽,颜色区分带起到提示胎冠磨损程度的功效。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胎趾4上具备第一圆角4a和第二圆角4b,第一圆角4a靠近限位凹槽3,第二圆角4b远离限位凹槽。第一圆角4a的大小小于第二圆角4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胎趾大圆角方便胎趾嵌入轮圈,当胎趾装入轮圈后,胎趾小圆角起到限制胎趾从轮圈中拔出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