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05137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内后视镜装配在前风挡中上部,主要供驾驶员通过内后视镜观察车后方环境,内后视镜视野受到后视镜位置及尺寸、后风窗面积等因素影响。

当前汽车领域,内后视镜多为手动调节,少数有电动调节,但调整完毕之后内后视镜位置固定不会自动调节,驾驶员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观察内后视镜,有时候会出现观察视野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以下认识:人的身高在一天当中为变化状态。部分统计同一个人的身高,早上比晚上高1—2厘米,若白天劳动强度大,早晚身高差值可达4-6厘米。因此,会会出现如下情况:同一个驾驶员,同一辆车,早上根据自身驾驶习惯调整好内后视镜之后,晚上开车时,会发现内后视镜位置偏高,下部观察视野不足;晚上根据自身驾驶习惯调整好内后视镜之后,早上开车时,会发现内后视镜位置偏低,上部观察视野不足。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其中,所述内后视镜通过转轴设置在车辆上,驱动模块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在一天中从早到晚逐渐下调。

进一步地,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在一天中间隔预定时间向下调整一次。

进一步地,每次向下调整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每天预定时刻将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调整为预设的初始反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适应驾驶需求,用户体验好。

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包括:内后视镜,所述内后视镜通过转轴设置在车辆上;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按照一天中从早到晚逐渐下调的方式调整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在一天中从早到晚间隔预定时间向下调整一次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每次向下调整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在每天预定时刻将所述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调整为预设的初始反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适应驾驶需求,用户体验好。

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设有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时间。

具体地,通过车载模块获取当前时间,例如北京时间7点整;也可以通过单独设置计时模块,通过车载网络获取当前时间。

s2:根据当前时间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具体地,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人体早上的身高要略高于晚上的身高。因此设置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根据时间进行自动调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反射镜通过转轴设置在车仓内,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该转轴转动,驱动电机受控于车载控制模块或单独设置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驾驶员座位附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在一天中间隔预定时间向下调整一次。进一步地,每次向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用户某天早上7点开车上班,此时用户的身高为h1,用户根据此时的身高调整好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为θ1。用户开车到公司需要一个半小时,设定每小时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下调0.2度,即当时间为8点时,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θ2=θ1-0.2°。用户18点下班,此时用户的身高由于工作压力的情况身高降低为h2,h2比h1小几厘米,根据用户具体情况而定。用户18点启动车辆后,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上电,控制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调整为θ3=θ2-10*0.2°。当时间为19点时,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为θ4=θ3-0.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每天预定时刻将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调整为预设的初始反射角度。

具体的,可以设置单独的电源模块在用户启动车辆时进行充电,在每天的预定时间(例如凌晨1点)将内反射镜的反射角度调整为预设的初始反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适应驾驶需求,用户体验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包括内后视镜210、驱动模块220和控制模块230。

其中,内后视镜210通过转轴设置在车辆上。驱动模块220用于驱动该转轴转动。控制模块230通过驱动模块按照一天中从早到晚逐渐下调的方式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适应驾驶需求,用户体验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30进一步用于通过驱动模块220在一天中从早到晚间隔预定时间向下调整一次内后视镜210的反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30进一步用于通过驱动模块220每次向下调整内后视镜210的反射角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30还用于通过驱动模块220在每天预定时刻将内后视镜210的反射角度调整为预设的初始反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类似,为了减少冗余,不做赘述。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车辆内后视镜反射角度的控制系统。该车辆根据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调整内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适应驾驶需求,用户体验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不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