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弹性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15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弹性车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车轮,尤其是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弹性车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车车轮与钢轨接触,承受车辆的全部载荷,因此要求车轮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等技术要求。整体辗钢轮的强度和硬度的提供满足了火车车轮刚性方面的要求,但车轮的弹性下降,导致车轮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同时满足刚性和弹性的要求,发明了弹性车轮。当前的弹性车轮主要分为三类:压缩型弹性车轮、剪切型弹性车轮和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其中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通常采用V型布置,不仅能广泛利用车轮侧面的空间,而且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合理分配可以随橡胶环的倾角大小而改变,即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能达到期望的最佳匹配。但仍有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制造以及维修成本高,运行安全性差;对轴重要求比较严格,较大轴重受到橡胶强度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橡胶原件易老化;连接轮箍和弹性垫之间的定位槽尖角应力集中、螺栓孔边的应力集中,因此还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前弹性车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寿命长、易于更换橡胶的分体对称式橡胶圈弹性车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橡胶圈和压环,橡胶圈安装在轮箍与轮心之间的空隙内,压环安装在车轮外侧且紧固在轮心上;其中橡胶圈为两个完整的圈,两个橡胶圈的截面布置成“V”型,“V” 型斜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3-17o,同时满足车轮刚度和弹性的要求。

进一步地,橡胶圈中橡胶的压缩量为0.5-1mm,厚度方向的型变量为3.5-4.0%,使橡胶圈在受到挤压后不产生褶皱,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使橡胶圈在受到轮箍和轮心之间的挤压后可以舒展至凹陷的弧形空隙内而不至于扭曲。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为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形环。

进一步地,车轮上还设置有接地导线,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压环,另一端固定在轮箍,将轮心的电流引至轮箍。

进一步地,轮心上还设有注油孔。

进一步地,压环上均匀设置有六个以上的螺孔,轮心的对应位置上有相同数量的螺孔,压环与轮心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两个橡胶圈截面间的“V”型斜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3-17o,即同时满足车轮刚度和弹性方面的要求,又能保证车轮轴向上的稳固、避免轮心与轮箍之间因滑动而脱轨,还能使橡胶圈受力较均匀、避免角度太大时“V”型底部受力过多而影响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橡胶圈中橡胶的压缩量为0.5-1mm,厚度方向的型变量为3.5-4.0%,使橡胶圈在受到挤压后不产生褶皱,延长了橡胶的使用寿命,减少橡胶圈的更换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其中:1.轮箍,2.轮心,3.橡胶圈,4.压环,5.接地导线,6.注油孔,7.紧固件,8.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3弹性车轮,包括轮箍1、轮心2、橡胶圈3和压环4,橡胶圈3安装在轮箍1与轮心2之间的空隙内,压环4安装在车轮外侧且紧固在轮心2上;其中橡胶圈3为两个完整的圈,两个橡胶圈3的截面布置成“V”型,“V” 型斜边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3-17o,同时满足车轮刚度和弹性的要求。

进一步地,橡胶圈3中橡胶的压缩量为0.5-1mm,厚度方向的型变量为3.5-4.0%,使橡胶圈3在受到挤压后不产生褶皱,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3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使橡胶圈3在受到轮箍1和轮心2之间的挤压后可以舒展至凹陷的弧形空隙内而不至于扭曲。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3为一端大、一端小且两端厚度相同的锥形环。

进一步地,车轮上还对称设置有四根接地导线5,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压环4,另一端固定在轮箍1,将轮心2的电流引至轮箍1。

进一步地,轮心2上还设有注油孔6。

进一步地,压环4上均匀设置有六个以上的螺孔,轮心2的对应位置上也有六个以上的螺孔,压环4与轮心2通过紧固件7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原理相同,只是配件数量上有所区别。一种分体对称式橡胶圈3弹性车轮,包括轮箍1、轮心2、橡胶圈3和压环4,橡胶圈3安装在轮箍1与轮心2之间的空隙内,压环4安装在车轮外侧且紧固在轮心2上;其中橡胶圈3为两个完整的圈,两个橡胶圈3的截面布置成“V”型,“V” 型斜边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3-17o,优选值为15 o,同时满足车轮刚度和弹性的要求。

进一步地,橡胶圈3中橡胶的压缩量为0.5-1mm,优选为0.7mm,厚度方向的型变量为3.5-4.0%,优选为3.78%,使橡胶圈3在受到挤压后不产生褶皱,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3的两个端面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使橡胶圈3在受到轮箍1和轮心2之间的挤压后可以舒展至凹陷的弧形空隙内而不至于扭曲。

进一步地,每个橡胶圈3为一端大、一端小且大端薄、小端厚的锥形环。

进一步地,车轮上还对称设置有六根接地导线5,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压环4,另一端固定在轮箍1,将轮心2的电流引至轮箍1。

进一步地,轮心2上还设有注油孔6。

进一步地,压环4上均匀设置有八个螺孔,轮心2的对应位置上也有八个螺孔,压环4与轮心2通过紧固件7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两个橡胶圈截面间的“V”型斜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3-17o,即同时满足车轮刚度和弹性方面的要求,又能保证车轮轴向上的稳固、避免轮心与轮箍之间因滑动而脱轨,还能使橡胶圈受力较均匀、避免角度太大时“V”型底部受力过多而影响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橡胶圈中橡胶的压缩量为0.5-1mm,厚度方向的型变量为3.5-4.0%,使橡胶圈在受到挤压后不产生褶皱,延长了橡胶的使用寿命,减少橡胶圈的更换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