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滚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444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滚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滚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防滚架是一种可拆卸的钢管组合,它使用冷拔无缝碳素钢管弯制而成,常见于越野车上。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强度的越野行车中,车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侧翻或者翻滚。发生以上情况时,防滚架的存在可有效减少车身变形,保证驾驶人员及乘车人员的安全。为了装拆方便,传统的防滚架的防滚杠(钢管)之间多采用钣金件连接,这样就需要冲压一定数量的钣金、钢管结构,并需要一定数量的夹具拼接,造成工序多而复杂,浪费材料,增加车身重量,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滚架结构及汽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钣金件连接的防滚架,工序多而复杂,浪费材料,增加车身重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滚架结构,防滚架结构包括:

安装于汽车车身上的第一防滚杠和第二防滚杠;其中,第一防滚杠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中空部和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中空部;

第二防滚杠包括第三中空部,第三中空部插入至第二中空部内,并与第二中空部的内壁贴合连接;

第二中空部与第三中空部重合的部位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套筒和螺钉;套筒由通孔的第一端穿设至通孔的第二端;螺钉由通孔的第二端穿入,并嵌入至套筒内部与套筒固定。

优选地,套筒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卡设在通孔的第一端的外侧。

优选地,套筒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螺钉的螺帽接触,形成容置第二中空部的边缘与第三中空部的边缘的空间。

优选地,第二中空部的端部与第二防滚杠通过二保焊工艺焊接连接。

优选地,第一凸台与第二中空部通过二保焊工艺焊接连接。

优选地,第一防滚杠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第一内径的数值小于第二内径的数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防滚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滚架结构及汽车,通过第二中空部与第三中空部的配合实现第一防滚杠与第二防滚杠的固定,而无需通过钣金件连接,一方面减轻了防滚架的重量,进而减轻了车身重量;另一方面无需生产制造钣金件,节约了原料,减少生产工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二中空部由第一中空部经过液压膨胀工艺形成,达到了提高成型质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钣金件连接的防滚架,工序多而复杂,浪费材料,增加车身重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防滚杠与第二防滚杠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防滚杠;2、第二防滚杠;3、第一中空部;4、第二中空部;5、第三中空部;6、套筒;7、螺钉;8、第一凸台;9、第二凸台;10、螺帽;11、通孔的第一端;12、通孔的第二端;B、二保焊位置;C、二保焊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滚架结构,包括:

安装于汽车车身上的第一防滚杠1和第二防滚杠2,防滚架结构包括多个防滚杠,可选地,第一防滚杠1为B柱防滚杠,第二防滚杠2为C柱防滚杠;其中,第一防滚杠1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中空部3和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中空部4。

优选地,第一防滚杠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内径的数值小于第二内径的数值,即第一中空部3与第二中空部4为整体,而第二中空部4的内径大于第一中空部3的内径,可选地,第二中空部4由第一中空部3经过液压膨胀的工艺形成,实现第一防滚杠1和第二防滚杠2之间的拼焊。

第二防滚杠2包括第三中空部5,第三中空部5插入至第二中空部4内,并与第二中空部4的内壁贴合连接;可选地,第三中空部5的内径可与第一中空部3的内径相同。

第二中空部4与第三中空部5重合的部位设置有通孔,即两个孔相对设置形成的通孔;通孔内穿设有套筒6和螺钉7,通过套筒6与螺钉7的固定,实现第二中空部4与第三中空部5的固定,即第一防滚杠1与第二防滚杠2的固定,而无需通过钣金件连接,一方面减轻了防滚架的重量,进而减轻了车身重量;另一方面无需生产制造钣金件,节约了原料,减少生产工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套筒6由通孔的第一端11穿设至通孔的第二端12;螺钉7由通孔的第二端12穿入,并嵌入至套筒6内部与套筒6固定,套筒6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螺钉7螺接。

优选地,套筒6设置有第一凸台8,第一凸台8设置在远离套筒6开口处的一端,第一凸台8卡设在通孔的第一端11的外侧;第一凸台8与第二中空部4通过二保焊工艺焊接连接,二保焊工艺适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等各种大型钢结构工程焊接,其焊接生产率高,抗裂性能好,焊接变形小,适应变形范围大,可进行薄板件及中厚板件焊接。图3中B处、C处分别为二保焊所焊接的位置。

优选地,套筒6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凸台9,第二凸台9与螺钉7的螺帽10接触,形成容置第二中空部4的边缘与第三中空部5的边缘的空间,一方面夹持第二中空部4的边缘与第三中空部5的边缘,一方面提供空间,满足第二中空部4与第三中空部5的厚度需求;第二中空部4的端部与第二防滚杠2通过二保焊工艺焊接连接,通过二保焊可提高连接处的成型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防滚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滚架结构及汽车,通过第二中空部4与第三中空部5的配合实现第一防滚杠1与第二防滚杠2的固定,而无需通过钣金件连接,一方面减轻了防滚架的重量,进而减轻了车身重量;另一方面无需生产制造钣金件,节约了原料,减少生产工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二中空部4由第一中空部3经过液压膨胀工艺形成,达到了提高成型质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钣金件连接的防滚架,工序多而复杂,浪费材料,增加车身重量的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