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39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踏台阶,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慢慢进入普通家庭,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汽车尾气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汽车尾气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公交车运输量大、节省成本,公交车成为环保人士呼吁市民首选的出行工具,乘坐公交车时,公交司机为了避免碰擦到站台上等车的乘客、确保靠站安全,停车的位置往往会与站台边缘留有一段距离。由于公交车的台阶高为400mm(普通台阶约为135mm),这样下车的乘客须增大步幅,跨一大步才能踩到站台地面,而上车的乘客也要很大的步幅才能跨上公交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及穿长裙的妇女来说,上、下车非常不方便,需要非常小心,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人上、下车;如果在公交车前、后门的第一阶台阶上直接再加一级台阶,就会降低公交车的实际底盘高度,公交车在行进过程中有可能碰撞到地面上的凸起物,存在安全隐患。

如中国专利号CN200910199749.2的《一种公交车活动梯》,其中,踏板与公交车前后门梯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相贴合,踏板的右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一级台阶上,踏板的左端可沿铰接点向后旋转180度翻转工作位置,这就需要公交车与站台留有足够的空间,此外,乘客下车时,车门开启,当需要使用公交车活动梯时,司机或乘客需按下启动钮,踏板的下降,当需要关闭车门时,司机或乘客需先按下关闭钮,踏板收起,再关闭车门,即车门的开启和闭合与踏板的使用是异步的,使用不方便,并且踏板只是通过铰接轴连接,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同时便于收纳的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台阶以及第一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与车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踏板,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从而实现踏板相对于第一台阶作向下限位运动或向上运动到与第一台阶并肩。

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主传动轴、第二转轴、第一螺旋伞齿轮、第二螺旋伞齿轮和摆臂,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主传动轴纵向设置于第一转轴底座内,其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下端部具有第一螺旋伞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主传动轴并横向设置,其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螺旋伞齿轮,所述摆臂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再改进,摆臂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底座下部相铰接,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固定安装在踏板端部上的滑槽。

进一步改进,摆臂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轴底座内贯穿设有齿轮箱体,主传动轴通过沟槽轴承纵向套设在齿轮箱体内,齿轮箱体与第一转轴的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齿轮箱体的底部设有抵座,抵座上形成有向下开口用于摆臂抵靠的抵靠部。

再改进,齿轮箱体的拐角处为浇钢件。

进一步改进,传动机构通过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踏板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改进,踏板在靠近第一台阶的一侧设有折边。

进一步改进,踏板为钢纹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和踏板,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活动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从而实现踏板相对于第一台阶作向下限位运动或向上运动到与第一台阶并肩,该装置的升降动力来自车门的打开启与闭合,车门打开时,踏板下降,车门闭合时踏板升起复位,两者绝对同步,实用方便;并且当前无论公交车的车门开启和闭合是何种结构,都会带动车门的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该第一转轴就是该装置的动力输入轴,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踏板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B-B的剖面图;

图5为图2沿A-A的剖面图;

图6为图5沿C-C的剖面图;

图7为图2中D部的俯视图;

图8为图2中踏板的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7所示的公交车便踏台阶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台阶1、第一转轴4,传动机构和踏板2,其中驱动机构为气缸,第一转轴4通过连接件42与车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51、主传动轴5、第一螺旋伞齿轮52、第二转轴6、第二螺旋伞齿轮61和摆臂3,所述第一齿轮4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上,主传动轴5纵向设置于第一转轴4底座内,主传动轴5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41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51,下端部具有第一螺旋伞齿轮52,所述第二转轴6垂直于主传动轴5并横向设置,第二转轴6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旋伞齿轮52啮合传动的第二螺旋伞齿轮61,第二螺旋伞齿轮61通过衬套连接在第二转轴6上,减少第二螺旋伞齿轮61与第二转轴6间的摩擦,减少磨损;摆臂3安装在第二转轴6上,气缸驱动第一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机构转动,车门开启时,踏板2相对于第一台阶1作向下限位运动,车门关闭时,踏板2则向第一台阶1方向运动直至运动到与与第一台阶1并肩。该装置的升降动力来自车门的打开启与闭合,车门打开时,踏板2下降,车门闭合时踏板2升起复位,两者绝对同步,实用方便;并且当前无论公交车的车门开启和闭合是何种结构,都会带动车门的第一转轴4进行转动,该第一转轴4就是该装置的动力输入轴,适用范围较广。

摆臂3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的底座相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31,轴承31滑动连接于固定安装在踏板2端部的滑槽21,两个传动机构通过螺钉22对称设置在踏板2的左右两侧。

第一转轴4底座内贯穿设有齿轮箱体7,主传动轴5通过沟槽轴承71套设在齿轮箱体71内,齿轮箱体7与第一转轴4的底座可通过螺纹内嵌件如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齿轮箱体7的底部设有抵座72,所述抵座72上形成有向下开口用于摆臂3抵靠的抵靠部73,限制摆臂3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齿轮箱体7的拐角处为浇钢件,摆臂3摆动及踏板2受力都在浇钢件上,更加耐用。

踏板2在靠近第一台阶1的一侧设有折边23,该折边的作用类似门槛,能够很好的警示乘客不要站在踏板2处,同时踏板2采用钢纹钢板,如图3所示,有更好的强度,使用寿命长同时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便踏台阶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驱动机构气缸驱动第一转轴4转动,在车门开启的过程中,驱动第一转轴4的转动将带动第一转轴4上的第一齿轮41进行相应的转动,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51啮合传动,第二齿轮51减速同时第二齿轮51获得一个转动角度,主传动轴5转动带动第一螺旋伞齿轮52作相应的转动,套接在第二转轴6上的第二螺旋伞齿轮61与第一螺旋伞齿轮52相啮合,则第一螺旋伞齿轮52转动时,第二螺旋伞齿轮61会进行相应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转动将会使摆臂3相对于第一台阶1作向下的限位运动,车门开启同时踏板下降,作为乘客上下车落脚点的使用,方便乘客上下车;车门关闭时,气缸将带动第一转轴4上的第一齿轮41反方向转动,第一齿轮41反方向转动也会进一步促使第二齿轮51、第一螺旋伞齿轮52、第二螺旋伞齿轮61、第二转轴6进行相应的反向转动,进而摆臂3将向第一台阶1方向运动,直至与第一台阶1并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