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散热的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151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散热的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强散热的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车轮的散热主要是依靠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由内自外的空气流动使得车轮内侧(主要热源刹车系统侧)和外侧(低温空气侧)进行热交换来实现。目前,常见车轮的散热是通过控制车轮窗口面积来控制,而车轮的窗口面积很大程度收到了车轮造型设计的影响,并不能自由的设计与控制。同时轮辋结构的设计则更注重于强度安全性能的设计,并不考虑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车轮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轮辋结构,此结构能在不改变车轮正面造型的基础上加强车轮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轮轮辋内侧增加沿轮辋环装分布的轴向板条状突起,以在不影响车轮内外空气流动的基础上增加轮辋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车轮与流动空气的热交换,更好的加热气流,增加单位空气的载热量,以加强车轮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强散热的汽车轮毂,所述的汽车轮毂由法兰盘、轮盘和轮辋组成,所述的法兰盘位于轮盘的中心,所述的轮辋是圆筒形的并且连接于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辋在内壁包括多个条状凸起,并且所述的条状凸起不平行于轮盘所在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在轮辋内壁上延伸的长度为60~210mm。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的宽度为5-25mm,高度为5-25mm。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与轮盘所在的平面成60-90度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分布在整个轮辋内壁的环面上,间隔为3-12mm。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的宽度为15-20mm,高度为5-7mm,间隔为5-7mm,并且垂直于轮盘所在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圆角梯形、圆角矩形或者波浪形。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条状凸起是由工程塑料、铝合金或者钢片所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在内部造成加强气流,从而促进轮毂的散热。并且,可以在不改变车轮外观造型的同时增加车轮的散热性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汽车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轮辋径向剖面视图,其中图2A为轮辋整体径向剖面视图,图2B为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单个条状凸起的三视图。

图中:11-轮辋、12-轮盘、13-中心盘、14-空气流动方向、A-图1A的放大区域、B-图2A的放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汽车轮毂由法兰盘、轮盘和轮辋组成,所述的法兰盘位于轮盘的中心,所述的轮辋是圆筒形的并且连接于轮盘,所述的轮辋在内壁包括多个条状凸起,并且所述的条状凸起不平行于轮盘所在的平面。所述的条状凸起在轮辋内壁上延伸的长度为140mm,其宽度为20mm,高度为5mm,间隔为7mm,并且垂直于轮盘所在的平面,横截面为圆角梯形。

该条状凸起是由工程塑料制成的,并且贴在轮辋的内侧。

如图3所示的板条状突起环装分布在轮辋上如图2所示。图1中箭头方向为车轮运动时空气流向,当空气流过轮辋内部的时候,环状分布的板条状突起增加了轮辋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空气与车轮的热交换,使得车轮的更多热量通过此方式耗散到外部,因而增加了车轮散热。

本发明人在传统轮毂的轮辋内侧贴设了温度传感器,并且将轮毂安装到某合资品牌的家用型轿车上。随后,本发明人驾驶该车辆在夏季,气温为32-34摄氏度,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在试验场地上连续驾驶20分钟,并且多次进行急刹。试验过程中,监测到的最高轮毂内侧温度为87摄氏度。

随后,本发明人将传统轮毂替换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毂,并且将轮毂安装到某合资品牌的家用型轿车上。随后,本发明人驾驶该车辆在夏季,气温为32-34摄氏度,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在试验场地上连续驾驶20分钟,并且多次进行急刹。试验过程中,监测到的最高轮毂内侧温度始终在60摄氏度以下。

从此可见,轮毂通过包括以上所述的条状凸起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其在炎热天气和急刹条件下的局部温度过高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温导致的轮胎橡胶老化等不利事件。与此同时,发明人还发现,可以通过对现有的常规轮毂贴覆工程塑料或者铝合金制成的条状凸起片,对传统轮毂进行改装。该过程不需要替换轮毂,具有极好的经济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