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滑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997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滑扎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防滑扎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滑扎带。



背景技术:

雨雪的天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较大,汽车在雨雪天气的行驶安全越来越让人重视,车轮防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当前常用的汽车防滑扎带的防滑效果不好,安装不方便而且汽车防滑扎带的带尾比较长很难收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好,安装拆卸快捷且方便收拢多余带尾的汽车防滑扎带。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滑扎带,包括带身、设在带身一端的锁定头以及设在带身另一端的带尾,所述带身上设有防滑部,所述带尾上设有与锁定头卡扣配合的第一卡齿以及与第一卡齿相对面设置的第二卡齿,所述防滑部包括若干个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所述若干个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下凸块以及设在第一下凸块上且用于增加抓地力的第一上凸块,所述第一下凸块上设有让通过锁定头后的带尾穿过的空腔,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与第二卡齿卡扣配合的第二下凸块以及设在第二下凸块上的第二上凸块,所述第二下凸块包括朝带身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带身铰接的锁片以及与锁片同向的两侧壁,所述两侧壁上设有让带尾穿过的通孔。

上述结构中,使用扎带时,将扎带绑在汽车轮胎上,带尾穿过锁定头,通过锁定头固定于汽车轮胎上。然后将多余的带尾继续穿过第一下凸块中的空腔以及第二下凸块的通孔内,通过锁片上的扣齿将带尾固定,从而使带尾不影响扎带的使用且可以使扎带更牢固的固定在轮胎上。锁片与带身铰接连接,可以使扎带带尾轻松地取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片上设有与第二卡齿配合的扣齿。

上述结构中,第二卡齿与扣齿相扣合,使带尾能牢固的固定在带身上,还可以使扎带更牢固的固定在汽车轮胎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部的高度低于第二防滑部。

上述结构中,因为第二防滑部与带尾卡扣连接,所以轮胎会将第一防滑部下压,与第二防滑部基本同高,从而增加轮胎的抓地力,防止轮胎打滑。还可以防止带尾上的卡齿损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头包括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高度高于锁定头的高度。

上述结构中,由于考虑到方便扎带从轮胎上拆卸下来,所以将弹性卡扣的高度设的比锁定头稍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身相对于防滑部的另一面上设有凸条。

上述结构中,扎带背面设有凸条可以增加扎带与轮胎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扎带的稳定性,防止扎带在轮胎上左右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汽车防滑扎带,本发明防滑效果好,安装拆卸快捷且方便收拢多余的带尾,防滑扎带与轮胎不会打滑,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与带尾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防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带身;11-凸条;2-锁定头;21-弹性卡扣;3-带尾;31-第二卡齿;32-第一卡齿;4-防滑部;5-第一防滑部;51-第一上凸块;52-第一下凸块;6-第二防滑部;61-第二上凸块;62-第二下凸块;621-扣齿;622-通孔;63-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汽车防滑扎带,包括带身1、设在带身1一端的锁定头2以及设在带身1另一端的带尾3,所述带身1上设有防滑部4,所述带尾3上设有与锁定头2卡扣配合的第一卡齿32以及与第一卡齿32相对面设置的第二卡齿31,所述防滑部4包括若干个第一防滑部5与第二防滑部6,所述若干个第一防滑部5与第二防滑部6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5包括第一下凸块52以及设在第一下凸块52上且用于增加抓地力的第一上凸块51,所述第一下凸块52上设有让通过锁定头2后的带尾3穿过的空腔,所述第二防滑部6包括与第二卡齿31卡扣配合的第二下凸块62以及设在第二下凸块62上的第二上凸块61,所述第二下凸块62包括朝带身1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带身1铰接的锁片以及与锁片同向的两侧壁63,所述两侧壁63上设有让带尾3穿过的通孔622。

上述结构中,使用扎带时,将扎带绑在汽车轮胎上,带尾3穿过锁定头2,通过锁定头2固定于汽车轮胎上。然后将多余的带尾3继续穿过第一下凸块52中的空腔以及第二下凸块62的通孔622内,通过锁片上的扣齿621将带尾3固定,从而使带尾3不影响扎带的使用且可以使扎带更牢固的固定在轮胎上。锁片与带身1铰接连接,可以使扎带带尾3轻松地取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片上设有与第二卡齿31配合的扣齿621。第二卡齿31与扣齿621相扣合,使带尾3能牢固的固定在带身1上,还可以使扎带更牢固的固定在汽车轮胎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部5的高度低于第二防滑部6。因为第二防滑部6与带尾3卡扣连接,所以轮胎会将第一防滑部5下压,与第二防滑部6基本同高,从而增加轮胎的抓地力,防止轮胎打滑。还可以防止带尾3上的卡齿损毁。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头2包括弹性卡扣21,所述弹性卡扣21的高度高于锁定头2的高度。由于考虑到方便扎带从轮胎上拆卸下来,所以将弹性卡扣21的高度设的比锁定头2稍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身1相对于防滑部4的另一面上设有凸条11。扎带背面设有凸条11可以增加扎带与轮胎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扎带的稳定性,防止扎带在轮胎上左右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