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995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集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支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支撑,通常在头枕叉杆上安装支架,用于对颈托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存在着拆装困难的问题。例如在安装或解锁过程中非常复杂,涉及到拆下头枕、旋紧螺母等操作,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拆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其沿着一纵轴延伸并设置于两根头枕叉杆之间,该多功能集成支架包括:主体,其具有贯通孔;设置在主体的第一末端上的第一端盖,其中,第一端盖和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弹簧;设置在主体的与第一末端相对的第二末端上的第二端盖,其中,第二端盖和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容置于该贯通孔内的解锁按钮;固定于解锁按钮的底部并容置于主体的内部的同步杆;固定于同步杆的两端的锁头,各锁头分别套设于锁头导柱上,该锁头导柱固定在主体上,而且,锁头弹簧套设在该锁头导柱上并位于锁头和主体之间;容置于主体的内部的两同步齿条,其分别与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连接;以及位于两同步齿条之间并分别与两同步齿条啮合的阻尼齿轮。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套设在主体的相对的两末端上。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端盖导管,主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主体导管,其中,端盖导管通过导管垫圈设置于主体导管的内部。

锁头在临近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的末端具有导向面。

同步齿条具有与该导向面配合的倒钩。

该多功能集成支架还包括有功能部件。

该功能部件通过插接头插入主体的侧面的通用接口内。

该功能部件为颈托、多功能智能设备支架或衣帽挂钩。

该功能部件通过阻尼铰链结构与主体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通过对第一端盖施加向内的作用力,借助于同步齿条,即可以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同步向内收纳;通过简单地按压解锁按钮,即可将收纳状态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安装于两头枕叉杆之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拆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安装环境;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第一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第二剖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在第一状态下的局部透视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在收纳状态下的局部透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在收纳状态下的第三剖面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剖面图;

图7a-图7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功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的安装环境。在本实施例中,座椅2的头枕21通过两根平行延伸的头枕叉杆22进行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沿着一纵轴L(垂直于头枕叉杆22)延伸并设置于两根头枕叉杆22之间。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的第一剖面图,其中,该多功能集成支架1包括主体11、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分别套设在主体11的相对的两末端上。第一端盖12的封闭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一端盖导管121,第二端盖13的封闭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二端盖导管131。主体11的朝向第一端盖12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一主体导管111,朝向第二端盖13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二主体导管112。其中,第一端盖导管121的直径小于第一主体导管111的直径,并通过第一导管垫圈122设置于第一主体导管111的内部;第二端盖导管131的直径小于第二主体导管112的直径,并通过第二导管垫圈132设置于第二主体导管112的内部。另外,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一伸缩弹簧141设置于第一主体导管111和第一端盖导管121内,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靠主体11和第一端盖12,从而可以对第一端盖12施加作用力;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第二伸缩弹簧142设置于第二主体导管112和第二端盖导管131内,其相对的两端分别抵靠主体11和第二端盖13,从而可以对第二端盖13施加作用力。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的爆炸图。该多功能集成支架1还包括解锁按钮15、同步杆16、锁头17a,17b、同步齿条18a,18b和阻尼齿轮19。其中,主体11的顶部开设有贯通孔113,解锁按钮15容置于该贯通孔113内。平行于纵轴L延伸的同步杆16例如通过棘爪被固定于解锁按钮15的底部并容置于主体11的内部。结合图4,该同步杆16的两端固定两锁头17a,17b,各锁头17a,17b分别套设于锁头导柱171上,该锁头导柱171固定在主体11的底部,而且,锁头弹簧172套设在该锁头导柱171上并位于锁头17a,17b和主体11的底部之间,从而可以对锁头17a,17b施加作用力。同步齿条18a容置于主体11的内部,其一端与第一端盖12连接并沿着平行于纵轴L的方向延伸,同步齿条18b同样容置于主体11的内部,其一端与第二端盖13连接并沿着平行于纵轴L的方向延伸。主体11的底部设置有阻尼齿轮19,该阻尼齿轮19可围绕着图示的旋转轴R旋转,两同步齿条18a,18b分别位于阻尼齿轮19的两侧并同时与该阻尼齿轮19啮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的作用机理。

如图5a所示,由于同步齿条18a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端盖12,当用户固定主体11并对第一端盖12施加向内方向(箭头A)的作用力时,同步齿条18a沿着箭头A的方向向内移动,此时第一伸缩弹簧141处于压缩状态。锁头17a具有导向面173,同步齿条18a具有倒钩181,该倒钩181沿着导向面173移动至锁头17a的上方并对锁头17a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锁头17a被下压,此时锁头弹簧172处于压缩状态。主体11具有止挡部,当同步齿条18a的倒钩181的运动前端面与该止挡部接触时,同步齿条18a以及第一端盖12的向内运动终止,锁头17a在锁头弹簧17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从而与倒钩181配合锁止,如图5b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随着同步齿条18a的向内方向的移动,阻尼齿轮19围绕着旋转轴R旋转,从而带动另一同步齿条18b同步向内移动,并同步如上所述达到如图5b所示的锁止状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第一端盖12施加向内的作用力,借助于同步齿条18a,18b,即可以将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同步向内收纳。

图6a是对应于图5b的锁止状态的剖面图,由于同步杆16被固定于解锁按钮15的底部且锁头17a,17b被固定在同步杆16的两端,当用户对解锁按钮15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两锁头17a,17b同步下压锁头弹簧172,使得锁头17a,17b脱离倒钩181的卡制,如图6b所示,此时,在伸缩弹簧141,14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端盖12,13向外弹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简单地按压解锁按钮15,即可将收纳状态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两头枕叉杆22之间。由于主体11和端盖12,13之间设置伸缩弹簧141,142,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集成支架1能够安装于不同间距的头枕叉杆22之间。而且,由于主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弹簧141,142,从而避免了单边伸缩结构无法对中的问题。

参见图7,多功能集成支架1还包括有功能部件3,该功能部件例如通过插接头插入主体11的侧面的通用接口114(参见图1)内。该功能部件3可以为颈托(如图7a所示)、多功能智能设备支架(如图7b所示)、衣帽挂钩(如图7c所示)等。应该理解,该功能部件3与多功能集成支架1之间的连接通过快插快拆结构实现,从而使得安装定位准确可靠。另外,该功能部件3,例如颈托可以通过阻尼铰链结构31(如图8所示)与多功能集成支架1进行连接,从而方便调整颈托的支撑角度,提高舒适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