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566阅读:1407来源:国知局
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结构,尤其是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其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同时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正不断提高,汽车座椅作为车辆上舒适性感受最为直观的功能部件,诸如电动调节、腿托、按摩、加热通风等功能性配置正逐渐丰富。腿托及座垫加长功能能够为驾乘人员提供可靠的腿部支撑,但受现有结构限制,目前座椅在座垫加长后,通常不能再调节支撑角度,使其难以满足不同体型乘员或同一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能够座垫加长的同时调整腿托的偏转角度,以提升座椅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框基体和安装在该座框基体上的腿托承台,所述腿托承台与座框基体可转动地连接,并能够在偏转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座框基体沿座椅上下方向偏转,该腿托承台上可滑动地安装有腿托支撑板,所述腿托支撑板能够在加长驱动机构带动下相对于腿托承台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加长驱动机构控制座垫滑动,通过偏转驱动机构带动腿托上下偏转,使座椅能够同时兼具座垫加长和腿托升降,以提高座椅舒适性,并且两套运动机构可以相对独立地工作,而不产生干涉。

为实现腿托承台与座框基体的转动连接,并方便腿托支撑板的安装,所述腿托承台包括横管和由该横管外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承托板,横管可转动地安装在座框基体上,所述腿托支撑板安装在承托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偏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通过安装板固定到座框基体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齿轮,在横管一端套设有齿板,该齿板包括板状结构的本体和形成于该本体端面的齿部,所述本体固套在横管上,齿部与驱动齿轮啮合。该结构能够较为简单可靠地实现腿托承台的偏转,从而实现腿托升降功能,调节过程通过电动方式完成,操作方便,省力,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齿板的本体上设有限位孔,安装板内侧固定有压板,该压板上固设有向安装板外侧延伸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嵌入限位孔中,以限制齿板的转动角度,进而限制腿托承台的最大偏转角度,并防止齿板由与驱动齿轮啮合位置脱出。

所述加长驱动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承托板上的丝杆以及驱动该丝杆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腿托支撑板底面固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套,该结构能够以电动方式实现座垫加长功能,进一步提升座椅舒适性。

所述腿托支撑板与承托板之间设有滑轨,能够为腿托支撑板在承托板上的滑动提供可靠导向,并确保座垫加长调节过程的平顺性。

作为优选:所述座框基体呈“几”字形结构,由管材弯制而成,座框基体采用一体式弯管结构,有助于提高座框的结构强度,并且结构简单紧凑,简化了制造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能够同时实现座垫加长和腿托升降功能,使乘员获得更加良好的腿部支撑效果,极大提升了座椅的舒适性,具有结构紧凑,调节方便,可靠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另一视图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座垫加长及腿托升降功能的汽车座椅,包括大致呈“几”字形结构的座框基体1,该座框基体1由管材弯制而成,中部为圆管结构,两侧经打扁处理,在该座框基体1一侧端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安装板5,座框基体1前端敞口位置,即座框基体1远离安装板5的一端与安装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前横管9,使座框基体1、安装板5与前横管9合围形成一封闭的框形结构。

座框基体1在靠近前横管9位置安装有沿座框基体1横向,即与前横管9平行方向设置的腿托承台2,该腿托承台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一管状的横管21和由该横管21外壁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承托板22,横管21一端安装在座框基体1上,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板5,其安装位置通过间隙配合或以套装轴承等方式,时横管21能够相对于座框基体1和安装板5产生沿座椅上下方向的偏转。

承托板22远离横管21一侧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到前横管9上,在该承托板22安装有可以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的腿托支撑板3。

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承托板22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丝杆71,并配置有驱动该丝杆71转动的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固定在承托板22上,丝杆71连接在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上,并沿座椅前后方向设置,腿托支撑板3底面固设有与丝杆7螺纹配合的螺套31,当第二电机7驱动丝杆71旋转时,能够带动腿托支撑板3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以实现座垫加长的功能。

在丝杆7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条滑轨8,该滑轨8由相互滑动配合的上轨和下轨构成,上轨固定在腿托支撑板3底面,下轨与承托板22固定,在腿托支撑板3滑动过程中,滑轨8能够为其提供可靠导向,并保证其滑动顺畅。

腿托升降功能,由偏转驱动机构带动腿托承台2整体偏转实现,为实现该功能,在安装板5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

由图5可以看出,安装板5内侧安装有驱动齿轮41,驱动齿轮41连接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能够在第一电机4的带动下旋转,腿托承台2的横管21在靠近安装板5的一侧端部套设有齿板6,齿板6能够与驱动齿轮41啮合,当驱动齿轮41旋转时,能够带动该齿板6偏转,进而实现腿托承台2偏转角度的调节。

图6示出了齿板6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呈板状结构的本体61和形成于本体61端面的齿部62,齿部62与驱动齿轮42啮合,本体61通过安装孔61a以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套在横管21上。

在安装板5内侧还安装有压板51,压板51一端与安装板5固定,中部向安装板5内侧凸出,在另一端设置有向安装板5外侧水平延伸的限位销52,齿板6在对应该限位销52的位置开有限位孔63,限位孔63的高度及宽度均大于限位销52的直径,限位销52嵌入该限位孔63中,以限制腿托承台2的最大偏转角度,并防止齿板6与驱动齿轮42脱开,同时,压板51中部与驱动齿轮42内侧端面抵接,以对该驱动齿轮42进行轴向限位,保证驱动齿轮42的可靠安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