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8035发布日期:2018-08-14 17:4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减震技术在汽车转动时当汽车外侧车轮内侧遇到障碍物时,就会使得汽车外侧车轮卡死不能转动,当汽车外侧车轮卡死不能转动时就会使得汽车本身整体停滞不前,导致汽车内侧车轮也无法行驶转向,最终使得汽车本身无法行驶;所以设计一种在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车轮内侧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通过自动调节通过障碍物的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连接轴、连接柱、固定板、转动壳、调节杆、固定梁、环孔、固定弹簧、固定环、第一伸缩杆、支耳、钢丝孔、第一圆孔、第一固定柱、第一定滑轮、第二圆孔、第三圆孔、第一缠绕轮、第二缠绕轮、固定轴、第二固定柱、第二定滑轮、板簧、第二伸缩杆、内腔、板簧连接柱,其中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汽车底部;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环孔;固定梁通过两个第二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侧;四组板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与固定梁之间,且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同组中的板簧通过板簧连接柱固定连接;转动壳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二圆孔;转动壳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三圆孔且位于第二圆孔下侧;第二圆孔的轴线与第三圆孔的轴线成90度夹角;两个转动壳分别安装在固定梁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中;固定轴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内圆面上;第一缠绕轮安装在固定轴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圆孔;第二缠绕轮安装在固定轴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柱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上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内圆面上且位于固定轴的下侧;第二固定柱靠近第二缠绕轮;第二固定柱的轴线与固定轴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定滑轮安装在第二固定柱上且靠近第三圆孔;支耳的内部开有一个内腔;支耳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圆孔且与内腔相通;第一固定柱的两端安装在支耳内部所开的内腔中;第一定滑轮安装在第一固定柱中间位置且靠近第一圆孔;连接柱的一端开有一个半圆缺口;连接柱的内部具有一个钢丝孔;两个支耳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另一端且支耳上的所开的内腔与钢丝孔相通;两个连接柱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一端的外圆面上,且两个连接柱上所具有的钢丝孔与两个转动壳上所开的第二圆孔相通;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内杆远离伸缩外套的一端开有一个矩形槽口;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内杆的内部具有一个贯通的钢丝孔;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个固定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且靠近两个第一伸缩杆上所开的矩形槽口;调节杆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两个固定弹簧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环与调节杆的两端之间,且分别嵌套于第一伸缩杆的外侧;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未开有第二圆孔的一端;两个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的另一端。

上述第一缠绕轮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缠绕轮上;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和连接柱上的钢丝孔,然后经过第一定滑轮,最后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一伸缩杆上的钢丝孔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外套的底端。

上述第二缠绕轮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缠绕轮上;钢丝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定滑轮,最后穿过第三圆孔固定连接在板簧连接柱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两个转动壳与固定梁上所开的两个环孔通过轴承连接;两个车轮与两个连接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弹簧为拉伸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两个连接柱和两个连接轴与两个转动壳之间为焊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缠绕在第一缠绕轮上的钢丝在经过第一定滑轮时,钢丝在第一定滑轮上缠绕180度;缠绕在第二缠绕轮上的钢丝在经过第二定滑轮时,钢丝在第二定滑轮上缠绕180度。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减震技术,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当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汽车外侧车轮内侧遇到障碍物时,通过调节安装在汽车上的钢丝使得减震变软;防止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由于汽车外侧车轮内侧遇到障碍物时被卡死而使得汽车停止转向,影响汽车的转向能力。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汽车减震变软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只适用于汽车在转向过程中外车轮内侧有障碍物时使用。

本发明中调节杆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支耳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另一端;两个连接柱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一端的外圆面上;两个转动壳分别安装在固定梁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中;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未开有第二圆孔的一端;两个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的另一端;当汽车行驶通过我弯道时,方向盘摆动会带动调节杆摆动;调节杆摆动会带动两个第一伸缩杆摆动;两个第一伸缩杆摆动带动对应的转动柱摆动;两个转动柱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转动壳摆动;两个转动壳摆动带动对应的两个连接轴摆动;两个连接轴摆动带动对应的车轮摆动;即车轮摆动使得汽车行驶通过弯道。

本发明中两个第二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侧;四组板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与固定梁之间,且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伸缩杆的两侧;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内杆远离伸缩外套的一端开有一个矩形槽口;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内杆的内部具有一个贯通的钢丝孔;调节杆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两个第一伸缩杆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支耳的内部开有一个内腔;支耳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圆孔且与内腔相通;第一固定柱的两端安装在支耳内部所开的内腔中;第一定滑轮安装在第一固定柱中间位置且靠近第一圆孔;两个支耳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柱的一端开有一个半圆缺口;连接柱的内部具有一个钢丝孔;两个连接柱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一端的外圆面上;转动壳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二圆孔;转动壳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三圆孔且位于第二圆孔下侧;第二圆孔的轴线与第三圆孔的轴线成90度夹角;两个转动壳分别安装在固定梁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中;固定轴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内圆面上;第一缠绕轮安装在固定轴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圆孔;第二缠绕轮安装在固定轴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柱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上开有第二圆孔一端的内圆面上且位于固定轴的下侧;第二固定柱靠近第二缠绕轮;第二固定柱的轴线与固定轴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定滑轮安装在第二固定柱上且靠近第三圆孔;第一缠绕轮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缠绕轮上;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和连接柱上的钢丝孔,然后经过第一定滑轮,最后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一伸缩杆上的钢丝孔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杆中伸缩外套的底端;第二缠绕轮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缠绕轮上;钢丝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定滑轮,最后穿过第三圆孔固定连接在板簧连接柱上;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未开有第二圆孔的一端;两个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的另一端;当汽车行驶通过弯道时,外侧车轮靠近汽车中心的一侧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卡死,即车轮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驾驶者继续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就会继续带动调节杆摆动;调节杆摆动会带动对应的第一伸缩杆摆动;第一伸缩杆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柱摆动;连接柱摆动会带动对应转动壳摆动;转动壳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轴摆动;连接轴摆动会带动车轮摆动;同时,第一伸缩杆摆动会拉动其内部安装的钢丝;钢丝被拉动会带动第一定滑轮转动;第一定滑轮转动会通过钢丝拉动第一缠绕轮转动;第一缠绕轮转动会带动固定轴转动;固定轴转动会带动第二缠绕轮转动;第二缠绕轮转动会拉动缠绕在其上的钢丝使得钢丝缠绕;钢丝缠绕会带动第二定滑轮转动;由于钢丝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缠绕180度;所以在拉动过程中钢丝不会脱离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转会通过钢丝拉动板簧,使得对应的板簧压缩,当板簧压缩时,板簧对固定梁的压力就会减小;此时车轮在障碍物挤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上移动;当车轮高过障碍物时,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杆和连接柱恢复到初始状态;板簧也会恢复;即汽车继续转动方向盘即可使得汽车通过障碍物;即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障碍物时,本发明中有障碍物的一侧车轮通过减震变软行驶通过障碍物,无障碍物的一侧车轮处于正常行驶转向状态;本发明中汽车在正常转向时,钢丝会被拉动,使得车身与底部之间有小幅度的压缩,但不会对汽车转向造成任何影响。

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减震变软使汽车转向通过障碍物的机构时;当汽车行驶通过弯道时,外侧车轮靠近汽车中心的一侧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卡死,即车轮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驾驶者继续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就会继续带动调节杆摆动;调节杆摆动会带动对应的第一伸缩杆摆动;第一伸缩杆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柱摆动;连接柱摆动会带动对应转动壳摆动;转动壳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轴摆动;连接轴摆动会带动车轮摆动;同时,第一伸缩杆摆动会拉动其内部安装的钢丝;钢丝被拉动会带动第一定滑轮转动;第一定滑轮转动会通过钢丝拉动第一缠绕轮转动;第一缠绕轮转动会带动固定轴转动;固定轴转动会带动第二缠绕轮转动;第二缠绕轮转动会拉动缠绕在其上的钢丝使得钢丝缠绕;钢丝缠绕会带动第二定滑轮转动;第二定滑轮转会通过钢丝拉动板簧;使得对应的板簧压缩,当板簧压缩时,板簧对固定梁的压力就会减小;此时车轮在障碍物挤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上移动;当车轮高过障碍物时,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杆和连接柱恢复到初始状态;板簧也会恢复;即汽车继续转动方向盘即可使得汽车通过障碍物;即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障碍物时,本发明中有障碍物的一侧车轮通过减震变软行驶通过障碍物,无障碍物的一侧车轮处于正常行驶转向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7是钢丝孔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9是支耳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转动壳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缠绕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板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车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整体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车轮;2、连接轴;3、连接柱;4、固定板;5、转动壳;6、调节杆;7、固定梁;8、环孔;9、固定弹簧;10、固定环;11、第一伸缩杆;12、支耳;13、钢丝孔;14、第一圆孔;15、第一固定柱;16、第一定滑轮;17、第二圆孔;18、第三圆孔;19、第一缠绕轮;20、第二缠绕轮;21、固定轴;22、第二固定柱;23、第二定滑轮;24、板簧;25、第二伸缩杆;26、内腔;27、板簧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车轮1、连接轴2、连接柱3、固定板4、转动壳5、调节杆6、固定梁7、环孔8、固定弹簧9、固定环10、第一伸缩杆11、支耳12、钢丝孔13、第一圆孔14、第一固定柱15、第一定滑轮16、第二圆孔17、第三圆孔18、第一缠绕轮19、第二缠绕轮20、固定轴21、第二固定柱22、第二定滑轮23、板簧24、第二伸缩杆25、内腔26、板簧连接柱27,其中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汽车底部;如图3所示,固定梁7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环孔8;如图1、2所示,固定梁7通过两个第二伸缩杆2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下侧;如图1、13所示,四组板簧2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与固定梁7之间,且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伸缩杆25的两侧;如图14所示,同组中的板簧24通过板簧连接柱27固定连接;如图11、12所示,转动壳5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二圆孔17;转动壳5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三圆孔18且位于第二圆孔17下侧;第二圆孔17的轴线与第三圆孔18的轴线成90度夹角;两个转动壳5分别安装在固定梁7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8中;固定轴21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5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内圆面上;第一缠绕轮19安装在固定轴21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圆孔17;第二缠绕轮20安装在固定轴21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柱22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5上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内圆面上且位于固定轴21的下侧;第二固定柱22靠近第二缠绕轮20;第二固定柱22的轴线与固定轴21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定滑轮23安装在第二固定柱22上且靠近第三圆孔18;如图8、9所示,支耳12的内部开有一个内腔26;支耳12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圆孔14且与内腔26相通;第一固定柱15的两端安装在支耳12内部所开的内腔26中;第一定滑轮16安装在第一固定柱15中间位置且靠近第一圆孔14;如图8所示,连接柱3的一端开有一个半圆缺口;连接柱3的内部具有一个钢丝孔13;两个支耳12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的另一端且支耳12上的所开的内腔26与钢丝孔13相通;如图7所示,两个连接柱3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一端的外圆面上,且两个连接柱3上所具有的钢丝孔13与两个转动壳5上所开的第二圆孔17相通;如图6所示,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内杆远离伸缩外套的一端开有一个矩形槽口;如图5所示,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内杆的内部具有一个贯通的钢丝孔13;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伸缩杆11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12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如图5、6所示,两个固定环10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1的一端且靠近两个第一伸缩杆11上所开的矩形槽口;如图4、5所示,调节杆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1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如图4所示,两个固定弹簧9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环10与调节杆6的两端之间,且分别嵌套于第一伸缩杆11的外侧;如图11所示,两个连接轴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未开有第二圆孔17的一端;如图10所示,两个车轮1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2的另一端。

上述第一缠绕轮19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缠绕轮19上;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17和连接柱3上的钢丝孔13,然后经过第一定滑轮16,最后穿过第一圆孔14和第一伸缩杆11上的钢丝孔13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外套的底端。

上述第二缠绕轮20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缠绕轮20上;钢丝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定滑轮23,最后穿过第三圆孔18固定连接在板簧连接柱27上。

如图1、2所示,上述两个转动壳5与固定梁7上所开的两个环孔8通过轴承连接;两个车轮1与两个连接轴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如图6所示,上述固定弹簧9为拉伸弹簧。

如图11所示,上述两个连接柱3和两个连接轴2与两个转动壳5之间为焊接。

上述缠绕在第一缠绕轮19上的钢丝在经过第一定滑轮16时,钢丝在第一定滑轮16上缠绕180度;缠绕在第二缠绕轮20上的钢丝在经过第二定滑轮23时,钢丝在第二定滑轮23上缠绕180度。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板簧减震的使汽车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当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汽车外侧车轮1内侧遇到障碍物时,通过调节安装在汽车上的钢丝使得减震变软;防止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由于汽车外侧车轮1内侧遇到障碍物时被卡死而使得汽车停止转向,影响汽车的转向能力。

如图16a、16b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汽车减震变软通过障碍物的机构,只适用于汽车在转向过程中外车轮1内侧有障碍物时使用。

本发明中调节杆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1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两个第一伸缩杆11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12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支耳12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的另一端;两个连接柱3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一端的外圆面上;两个转动壳5分别安装在固定梁7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8中;两个连接轴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未开有第二圆孔17的一端;两个车轮1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2的另一端;当汽车行驶通过我弯道时,方向盘摆动会带动调节杆6摆动;调节杆6摆动会带动两个第一伸缩杆11摆动;两个第一伸缩杆11摆动带动对应的转动柱摆动;两个转动柱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转动壳5摆动;两个转动壳5摆动带动对应的两个连接轴2摆动;两个连接轴2摆动带动对应的车轮1摆动;即车轮1摆动使得汽车行驶通过弯道。

本发明中两个第二伸缩杆2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下侧;四组板簧2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与固定梁7之间,且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伸缩杆25的两侧;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内杆远离伸缩外套的一端开有一个矩形槽口;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内杆的内部具有一个贯通的钢丝孔13;调节杆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1未开有矩形槽口的一端;两个第一伸缩杆11分别通过一端所开的矩形槽口与两个支耳12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支耳12的内部开有一个内腔26;支耳12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圆孔14且与内腔26相通;第一固定柱15的两端安装在支耳12内部所开的内腔26中;第一定滑轮16安装在第一固定柱15中间位置且靠近第一圆孔14;两个支耳12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的另一端;连接柱3的一端开有一个半圆缺口;连接柱3的内部具有一个钢丝孔13;两个连接柱3开有半圆缺口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一端的外圆面上;转动壳5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二圆孔17;转动壳5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外圆面上开有一个第三圆孔18且位于第二圆孔17下侧;第二圆孔17的轴线与第三圆孔18的轴线成90度夹角;两个转动壳5分别安装在固定梁7两端所开的两个环孔8中;固定轴21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5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内圆面上;第一缠绕轮19安装在固定轴21的一端且靠近第二圆孔17;第二缠绕轮20安装在固定轴21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柱22的两端安装在转动壳5上开有第二圆孔17一端的内圆面上且位于固定轴21的下侧;第二固定柱22靠近第二缠绕轮20;第二固定柱22的轴线与固定轴21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定滑轮23安装在第二固定柱22上且靠近第三圆孔18;第一缠绕轮19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缠绕轮19上;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圆孔17和连接柱3上的钢丝孔13,然后经过第一定滑轮16,最后穿过第一圆孔14和第一伸缩杆11上的钢丝孔13固定连接在第一伸缩杆11中伸缩外套的底端;第二缠绕轮20上缠绕有钢丝,且钢丝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缠绕轮20上;钢丝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定滑轮23,最后穿过第三圆孔18固定连接在板簧连接柱27上;两个连接轴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动壳5未开有第二圆孔17的一端;两个车轮1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轴2的另一端;如图15a所示,当汽车行驶通过弯道时,外侧车轮1靠近汽车中心的一侧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卡死,即车轮1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驾驶者继续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就会继续带动调节杆6摆动;调节杆6摆动会带动对应的第一伸缩杆11摆动;第一伸缩杆11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柱3摆动;连接柱3摆动会带动对应转动壳5摆动;转动壳5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轴2摆动;连接轴2摆动会带动车轮1摆动;同时,第一伸缩杆11摆动会拉动其内部安装的钢丝;钢丝被拉动会带动第一定滑轮16转动;第一定滑轮16转动会通过钢丝拉动第一缠绕轮19转动;第一缠绕轮19转动会带动固定轴21转动;固定轴21转动会带动第二缠绕轮20转动;第二缠绕轮20转动会拉动缠绕在其上的钢丝使得钢丝缠绕;钢丝缠绕会带动第二定滑轮23转动;由于钢丝在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23上缠绕180度;所以在拉动过程中钢丝不会脱离第一定滑轮16和第二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3转会通过钢丝拉动板簧24;使得对应的板簧24压缩;当板簧24压缩时,板簧24对固定梁7的压力就会减小;如图15b所示,此时车轮1在障碍物挤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上移动;当车轮1高过障碍物时,在固定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杆11和连接柱3恢复到初始状态;板簧24也会恢复;如图15c所示,即汽车继续转动方向盘即可使得汽车通过障碍物;即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障碍物时,本发明中有障碍物的一侧车轮1通过减震变软行驶通过障碍物,无障碍物的一侧车轮1处于正常行驶转向状态;本发明中汽车在正常转向时,钢丝会被拉动,使得车身与底部之间有小幅度的压缩,但不会对汽车转向造成任何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减震变软使汽车转向通过障碍物的机构时;当汽车行驶通过弯道时,外侧车轮1靠近汽车中心的一侧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卡死,即车轮1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驾驶者继续转动方向盘,方向盘就会继续带动调节杆6摆动;调节杆6摆动会带动对应的第一伸缩杆11摆动;第一伸缩杆11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柱3摆动;连接柱3摆动会带动对应转动壳5摆动;转动壳5摆动会带动对应的连接轴2摆动;连接轴2摆动会带动车轮1摆动;同时,第一伸缩杆11摆动会拉动其内部安装的钢丝;钢丝被拉动会带动第一定滑轮16转动;第一定滑轮16转动会通过钢丝拉动第一缠绕轮19转动;第一缠绕轮19转动会带动固定轴21转动;固定轴21转动会带动第二缠绕轮20转动;第二缠绕轮20转动会拉动缠绕在其上的钢丝使得钢丝缠绕;钢丝缠绕会带动第二定滑轮23转动;第二定滑轮23转会通过钢丝拉动板簧24;使得对应的板簧24压缩,当板簧24压缩时,板簧24对固定梁7的压力就会减小;此时车轮1在障碍物挤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上移动;当车轮1高过障碍物时,在固定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杆11和连接柱3恢复到初始状态;板簧24也会恢复;即汽车继续转动方向盘即可使得汽车通过障碍物;即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障碍物时,本发明中有障碍物的一侧车轮1通过减震变软行驶通过障碍物,无障碍物的一侧车轮1处于正常行驶转向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