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1308发布日期:2018-11-30 23:1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属于物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网购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网购也方便了很多人,同时物流行业随着网购的发展也迅速发展,人们网购的物品通过物流运输后才能分发到用户手上,然而物流运输中,一般都是将物流柜装载在物流车厢中,从而可防止日晒雨淋,有利于对物品的运输和保存。

现有技术物流在装箱运输与卸除,通常采用人工装箱,这期间工作强度高,且工人在搬运过程中难以杜绝磕磕碰碰,从而导致物品容易损伤,且装箱与卸除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的全部或者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其结构包括锁座、锁销、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锁盘、合页、货车门、脚垫板,所述锁座背部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前端相焊接,所述锁销下端嵌入安装在锁盘转动并且相互垂直,所述锁盘下表面与锁座上表面贴合,所述货车门通过合页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相连接,所述脚垫板背部通过销杆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下端相连接;所述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包括触发推动机构、物流箱固定机构、上层运输机构、垂直运输机构、联动保护机构、下层运输机构、主动力输出机构、车厢外壳,所述触发推动机构上端设有物流箱固定机构,所述流箱固定机构设有上层运输机构,所述车厢外壳下端内表面与主动力输出机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层运输机构设于主动力输出机构上端,所述上层运输机构右端设有垂直运输机构,所述联动保护机构设于上层运输机构下端;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对称的缓震底柱,还包括单片机,缓震底柱的底部设有连接到单片机的压力传感器,缓震底柱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的连接处设有缓震伸缩杆,缓震伸缩杆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工作时,单片机首先判断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是否相等,如果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不相等,单片机输出指令给缓震伸缩杆,以调整缓震伸缩杆的长度,重复判断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是否相等步骤,直至相等,结束缓震伸缩杆运动,实现自动找平,防止装置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推动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折勾型推拉杆、限位导滑条、v型连接活动杆、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转动通过销钉与v型连接活动杆左端相连接,所述限位导滑条下端嵌入安装在折勾型推拉杆上端,所述折勾型推拉杆左端与复位弹簧右端相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物流箱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小齿轮、锁紧扣、固定绑带、物流箱、限位盒,所述固定小齿轮背部与限位盒前端相焊接,所述锁紧扣背部与限位盒前端相焊接,所述物流箱下端嵌入安装在限位盒上端,所述固定绑带下端安装在限位盒上端,所述物流箱上表面与固定绑带下表面贴合,所述限位盒下端与上层运输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运输机构包括上层运输轮、上层限位条、上层固定滑轨、上层运输带、上层从动轮,所述上层运输轮通过上层运输带与上层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上层从动轮上端嵌入安装在限位盒下端,所述上层从动轮轴心通过销钉与上层限位条相连接,所述上层固定滑轨上端与物流箱下端贴合,所述上层从动轮与垂直运输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运输机构包括第二直齿轮、第二传动皮带、第三传动皮带、第三直齿轮、第一定滑轮、凹齿带、伞齿联动轮、t字固定架、蜗轮,所述第二直齿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与第三直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右端与第一定滑轮左端相啮合,所述伞齿联动轮右端与凹齿带内表面贴合,所述t字固定架上端通过通过销钉与蜗轮相连接,所述第三直齿轮通过第三传动皮带与上层从动轮相连接,所述蜗轮与联动保护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小支杆、第一活动连接轮、大v字活动杆、第二活动连接轮、第二定滑轮、定距拉线、扭簧轮、第四传动皮带、固定蜗杆轮,所述固定小支杆左下端与大v字活动杆右端相焊接,所述大v字活动杆下端通过销钉与第一活动连接轮轴心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接轮通过定距拉线与第二定滑轮相连接,所述扭簧轮通过第四传动皮带与固定蜗杆轮相连接,所述固定蜗杆轮右端与蜗轮左端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运输机构包括下层运输轮、下层运输带、下层从动轮、第一直齿轮、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轴杆、第三伞齿轮,所述轴杆上端嵌入安装在第三伞齿轮下端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轴杆上端贯穿于第一直齿轮中间并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轴杆下端嵌入安装在第二伞齿轮上端,所述第二伞齿轮左端与第一伞齿轮上端相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背部与下层从动轮下端相啮合并且相互垂直,所述下层运输轮通过下层运输带与下层从动轮相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与主动力输出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电动机、信号接收器、外接电源线、长转轴、转轴支撑筒、隔板、支撑座,所述长转轴左端嵌入安装在电动机右端,所述外接电源线上端嵌入安装在电动机下端,所述长转轴贯穿于转轴支撑筒左端,所述支撑座上端与隔板下端相焊接,所述合页背部与车厢外壳前端相焊接,所述脚垫板背部通过销杆与车厢外壳下端相焊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化装卸,物流在装箱运输与卸除,通过传输带运至目标区域进行固定,这期间工作强度低只需人工启动,且杜绝运输品发生磕磕碰碰的情况,从而保障物品的安全,且使装箱与卸除时间最短化,另外,也能够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防止因装置的倾斜造成其内放置物品的散落。

说明书附图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的详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的工作状态详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锁座-1、锁销-2、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锁盘-4、合页-5、货车门-6、脚垫板-7、触发推动机构-31、物流箱固定机构-32、上层运输机构-33、垂直运输机构-34、联动保护机构-35、下层运输机构-36、主动力输出机构-37、车厢外壳-38、复位弹簧-311、折勾型推拉杆-312、限位导滑条-313、v型连接活动杆-314、连接条-315、固定小齿轮、固定小齿轮-321、锁紧扣-322、固定绑带-323、物流箱-324、限位盒-325、上层运输轮-331、上层限位条-332、上层固定滑轨-333、上层运输带-334、上层从动轮-335、第二直齿轮-341、第二传动皮带-342、第三传动皮带-343、第三直齿轮-344、第一定滑轮-345、凹齿带-346、伞齿联动轮-347、t字固定架-348、蜗轮-349、固定小支杆-351、第一活动连结论-352、大v字活动杆-353、第二活动连接轮-354、第二定滑轮-355、定距拉线-356、扭簧轮-357、第四传动皮带-358、固定蜗杆轮-359、下层运输轮-361、下层运输带-362、下层从动轮-363、第一直齿轮-364、第一伞齿轮-365、第二伞齿轮-366、轴杆-367、第三伞齿轮-368、电动机-371、信号接收器-372、外接电源线-373、长转轴-374、转轴支撑筒-375、隔板-376、支撑座-3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平衡的物流运输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锁座1、锁销2、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锁盘4、合页5、货车门6、脚垫板7,锁座1背部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前端相焊接,锁销2下端嵌入安装在锁盘4转动并且相互垂直,锁盘4下表面与锁座1上表面贴合,货车门6通过合页5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相连接,脚垫板7背部通过销杆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下端相连接。

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包括触发推动机构31、物流箱固定机构32、上层运输机构33、垂直运输机构34、联动保护机构35、下层运输机构36、主动力输出机构37、车厢外壳38,触发推动机构31上端设有物流箱固定机构32,流箱固定机构32设有上层运输机构33,车厢外壳38下端内表面与主动力输出机构37下端相连接,下层运输机构36设于主动力输出机构37上端,上层运输机构33右端设有垂直运输机构34,联动保护机构35设于上层运输机构33下端。

触发推动机构31包括复位弹簧311、折勾型推拉杆312、限位导滑条313、v型连接活动杆314、连接条315,连接条315转动通过销钉与v型连接活动杆314左端相连接,限位导滑条313下端嵌入安装在折勾型推拉杆312上端,折勾型推拉杆312左端与复位弹簧311右端相焊接。

物流箱固定机构32包括固定小齿轮321、锁紧扣322、固定绑带323、物流箱324、限位盒325,固定小齿轮321背部与限位盒325前端相焊接,锁紧扣322背部与限位盒325前端相焊接,物流箱324下端嵌入安装在限位盒325上端,固定绑带323下端安装在限位盒325上端,物流箱324上表面与固定绑带323下表面贴合,限位盒325下端与上层运输机构33相连接。

上层运输机构33包括上层运输轮331、上层限位条332、上层固定滑轨333、上层运输带334、上层从动轮335,上层运输轮331通过上层运输带334与上层从动轮335相连接,上层从动轮335上端嵌入安装在限位盒325下端,上层从动轮335轴心通过销钉与上层限位条332相连接,上层固定滑轨333上端与物流箱324下端贴合,上层从动轮335与垂直运输机构34相连接。

垂直运输机构34包括第二直齿轮341、第二传动皮带342、第三传动皮带343、第三直齿轮344、第一定滑轮345、凹齿带346、伞齿联动轮347、t字固定架348、蜗轮349,第二直齿轮341通过第二传动皮带342与第三直齿轮344相连接,第三直齿轮344右端与第一定滑轮345左端相啮合,伞齿联动轮347右端与凹齿带346内表面贴合,t字固定架348上端通过通过销钉与蜗轮349相连接,第三直齿轮344通过第三传动皮带343与上层从动轮335相连接,蜗轮349与联动保护机构35相连接。

联动保护机构35包括固定小支杆351、第一活动连接轮352、大v字活动杆353、第二活动连接轮354、第二定滑轮355、定距拉线356、扭簧轮357、第四传动皮带358、固定蜗杆轮359,固定小支杆351左下端与大v字活动杆353右端相焊接,大v字活动杆353下端通过销钉与第一活动连接轮352轴心相连接,第二活动连接轮354通过定距拉线356与第二定滑轮355相连接,扭簧轮357通过第四传动皮带358与固定蜗杆轮359相连接,固定蜗杆轮359右端与蜗轮349左端相啮合。

下层运输机构36包括下层运输轮361、下层运输带362、下层从动轮363、第一直齿轮364、第一伞齿轮365、第二伞齿轮366、轴杆367、第三伞齿轮368,轴杆367上端嵌入安装在第三伞齿轮368下端并且相互垂直,轴杆367上端贯穿于第一直齿轮364中间并且处于同一轴心,轴杆367下端嵌入安装在第二伞齿轮366上端,第二伞齿轮366左端与第一伞齿轮365上端相啮合,、第一直齿轮364背部与下层从动轮363下端相啮合并且相互垂直,下层运输轮361通过下层运输带362与下层从动轮363相连接,第一伞齿轮365与主动力输出机构37相连接。

主动力输出机构37包括电动机371、信号接收器372、外接电源线373、长转轴374、转轴支撑筒375、隔板376、支撑座377,长转轴374左端嵌入安装在电动机371右端,外接电源线373上端嵌入安装在电动机371下端,长转轴374贯穿于转轴支撑筒375左端,支撑座377上端与隔板376下端相焊接,合页5背部与车厢外壳38前端相焊接,脚垫板7背部通过销杆与车厢外壳38下端相焊接。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锁销2与锁座1分离且脱离锁盘4,从而使得能够拉动货车门6围绕合页5向外侧旋转开启,通过外部发射器向主动力输出机构37中的信号接收器372发射电源接通信号,电流通过外接电源线373进入电动机371中,在电动机371接通电源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且通过嵌入在电动机371右端的长转轴374接收机械能并围绕自身轴心进行旋转运动并且传递运动,通过下层运输机构36中的第三伞齿轮368与垂直运输机构34中的伞齿联动轮347相互啮合,从而带动凹齿带346运输,而物流箱固定机构32中的固定小齿轮321在移动至左端凹齿带346时,将其拦截且与其相啮合,从而使固定小齿轮321在凹齿带346的带动下向上端垂直运动,上端上层运输机构33中的上层从动轮335在第三传动皮带343与第三直齿轮344的旋转带动进行旋转,而上层运输带334通过则通过与上层从动轮335外表面贴合,在其旋转的同时进行传送运输,将固定小齿轮321运输至左端顶端时,推动折勾型推拉杆312向左端移动的同时在其下端拉动触发推动机构31中的连接条315,从而使联动保护机构35中的扭簧轮357在定距拉线356的作用下进行短程旋转,使得蜗轮349在与固定蜗杆轮359的相互啮合下向内部进行短距离移动,使伞齿联动轮347脱离与第三伞齿轮368的啮合,令上层运输带停止运动,下层运输带则通过下层运输机构36中的第一直齿轮364旋转使带动下层从动轮363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下层运输带362围绕两端下层运输轮361进行反复运输,直至将下层空间装满。

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的底部设有四个对称的缓震底柱(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单片机,缓震底柱的底部设有连接到单片机的压力传感器,缓震底柱与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的连接处设有缓震伸缩杆,具体的,缓震伸缩杆为电动液压杆,缓震伸缩杆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升降式自动推进运输装置3的底部一共设有四个缓震底柱,每个缓震底柱的底部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工作时,单片机首先判断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是否相等,如果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不相等,单片机输出指令给缓震伸缩杆,以调整缓震伸缩杆的长度,重复判断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是否相等步骤,直至相等,结束缓震伸缩杆运动,实现自动找平,防止装置倾斜。

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不相等的情况包括四个压力值都不相等、2个压力值相等、3个压力值相等的情况,其中四个压力值都不相等的情况下:取最大值为运动标准值,单片机发出指令给其他三个缓震伸缩杆,使其他三个缓震伸缩杆伸长运动,等到检测到压力值等于最大值时,暂停;此时表明装置摆放稳定。2个压力值相等的情况:以此两个相等的压力值为运动标准值,单片机控制另外两个缓震伸缩杆伸长运动,等到检测到压力值等于运动标准值时,完成运动。3个压力值相等的情况和上述情况相同,先找到运动标准值,然后单片机发出指令调整缓震伸缩杆,直到四个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值相等,保证了装置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化装卸,物流在装箱运输与卸除,通过传输带运至目标区域进行固定,这期间工作强度低只需人工启动,且杜绝运输品发生磕磕碰碰的情况,从而保障物品的安全,且使装箱与卸除时间最短化,另外,也能够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防止因装置的倾斜造成其内放置物品的散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