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桌板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022发布日期:2018-12-05 18:5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桌板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内部结构,具体为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桌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的创新进步,人类通过研发的科技产品,不管是在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获得相当大的协助。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

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汽车副驾驶侧无办公空间,尤其笔记本等电脑的置物空间,副驾乘客储物空间主要放置在手套箱内,空间尺寸偏小,同时无法放置电脑用于办公,物品存放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桌板的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无法提供办公区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对平行装设于车辆内副驾驶IP仪表台;桌板,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间,两侧装设有可沿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的滑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外表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的上方。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外设有保护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在靠近任一侧边处装设有用于放置杯子的卡槽或卡住杯子的通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桌板配置有与车辆的电源相连的充电接口和/或插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桌板的上表面上下一侧或两侧装设有挡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通过一活动支架装设于车辆内副驾驶IP仪表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桌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桌板的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板结构简单新颖,不影响副驾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解决汽车副驾驶侧无办公空间,尤其笔记本等电脑的置物空间,解决副驾办公焦虑,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的俯视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车载多功能桌板

110 桌板

111 第一滑槽

112 第二滑槽

120 第一滑轨

130 第二滑轨

140 第一卡槽

150 插座

160 充电接口

170 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附图1和图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现有技术中,汽车副驾驶侧无办公空间,尤其笔记本等电脑的置物空间,副驾乘客储物空间主要放置在手套箱内,空间尺寸偏小,同时无法放置电脑用于办公,物品存放不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及包含该加强板的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无法提供办公区域的问题。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车载多功能桌板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多功能桌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在副驾IP仪表台前伸出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就可以改善副驾办公环境,可以放较大尺寸物品,有良好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1所示,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包括桌板110,第一滑轨120和第二滑轨130。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车载多功能桌板100的桌板110,第一滑轨120和第二滑轨130进行详细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相对平行装设于车辆内副驾驶IP仪表台。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在未使用时,可以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内,也可以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外。

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在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内时,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固定于手套箱内。相对应地,所述桌板110收纳于所述手套箱内。在使用时,打开所述手套箱,将所述桌板110拉出使用。

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在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外时,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固定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外表面。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位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手套箱的上方。在使用时,直接将所述桌板110拉出使用。

其中,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可通过一活动支架装设于车辆内副驾驶IP仪表台。这样,在所述桌板110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桌板110,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竖直方向收纳,不占用空间。相对应地,于所述副驾驶IP仪表台的外表面装设限位部件,在所述桌板110,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竖直方向收纳时,固定所述桌板11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外设有保护套。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不影响副驾驶IP仪表台,不用更改变IP仪表台功能件,不影响仪表台刚度。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位于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中间,两侧具有滑槽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滑轨120具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二滑轨130具有第二滑槽112,所述第一滑槽111与所述第一滑轨120配合,沿所述第一滑轨120滑动,所述第二滑槽112与所述第二滑轨130配合,沿所述第二滑轨130滑动。

其中,在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未使用时,将推动所述第一滑槽111和所述第二滑槽112,将所述第一滑槽111和所述第二滑槽112推入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内,节省空间。在使用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时,拉动所述第一滑槽111和所述第二滑槽112,将所述第一滑槽111和所述第二滑槽112从所述第一滑轨120和所述第二滑轨130内拉出,从而将桌板110拉出,即可使用桌板110。

于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拉开桌板110,把电脑等放置在桌板110上,方便使用,可以放得下背包等较大物件,可以实现关闭功能,既美观又实用,并不占用副驾乘客腿部空间。在车辆行驶及停驶时均可操作,不影响副驾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的上表面在靠近任一侧边处装设有用于放置杯子的卡槽或卡住杯子的通孔,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所述桌板110的上表面在靠近左下角处设有圆形的第一卡槽14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的上表面在靠近任一侧边处装设有用于放置笔的第二卡槽170,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所述桌板110的上表面在靠近右侧设有长条形的第二卡槽17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配置有与车辆的电源相连的充电接口160和/或插座150,便于电子设备电量不足时电量补充。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设有一个插座150和两个USB充电接口16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桌板110的上表面上下一侧或两侧装设有挡条,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桌板110上物品的滑出桌板110,具有阻尼和锁止功能,不会自动打开,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桌板100,通过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增加车内办公空间,可以满足副驾乘客对不同物品的放置需求,尤其女士在车内化妆,男士紧急办公等需求,让车内人机交互更多,更人性化。上述已经对所述车载多功能桌板100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特征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桌板100。上述已经对车载多功能桌板100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板结构简单新颖,不影响副驾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解决汽车副驾驶侧无办公空间,尤其笔记本等电脑的置物空间,解决副驾办公焦虑,提升车辆整体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