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631发布日期:2018-12-28 18:4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



背景技术:

载重汽车运输货物时轮胎的负载很大,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整或者扎钉都有可能引发爆胎的情况。由于载重汽车的轮胎,其轮毂部分的直径相较于轮胎总直径所占比例较小,爆胎后轮毂无法对整车起到支撑作用,由于载重汽车的车身普遍重心较高,爆胎后极易发生车身倾倒,对驾驶员以及车辆承载的货物都会产生更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爆胎后不会倾倒的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包括橡胶胎圈和轮毂,橡胶胎圈套装于轮毂的外圈,橡胶胎圈与轮毂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腔,所述的轮毂的外圈上且位于空腔内固定有一个环形的橡胶支撑台,橡胶支撑台的外圈与橡胶胎圈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橡胶支撑台的外圈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盲孔,所述的橡胶支撑台的内部插设有若干金属支撑棒,金属支撑棒的内端朝向轮毂的圆心,金属支撑棒的外端朝向橡胶胎圈的外圈。

所述的环形的橡胶支撑台,其径向切割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为橡胶支撑台内圈的高度,等腰梯形的下底的长度为橡胶支撑台外圈的高度。

所述的橡胶支撑台与橡胶胎圈之间的间距为2-4cm。

所述的盲孔的直径为2-5cm,所述的盲孔深度与橡胶支撑台环形厚度的比值为0.5-0.8:1。

所述的若干金属支撑棒均分别插设于相邻的两个盲孔之间,所述的金属支撑棒的直径为2-3cm,金属支撑棒的长度与橡胶支撑台环形厚度的比值为0.8-0.9: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爆胎橡胶胎圈泄气后,橡胶支撑台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车身的作用,由于橡胶支撑台与橡胶胎圈之间的间距为2-4cm,既不会影响本轮胎正常行驶时的滤震效果,又可以及时支撑住爆胎的一侧车身,防止载重车辆重心向一侧偏移导致倾倒或翻车,橡胶支撑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这种结构支撑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晃动,盲孔可以起到减轻重量的作用,金属支撑棒起到增加支撑台结构强度的作用;盲孔和金属支撑棒间隔设置可以使橡胶支撑台整体重量平均且结构强度一致,盲孔直径以及深度的限定、金属支撑棒长度及直径的限定是为了达到既可以保证支撑台的结构强度,又可以起到减重的效果,轮胎减重可以有效降低整车油耗,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和图2,一种载重汽车防倾倒轮胎,包括橡胶胎圈1和轮毂2,橡胶胎圈1套装于轮毂1的外圈,橡胶胎圈1与轮毂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腔11,轮毂2的外圈上且位于空腔11内固定有一个环形的橡胶支撑台3,橡胶支撑台3的外圈与橡胶胎圈1之间留有间隙且间距为2-4cm;橡胶支撑台3的外圈设有一圈即八个均匀分布的盲孔4,橡胶支撑台3的内部插设有八个金属支撑棒5,且八个金属支撑棒均分别插设于相邻的两个盲孔4之间,金属支撑棒5的内端朝向轮毂2的圆心,金属支撑棒5的外端朝向橡胶胎圈1的外圈。

其中,环形的橡胶支撑台3,其径向切割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为橡胶支撑台3内圈的高度,等腰梯形的下底的长度为橡胶支撑台3外圈的高度;盲孔4的直径为2-5cm,盲孔4深度与橡胶支撑台3环形厚度的比值为0.5-0.8:1;金属支撑棒5的直径为2-3cm,金属支撑棒5的长度与橡胶支撑台3环形厚度的比值为0.8-0.9: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