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干地两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592发布日期:2018-12-28 18:4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地干地两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雪地干地两用轮胎。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就较长时间被冰雪覆盖,汽车轮胎在雪地里容易打滑,导致汽车无法正常前进,如遇积雪较多的区域,通常要更换钉胎,否则会有失控的危险,而如果车辆使用钉胎遇到柏油路面就会很难前行甚至损伤路面,一般民用车无法随时带钉胎和干胎两套轮胎上路,这就给我国北方地区的车主造成了用车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用换胎即可应对雪地和干地的雪地干地两用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雪地干地两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雪地钉,所述的轮胎本体的外圈胎面上设有多个向轮胎本体内部径向延伸的凸台,轮胎本体的外圈胎面上且位于每个凸台处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沿轮胎本体的径向朝外,所述的安装槽是由依次连通的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第四腔、第五腔、第六腔构成,所述的第一腔、第三腔、第五腔均为球形腔室且直径依次增大,第二腔、第四腔、第六腔均为圆柱形腔室;所述的雪地钉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的钉头和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依次穿过第六腔、第五腔、第四腔、第三腔、第二腔和第一腔后卡置于安装槽内,钉头紧贴于轮胎本体的外圈胎面上。

所述的第二腔、第四腔和第六腔的轴向长度和直径均相同,且第二腔的圆柱直径小于第一腔的球形直径。

所述的安装部的轴向长度大于钉头轴向的长度。

所述的轮胎本体的外圈胎面上设置有多圈平行排列的凸台,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凸台的中心距为5-7cm。

本发明的优点:

(1)、干地使用时,降低轮胎胎压,将雪地钉从空腔收口处拔出,将胎压增至正常胎压即可;雪地使用时,降低轮胎胎压,然后将雪地钉的安装部插入安装槽中,最后重新将胎压增至正常胎压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用换胎的情况下同时兼顾干地和雪地,适合寒冷且容易积雪的地区使用,雪地钉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可以单人操作,适合在行业内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槽是由三个球形腔和三个圆柱形腔交替连通而成,可以将雪地钉的安装部卡置于安装槽内,不会脱落,而且第一腔、第三腔、第五腔为球形,在雪地钉受力时可以减少对凸台的冲击,使其耐用性更好;

(3)、雪地钉安装部的轴向长度大于钉头轴向的长度,即外漏部(钉头)的长度小于内插固定部(安装部)的长度,轮胎使用时,雪地钉不易从安装槽内穿出;

(4)、本实用新型的凸台为多圈平行排列的结构,即矩阵排列结构,从而保证了轮胎雪地防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雪地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图3,一种雪地干地两用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和雪地钉2,轮胎本体1的外圈胎面上设置有多圈平行排列且向轮胎本体内部径向延伸的凸台3,任意相邻的两个凸台3的中心距为5-7cm,轮胎本体1的外圈胎面上且位于每个凸台3处均设置有安装槽4,安装槽4的槽口沿轮胎本体1的径向朝外,安装槽4是由依次连通的第一腔41、第二腔42、第三腔43、第四腔44、第五腔45、第六腔46构成,第一腔41、第三腔43、第五腔45均为球形腔室且直径依次增大,第二腔42、第四腔44、第六腔46均为圆柱形腔室,第二腔42、第四腔44和第六腔46的轴向长度和直径均相同,且第二腔42的圆柱直径小于第一腔4的1球形直径;雪地钉2包括相互连接的锥形的钉头21和安装部22,安装部22的轴向长度大于钉头21轴向的长度,安装部22依次穿过第六腔46、第五腔45、第四腔44、第三腔43、第二腔42和第一腔41后卡置于安装槽4内,钉头21紧贴于轮胎本体1的外圈胎面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