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384发布日期:2019-03-22 19:3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汽车仪表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汽车仪表板。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现代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不仅关注其内在的品质与造型,对汽车内饰的美容装饰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无论从舒适度和外观都要达到一种完美的效果,以体现轿车的装饰高档化。

汽车仪表盘的装饰,是汽车内饰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汽车仪表盘的装饰品都是人工加工,导致产品合格率低,而且难以监控质量,加装步骤复杂,使用寿命低。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机器化加工的汽车仪表盘上定制的内饰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表皮覆盖加工便捷的汽车仪表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显示区、主控区和副座区,仪表显示区和副座区设置在汽车仪表板的两侧,主控区设置在中间位置,而形成一个整体,表皮内饰加工采用整体覆盖式装置,其根据仪表显示区、主控区和副座区特定的结构形状设置相应形状的凹槽,副座区包括放置板和控制板,放置板的下沿均匀分布设置有固定矩形槽,固定矩形槽距离槽口越近,矩形槽的长度、宽度就越大;仪表显示区、主控区和副座区下沿设置加强槽,加强槽每隔一段特定距离设置一个联通的固定槽,固定槽呈长方形,其与整体覆盖式装置下固定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的,表皮覆盖在仪表显示区、主控区和副座区,表皮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表皮的纹理达到每平方厘米占据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八的凹陷纹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成型方便,生产成本低,易通过机器大规模生产,容易运作。与市面上使用的汽车仪表盘相比,结构更简单,更方便维护保养。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产品标准化,生产合格率高。本实用新型无需大量人力投入,一次成型,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标识: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副座区3、固定矩形槽4、加强槽5、固定槽6、固定部7、固定孔8、加强连接部9、固定的矩形槽10、定位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 / 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和副座区3,仪表显示区1和副座区3设置在汽车仪表板的两侧,主控区2设置在中间位置,而形成一个整体,表皮内饰加工采用整体覆盖式装置,其根据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和副座区3特定的结构形状设置相应形状的凹槽。不同的车系,仪表盘的形状尺寸都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成型方便,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结构形状加工出不同的汽车仪表盘,适用性更广。副座区3包括放置板和控制板,放置板的下沿均匀分布设置有固定矩形槽4,固定矩形槽4距离槽口越近,矩形槽的长度、宽度就越大,通过这样设置固定矩形槽4,放置板能够更好地嵌合控制板,达到很好的辅助固定作用。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和副座区3下沿设置加强槽5,加强槽5每隔一段特定距离设置一个联通的固定槽6,固定槽6呈长方形,其与整体覆盖式装置下固定支撑部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槽5和固定槽6,有效提高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和副座区3的连接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连接不稳固而导致产品合格率的下降,而且能避免热胀冷缩对加工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表皮覆盖在仪表显示区1、主控区2和副座区3,表皮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表皮的纹理达到每平方厘米占据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八的凹陷纹路。表皮的纹理所占百分比过高会提高对表皮的加工要求,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而百分比削弱胶水的固定能力,保持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二十八的比例能够兼顾生产成本和胶水的固定效果。同时,纹理的存在能够提高表皮的使用寿命,增加质感。

作为优选的,整体覆盖式装置在汽车仪表板的两侧设置固定部7,固定部7采用矩形缺口,每个缺口上设置固定孔8,固定孔8内设置螺纹。通过设置螺纹,进一步增强固定部7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作为优选的,整体覆盖式装置在汽车仪表板的上方设置有加强连接部9,其四周均匀设置有表皮内饰固定的矩形槽10,矩形槽内设置连接孔,用于固定表皮处理。通过设置加强连接部9和矩形槽,进一步提高了与表皮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的,加强连接部9上设置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采用阶梯状圆柱形,定位孔11靠近矩形槽端的直径大于远离矩形槽端的直径。为表皮覆盖加工提供自动化的基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