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7431发布日期:2019-09-13 22: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具体适用于优化贮气筒的固定结构。简化贮气筒的装配。



背景技术:

现有商用车的车架两侧布有油箱、贮气筒、备胎架、电瓶等部件,因车辆布置空间有限,各部件之间比较拥挤,甚至由于空间不足导致有些部件不能安装。汽车用贮气筒普遍采用的是全包式箍带与支架的配合来实现固定安装的。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345795 U,公告日为2018年5月1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贮气筒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纵梁一侧的蓄电池框架,蓄电池框架下部通过束带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并排布置的贮气筒,贮气筒布置方向与车架纵梁方向相同,蓄电池框架侧面安装有四回路保护阀及干燥器。虽然该实用新型能使有效利用布置空间,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该实用新型中固定两个贮气筒需要采用四个焊接支架、两个槽钢支架,整体合件重量大、成本高;焊接支架边缘与箍带接触,存在箍带断裂风险;焊接质量不稳定时,存在支架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固定的贮气筒固定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包括贮气筒,所述贮气筒固定于电瓶框底板上;

所述贮气筒通过至少两根箍带与电瓶框底板相连接,所述箍带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销,所述电瓶框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销与固定孔限位配合。

所述固定孔为长圆孔,所述连接销呈工字形,连接销的一端与箍带限位配合,所述连接销的另一端的销头与固定孔插入配合,所述固定孔的孔宽小于销头的销长。

所述同一根箍带对应的两个固定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贮气筒的半径。

所述箍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所述第一芯轴与第二芯轴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芯轴后与第二芯轴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中的箍带与固定孔限位配合,降低了箍带的断裂风险。因此,本设计固定稳固,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中连接销的结构安装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缩短了安装时间。因此,本设计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贮气筒1、箍带2、连接销21、销头22、第一芯轴23、第二芯轴24、螺栓25、电瓶框底板3、固定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包括贮气筒1,所述贮气筒1固定于电瓶框底板3上;

所述贮气筒1通过至少两根箍带2与电瓶框底板3相连接,所述箍带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销21,所述电瓶框底板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所述连接销21与固定孔31限位配合。

所述固定孔31为长圆孔,所述连接销21呈工字形,连接销21的一端与箍带2限位配合,所述连接销21的另一端的销头22与固定孔31插入配合,所述固定孔31的孔宽小于销头22的销长。

所述同一根箍带2对应的两个固定孔3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贮气筒1的半径。

所述箍带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23和第二芯轴24,所述第一芯轴23与第二芯轴24通过螺栓25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栓25穿过第一芯轴23后与第二芯轴24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所述连接销21呈工字形,一端与箍带2扣紧另一端的销头22穿过固定孔31后旋转90度固定。

实施例1:

一种贮气筒固定结构,包括贮气筒1,所述贮气筒1固定于电瓶框底板3上;所述贮气筒1通过至少两根箍带2与电瓶框底板3相连接,所述箍带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销21,所述电瓶框底板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所述连接销21与固定孔31限位配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固定孔31为长圆孔,所述连接销21呈工字形,连接销21的一端与箍带2限位配合,所述连接销21的另一端的销头22与固定孔31插入配合,所述固定孔31的孔宽小于销头22的销长;所述同一根箍带2对应的两个固定孔3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贮气筒1的半径。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箍带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芯轴23和第二芯轴24,所述第一芯轴23与第二芯轴24通过螺栓25连接为一体,所述螺栓25穿过第一芯轴23后与第二芯轴24螺纹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