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4524发布日期:2020-04-21 22:1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通风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通风格栅。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汽车的空调用吹出口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以及在该壳体内相互并列的多片叶片。全部叶片由1根连杆相互连结。壳体被固定于汽车的仪表板等支承体,连接有送风通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676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出于在规格不同的车辆间使零件通用化等理由,有的情况下,在未搭载向车厢侧吹出空气的空调单元的规格的车辆中设置有不作为送风口来发挥功能的空调用吹出口装置(通风格栅)。在此情况下,若在通风格栅的壳体(格栅主体)内设置有叶片,则乘客有可能误认为在车辆中搭载有空调单元(通风格栅作为送风口来发挥功能)。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风格栅,在该通风格栅被设置于未搭载空调单元的规格的车辆中的情况下,不会使乘客误认为搭载有空调单元,且能够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内的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为被设置于车厢的通风格栅,包括格栅主体和封闭板。格栅主体具有形成室内侧的第1格栅开口的第1开口端和形成室外侧的第2格栅开口的第2开口端,并具有经由第1格栅开口及第2格栅开口而与室内侧及室外侧连通的通道。封闭板在比第1开口端更接近第2开口端的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并将通道封闭。

根据上述构成,在格栅主体的通道未配置叶片,格栅主体的通道由封闭板封闭,因此,乘客不会误认为在车辆中搭载有空调单元。另外,在格栅主体的比第1开口端更靠第2开口端侧,保持有将通道封闭的封闭板,因此,在格栅主体中由封闭板界定出向车厢内侧开口的有底空间。因此,能够将该有底空间利用为例如收纳盒等,能够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内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是,格栅主体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以横跨第2格栅开口的方式从第2开口端的周缘部一体地延伸,在将空调通道向第2开口端连接的情况下,引导第2开口端向空调通道内插入。封闭板一体地具有封闭板主体、止动部、以及多个卡合部,并且形状为以封闭板主体的表面面向室内的姿势插通第1格栅开口从而能够向第2开口端的附近的预定的封闭板安装位置移动。止动部被设置在封闭板主体的背侧,通过与引导部抵接来阻止封闭板向比封闭板安装位置更靠室外侧移动。多个卡合部被设置在封闭板主体的外缘,通过封闭板从第1格栅开口穿过通道并到达封闭板安装位置从而与第2开口端卡合,通过与第2开口端卡合从而阻止封闭板从封闭板安装位置向室内侧移动。通过止动部抵接于引导部、且多个卡合部有第2开口端卡合,从而封闭板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封闭板主体将通道封闭。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设置在封闭板主体的背侧的止动部抵接于引导部,从而阻止封闭板向比封闭板安装位置更靠室外侧移动,通过设置在封闭板主体的外缘的卡合部与第2开口端卡合,从而阻止封闭板从封闭板安装位置向室内侧移动。因此,封闭板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封闭板从格栅主体脱落。

另外,封闭板在第2开口端的附近的预定的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所以能够将由封闭板界定出的向车厢内侧开口的有底空间较大地设定为最大限度,能够更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内的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未搭载空调单元的规格的车辆设置有通风格栅的情况下,不会使乘客误认为搭载有空调单元,并且能够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内的空间。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包括本公开的通风格栅的车辆的车厢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车厢的前部的ii-ii向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通风格栅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4的v-v向视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in表示车宽度方向内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的意思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意思是在面向车辆的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界定出车辆1的车厢2的前方的仪表板10上安装有左右的通风格栅3。仪表板10是被配置于在车厢2的前方且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仪表板横梁6(参照图2)的后方、由树脂形成并跨车厢2的左右地延伸的嵌板,一体地具有:在车厢2的前部竖起的后板部10a;从后板部10a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的上板部10b;以及从后板部10a的左右的两端向前方延伸的左右的侧板部(在图1中仅示出了左侧的侧面部)10c。仪表板10的后板部(以下简称为仪表板)10a具有:驾驶座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的仪表面板11;副驾驶座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的手套箱12;车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中央板13;以及车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侧盖部14等。在仪表面板11上配置速度计、转速计等各种仪表类17。手套箱12是能够在内部容纳驾驶手套等的收纳盒。在中央板13上设置有收音机、空调的操作面板等多个电装零件15等。在中央板13的车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格栅插通孔16,该格栅插通孔16在仪表板10上安装有通风格栅3的状态(以下,称为格栅安装状态)下供通风格栅3插入。左右的侧盖部14被配置在仪表面板11及手套箱12的车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左右的通风格栅3在仪表板10的左右两侧被对称地设置,因为具有几乎同样的构成,所以以下说明左侧的通风格栅3的构造,省略右侧的说明。

如图3~图6所示,通风格栅3为树脂制的通风格栅3,具有格栅主体4、以及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的封闭板5。通风格栅3在格栅安装状态下被以向前下方倾斜的状态安装于仪表板10,在内部区域具有有底空间7,能够容纳小物品等。此外,以下,对于与通风格栅3相关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格栅安装状态下的方向。

格栅主体4为具有室内侧的第1格栅开口20和室外侧的第2格栅开口22的大致矩形筒体状,形成了经由第1格栅开口20及第2格栅开口22而将室内侧及室外侧连通的格栅通道(通道)24。格栅主体4具有界定第1格栅开口20的第1开口端21、以及界定第2格栅开口22的第2开口端23,并被从第2开口端23侧起插入到仪表板10的格栅插通孔(参照图2)16中。

在格栅主体4的第2开口端23侧设置有格栅引导部25,该格栅引导部25以横跨第2格栅开口22的方式从第2开口端23的周缘部一体地延伸,在向第2开口端23连接空调通道(省略图示)的情况下引导第2开口端23向空调通道内插入。格栅引导部25从格栅主体4的第2开口端23的周缘部以向室外侧鼓出的方式跨上下方向地延伸,具有:纵引导部(引导部)26,其将第2开口端23的上端缘和下端缘连结;以及横引导部27,其从格栅主体4的第2开口端23的周缘部以向室外侧鼓出的方式跨车宽度方向地延伸,将第2开口端23的车宽度方向两端缘连结。

在格栅主体4的第1开口端21侧设置有从格栅主体4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的主体肋部28。格栅主体4被从第2开口端23侧起向仪表板10的格栅插通孔16插入,格栅主体4的主体肋部28的室外侧抵接于仪表板10的格栅插通孔16的外周缘部的室内侧,从而被安装于仪表板1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风格栅3的格栅主体4被兼用为包括空调装置(省略图示)的车辆所使用的通风格栅的格栅主体4。在格栅主体4被用于包括空调装置的车辆的情况下,通过格栅引导部25引导第2开口端23向空调通道内插入,从而格栅主体4被连接于空调装置的空调通道。

封闭板5一体地具有:封闭板主体30,其为与格栅主体4的第2格栅开口22大致相同形状的平板构件;左右的纵肋部31,其被设置在封闭板主体30的背面30b并分别跨上下方向地延伸;上下的横肋部(止动部)32,其被设置在封闭板主体30的背面30b并跨车宽度方向地分别延伸;以及多个(在实施方式为4处)卡合爪(卡合部)33,其在封闭板主体30的外缘的车宽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上下2处。封闭板5以封闭板主体30的表面30a面向室内的姿势插通第1格栅开口20从而能够向第2开口端23的附近的封闭板安装位置移动。在封闭板5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的状态(以下,称为封闭板安装状态)下,通过上下的横肋部32和纵引导部26抵接,从而阻止封闭板5向比封闭板安装位置更靠室外侧移动,通过封闭板5从第1格栅开口20穿过格栅通道24并到达封闭板安装位置,从而多个卡合爪33与第2开口端23卡合,阻止封闭板5从封闭板安装位置向室内侧移动。封闭板主体30的背面30b和格栅主体4的第2开口端23在封闭板安装状态下被配置在大致相同平面上。

接下来,说明将对格栅主体4安装封闭板5的情况。

在对格栅主体4安装封闭板5时,在通过将格栅主体4从第2开口端23侧插入到仪表板10的格栅插通孔16从而安装了格栅主体4的状态下,以封闭板主体30的表面30a面向室内的姿势将封闭板5向格栅主体4的第1格栅开口20插入。接下来,使封闭板5移动到封闭板主体30的背面30b被配置在与第2开口端23的端面大致相同平面上的封闭板安装位置。通过格栅主体4的周壁及封闭板5的卡合爪33的变形从而允许封闭板5的移动,在封闭板5移动到了封闭板安装位置时,格栅主体4的周壁及封闭板的卡合爪33的形状恢复,卡合爪33与第2开口端23卡合。对于移动到了封闭板安装位置的封闭板5,通过上下的横肋部32的室外侧的面与纵引导部26的室内侧的面抵接,阻止其向比封闭板安装位置更靠室外侧移动,通过多个卡合爪33的室内侧的面与第2开口端23的端面抵接,阻止其从封闭板安装位置向室内侧移动。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通风格栅3中,在格栅主体4的格栅通道24中未配置叶片,格栅主体4的格栅通道24由封闭板5封闭,因此,乘客不会误认为在车辆1中搭载有空调单元。另外,由于在格栅主体4的第2开口端23侧而不是第1开口端21保持有将通道封闭的封闭板5,因此,在格栅主体4中由封闭板5界定了向室内侧开口的有底空间7。因此,能够将该有底空间7例如利用为收纳盒等,能够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3内的空间。

另外,通过设置在封闭板主体30的背面30b的横肋部32抵接于纵引导部26,从而阻止封闭板5向比封闭板安装位置更靠室外侧移动,并且通过设置在封闭板主体30的外缘的卡合爪33与第2开口端23卡合,从而阻止封闭板5从封闭板安装位置向室内侧移动。因此,封闭板5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封闭板5从格栅主体4脱落。

另外,封闭板5在第2开口端23的附近的预定的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因此,能够将由封闭板5界定的向室内侧开口的有底空间7较大地设定成最大限度,能够更有效地灵活应用通风格栅3内的空间。

另外,在封闭板安装位置,通过卡合爪33的室内侧的面与第2开口端23的端面抵接,上下的横肋部32的室外侧的面与纵引导部26的室内侧的面抵接,从而封闭板5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因此,即使在格栅主体4被固定于车厢2的状态下,也能够将封闭板5从格栅主体4的第1格栅开口(室内侧的开口)20插入,并将封闭板5安装到格栅主体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闭板5为具有卡合在格栅主体4的室外侧的第2开口端23上的卡合爪33、以及与纵引导部26抵接的上下的横肋部32的形状,所以不需要在格栅主体4上设置用于保持封闭板5的特别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构造:通过上下的横肋部32抵接于纵引导部26,且在封闭板主体30的外缘的车宽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上下2处的卡合爪33与第2开口端23卡合,从而封闭板5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封闭板主体30将通道封闭,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构造:分别跨上下方向地延伸的左右的纵肋部抵接于横引导部27,且在封闭板主体30的上端缘及下端缘各设置有左右2处的卡合爪与第2开口端23卡合,从而封闭板5在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封闭板主体30将格栅通道24封闭。

另外,封闭板5在第2开口端23的附近的预定的封闭板安装位置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在比格栅主体4的第1开口端21更靠第2开口端23侧被保持于格栅主体4并将通道封闭即可。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即,基于本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做出的其它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均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申请基于2017年9月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171626),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的通风格栅能够广泛地利用于卡车及其它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2车厢

3通风格栅

4格栅主体

5封闭板

7有底空间

10仪表板

13中央板

16格栅插通孔

20第1格栅开口

21第1开口端

22第2格栅开口

23第2开口端

24格栅通道(通道)

25格栅引导部

26纵引导部(引导部)

27横引导部

28主体肋部

30封闭板主体

30a表面

30b背面

31纵肋部

32横肋部(止动部)

33卡合爪(卡合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