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17319发布日期:2020-12-15 13: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车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目前,电动座椅在车辆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为方便驾驶员上下车,车辆可针对电动座椅配备相应的迎宾功能。一般而言,车辆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与点火开关进行了绑定,当钥匙拧至on档时,电动座椅自动向前向上移动,以调整至行车坐姿位置,当钥匙拧至off档时,电动座椅自动向后向下移动,以方便驾驶员下车。但是,随着无钥匙概念的兴起,将不再有点火开关动作,相应地,现有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供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其中,所述迎宾类型包括上车迎宾类型和下车迎宾类型;

所述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执行信息还包括电源档位切换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所述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所述车辆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所述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由解开状态切换为已系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所述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迎宾类型,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

从所述下车标志位和所述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第一预设值的标志位;

确定所选择的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执行与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第二预设值;

所述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包括: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调节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其中,所述迎宾类型包括上车迎宾类型和下车迎宾类型;

所述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执行信息还包括电源档位切换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所述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所述车辆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所述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由解开状态切换为已系状态;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所述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所述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前,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所述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下车标志位和所述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第一预设值的标志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选择的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执行与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后,将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第二预设值;

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与所述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车辆可以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与安全带状态、车门状态、车辆档位、座椅感应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相关联,这样,即使没有钥匙触发,车辆也能够实现座椅的智能迎宾,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能够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例如适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卡片、指纹、人脸、声纹等控制车辆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车辆(例如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其中,迎宾类型包括上车迎宾类型和下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这里,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车辆的安全带在已系状态和解开状态间切换的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车辆的车门(例如主驾车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的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车辆档位在停车档位(即p档)和非停车档位(即非p档)间切换的信息;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车辆的座椅在占用感应状态(该状态可以对应驾驶员坐在座椅上的情况)和非占用感应状态间切换的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车辆具有迎宾功能,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座椅均为电动座椅。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101之前,可以确定迎宾类型,以便于在步骤101中,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或者,在步骤101中,可以根据监测到的迎宾执行信息,确定迎宾类型,再执行与所确定的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方案,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均以在步骤101之前确定迎宾类型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确定出迎宾类型之后,如果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其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可以为:将车辆的座椅向前向上移动至方便驾驶员驾驶的位置;如果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其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可以为:将车辆的座椅向后向下移动至方便驾驶员下车的位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车辆可以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与安全带状态、车门状态、车辆档位、座椅感应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相关联,这样,即使没有钥匙触发,车辆也能够实现座椅的智能迎宾,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能够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例如适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卡片、指纹、人脸、声纹等控制车辆的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执行信息还包括电源档位切换信息。

这里,电源档位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车辆的电源在on档和off档间切换的信息。

一般而言,如图2所示,车辆可以包括座椅控制器(seatcontrolunit,scu)201、电子转向柱锁(electronicsteeringcolumnlock,escl)202、车身控制器(bodycontrolmodule,bcm)203、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irbagcontrolunit,acu)204和压力感应器件(图中未示出,其可以设置于座椅处)。其中,电子转向柱锁202、车身控制器203、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04、压力感应器件与座椅控制器201之间均可以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总线进行通信。

实际工作时,车身控制器203可以向座椅控制器201发送车辆电源模式和车门开闭情况,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04可以向座椅控制器201发送安全带解闭情况,电子转向柱锁202可以向座椅控制器201发送车辆档位信号,压力感应器件可以向座椅控制器201发送感应到的压力。这样,根据来自车身控制器203的信息,座椅控制器201可以进行电源档位切换信息和车门状态切换信息的监测;根据来自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04的信息,座椅控制器201可以进行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的监测;根据来自电子转向柱锁202的信息,座椅控制器201可以进行车辆档位切换信息的监测;根据来自压力感应器件的信息,座椅控制器201可以进行车辆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的监测。这里,在压力感应器件感应到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可以认为驾驶员坐在座椅上,那么,车辆的座椅可以认为是占用感应状态;否则,可以认为车辆的座椅为非占用感应状态。

之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车辆可以输出桥驱信号给座椅水平调节电机211和座椅垂直调节电机212,以通过座椅水平调节电机211和座椅垂直调节电机212的驱动作用,调节座椅的位置,从而实现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不仅可以与安全带状态、车门状态、车辆档位、座椅感应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相关联,还可以与电源档位相关联,这样,本公开的实施例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车辆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当驾驶员需要下车时,在离开座椅之前,驾驶员需要执行的操作通常包括: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关闭电源。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于当前的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的情况,在车辆的安全带由未解开变为解开时,或者,在安全带已解开,且车门由关闭变为打开时,或者,在安全带已解开,车门已打开,且电源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或者,在电源关闭,且车门由关闭变为打开时,可以认为驾驶员的意图为下车,那么,车辆可以执行下车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以方便驾驶者下车。

当然,迎宾执行信息所表征的信息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举例而言,迎宾执行信息也可以用于表征:

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于安全带状态、车门状态、电源档位等因素,能够非常便捷可靠地识别出需要调节座椅,以方便用户下车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解开状态切换为已系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可以理解的是,当驾驶员需要在上车后驾驶车辆时,驾驶员需要执行的操作通常包括:坐上座椅、系上安全带、打开电源,将车辆档位切换为非p档。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于当前的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的情况,在车辆的安全带由未系变为已系时,或者,在安全带已系,且电源由off档切换为on档时,或者,在安全带已系,电源为on档,且车辆由p档切换为非p档,或者,在座椅被占用,且电源由off档切换为on档时,或者,在座椅被占用,电源为on档,且车辆由p档切换为非p档时,可以认为驾驶员的意图为上车进行驾驶,那么,车辆执行上车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以方便驾驶员后续的驾驶。

当然,迎宾执行信息所表征的信息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举例而言,迎宾执行信息也可以用于表征:

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于安全带状态、电源档位、车辆档位、座椅感应状态等因素,能够非常便捷可靠地识别出需要调节座椅,以方便用户上车驾驶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车辆的迎宾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以及车辆是否为p档。

如果车辆未处于静止状态,和/或车辆为非p档,例如车辆正在道路上进行行驶,这时,一旦车辆的座椅位置发生调整,则有可能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严重时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这些情况下,车辆无需确定迎宾类型,也不需要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如果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档位为p档,车辆可以确定迎宾类型,以便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相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从而方便驾驶员上车驾驶或者下车。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仅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对驾驶员的驾驶操作造成影响,以保证行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迎宾类型,包括:

获取车辆的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

从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第一预设值的标志位;

确定所选择的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

一般而言,车辆的驾驶标志位有0和1两种可能,下车标志位也有0和1两种可能,并且,驾驶标志位和下车标志位的数值通常是不同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驾驶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可以为上车迎宾类型,下车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可以为下车迎宾类型,第一预设值具体可以为0。

具体实施时,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为p档的情况下,在获取到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之后,车辆可以从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0的标志位。

假设当前为0的标志位是下车标志位,那么,驾驶标志位当前为1,这样,可以认为驾驶员当前位于车内,驾驶员的意图为下车,这种情况下,车辆确定的迎宾类型可以为与下车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即下车迎宾类型。

假设当前为0的标志位是驾驶标志位,那么,下车标志位当前为1,这样,可以认为驾驶员当前未位于车内,驾驶员的意图为上车进行驾驶,这种情况下,车辆确定的迎宾类型可以为与驾驶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即上车迎宾类型。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能够非常便捷地确定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迎宾类型,从而使得座椅按照驾驶员的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第二预设值;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包括: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为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这里,第二预设值可以为1。

一般而言,当驾驶员需要下车时,驾驶员可以依次执行关闭电源、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以及离开座椅的操作。这样,在短时间内,会出现车辆多次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如果每次都执行向后向下移动座椅的操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次向后向下移动座椅之后,车辆可以将下车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1,这样,即使在短时间内再次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车辆也不会再次执行向后向下移动座椅的操作。

可见,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每次迎宾时,座椅仅需要移动一次,而无需进行多次移动。

下面结合图3,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可以先判断迎宾功能开启,车辆静止,且车辆为p档是否均满足。

如果迎宾功能开启,车辆静止,且车辆为p档中的至少一者不满足,可以重新判断迎宾功能开启,车辆静止,且车辆为p档是否均满足。如果迎宾功能开启,车辆静止,且车辆为p档均满足,可以判断车辆的下车标志位是否为0,驾驶标志位是否为1。

如果下车标志位为0,驾驶标志位为1,可以确定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那么进入下车迎宾的处理逻辑;如果下车标志位为1,驾驶标志位为0,可以确定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那么进入上车迎宾类型的处理逻辑。

具体地,在下车迎宾类型的处理逻辑中,可以进行的检测有:安全带已系的情况下,安全带是否由已系变为解开;安全带未系的情况下,车门是否关闭;安全带已系,车门关闭的情况下,车门是否由关闭变为打开;安全带已系,车门打开的情况下,电源是否由on档变为off档。如果这些检测中的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是,可以判断下车标志位是否为0,很显然,下车标志位此时确实为0,那么,车辆可以在记忆座椅位置后,将座椅向后退50毫米,并将座椅下降到底。之后,车辆可以将下车标志位置1,并将驾驶标志位置0。通过下车迎宾类型的处理逻辑,可以实现舒适下车功能。

在上车迎宾类型的处理逻辑中,可以进行的检测有:安全带未系的情况下,安全带是否由未系变为已系;安全带已系的情况下,电源是否为off档;安全带已系,电源为off档的情况下,电源是否由off档变为on档;安全带已系,电源为on档的情况情况下,车辆是否由p档变为非p档。如果这些检测中的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是,可以判断驾驶标志位是否为0,很显示,驾驶标志位此时确实为0,那么,车辆可以将座椅向前移动50毫米,并将座椅向上移动。之后,车辆可以将下车标志位置0,并驾驶标志位置1。通过上车迎宾类型的处理逻辑,可以实现舒适驾驶。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能够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例如适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卡片、指纹、人脸、声纹等控制车辆的场景。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座椅调节装置400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车辆座椅调节装置400应用于车辆,车辆座椅调节装置400包括:

执行模块401,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其中,迎宾类型包括上车迎宾类型和下车迎宾类型;

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执行信息还包括电源档位切换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车辆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解开状态切换为已系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座椅调节装置400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前,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

选择单元,用于从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第一预设值的标志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选择的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座椅调节装置400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后,将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第二预设值;

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执行单元,用于在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为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能够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的场景,例如适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卡片、指纹、人脸、声纹等控制车辆的场景。

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车辆500包括:处理器501、收发机502、存储器503、用户接口504和总线接口。

处理器501,用于读取存储器5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其中,迎宾类型包括上车迎宾类型和下车迎宾类型;

迎宾执行信息包括安全带状态切换信息、车门状态切换信息、车辆档位切换信息和座椅感应状态切换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5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03可以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执行信息还包括电源档位切换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下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已系状态切换为解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解开状态,车辆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档位;

或者,

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关闭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类型为上车迎宾类型;迎宾执行信息用于表征:

车辆的安全带由解开状态切换为已系状态;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安全带处于已系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电源档位由关闭档位切换为开启档位;

或者,

车辆的座椅处于占用感应状态,车辆的电源档位处于开启档位的情况下,车辆的车辆档位由停车档位切换为非停车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还用于: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前,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置于停车档位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获取车辆的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

从下车标志位和驾驶标志位中,选择为第一预设值的标志位;

确定所选择的标志位对应的迎宾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1,还用于:

在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之后,将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更新为第二预设值;

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迎宾执行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迎宾类型对应的标志位为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执行与迎宾类型对应的车辆座椅调节操作。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迎宾功能的控制逻辑,从而能够适用于无钥匙控制车辆500的场景,例如适用于基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卡片、指纹、人脸、声纹等控制车辆500的场景。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3,存储在存储器50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座椅调节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上述车辆座椅调节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