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4892发布日期:2019-09-21 02:13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汽车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杯架是一种供驾驶者及乘客放置水杯用的杯架,通常设置在汽车驾驶室的中控区域;通过塑料材料制作的杯槽及弹性定位支架将水杯固定在杯槽内,便于驾驶者及乘客存取水杯;现有的汽车杯架只能为水杯提供固定支撑作用,因此功能性单一;此外,尤其车内空气流通性较差,因此当使用者在汽车杯架内放置含有高温液体的水杯时,其在汽车内的自然冷却时间也会较长,因此不利于使用者的饮用效率;同时由于汽车杯架的杯槽内通常设为密封,因此水杯的散热效率也会降低;另外,在冬季时由于气温较低,现有的汽车杯架没有能够对水杯进行保温或加热的装置,因此使用者放置在汽车杯架内的水杯会迅速冷却,从而不利于水杯在低温环境中的保温,影响使用者的饮用;综上所述,因此存在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通过在汽车杯架底部设置空气流通腔,从而使得放置在汽车杯架内的水杯能够快速散热,提高使用者饮用热水的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液化吸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水杯散热效率;此外,在冬季时能够通过引导汽车发动机余热产生的高温气体对水杯底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够减少水温热量的散失,为水杯提供保温处理,便于使用者在低温饮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它包括杯架模块及换热模块;所述杯架模块包括杯槽,所述杯槽设为锥型,所述杯槽的上部直径尺寸大于下部直径尺寸;所述杯槽内设有弹簧片材料制作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等距分布在所述杯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杯槽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杯槽的下端设有排气腔,所述杯槽底部开口与所述排气腔联通;所述排气腔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联通,所述排气腔的排气端通过气管联通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气腔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气阀,所述换向气阀使用三通阀,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与外界空气联通,第二进气端与汽车发动机排气端联通,所述换向气阀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腔的进气端联通,所述换向气阀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安装在所述杯槽的正下方;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储水圈,所述储水圈使用吸水海绵,所述储水圈设为环形;所述储水圈设置在所述杯槽的开口处,所述储水圈的轴心与所述杯槽的轴心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杯槽底部设置有旋转模块,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排气腔内底面上,所述定位板设在所述杯槽开口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板轴心设置有竖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旋转装配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设为圆饼状;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对称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旋转板的外环面上设有等距分布的竖直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圈内环面上设置有弹性橡胶材料制作的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杯槽的侧壁设有金属片材料制作的液化层,所述液化层的下端与所述储水圈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水杯放置在所述杯槽内,水杯的底部与所述换热模块接触并在所述定位支架的作用下固定;当水杯内为热水时,所述温控开关检测到水温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打开,第二进气端关闭;此使外界的空气随汽车的行驶进入所述排气腔内,从而作用在水杯的侧壁,将水杯中的热量循环吸收并排出至车外,从而达到自动降温的作用,提高使用者饮用热水的效率;此外,当外界较高温度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腔时,汽车内部在打开制冷空调的情况下,车内外的温度会形成较大温差,因此在所述杯槽壁上会产生气体液化现象,当液化水沿着所述杯槽壁下落至所述储水圈内时被所述储水圈吸收,所述储水圈在气流的作用下加快吸收水杯中的热量,进一步提高了水杯的散热作用,从而加快水杯冷却效率;当水杯内为冷水时,所述温控开关检测到水温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关闭,第二进气端打开;此使由汽车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带有热量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腔内,作用于水杯的侧壁,从而持续对水杯产生保温加热作用,从而提高使用者饮用冷水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加热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制冷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中实施例所示,该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是一种通过在汽车杯架底部设置空气流通腔,从而使得放置在汽车杯架内的水杯能够快速散热,提高使用者饮用热水的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液化吸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水杯散热效率;此外,在冬季时能够通过引导汽车发动机余热产生的高温气体对水杯底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够减少水温热量的散失,为水杯提供保温处理,便于使用者在低温饮用的装置,它包括杯架模块1及换热模块2;所述杯架模块1包括杯槽,所述杯槽设为锥型,所述杯槽的上部直径尺寸大于下部直径尺寸;所述杯槽内设有弹簧片材料制作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等距分布在所述杯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杯槽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杯槽的下端设有排气腔11,所述杯槽底部开口与所述排气腔11联通;所述排气腔11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联通,所述排气腔11的排气端通过气管联通至汽车外部;所述排气腔11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气阀,所述换向气阀使用三通阀,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与外界空气联通,第二进气端与汽车发动机排气端联通,所述换向气阀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腔11的进气端联通,所述换向气阀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安装在所述杯槽的正下方;所述换热模块2包括储水圈21,所述储水圈21使用吸水海绵,所述储水圈21设为环形;所述储水圈21设置在所述杯槽的开口处,所述储水圈21的轴心与所述杯槽的轴心一致。

该自动温度调节汽车杯架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水杯3放置在所述杯槽内,水杯3的底部与所述换热模块2接触并在所述定位支架的作用下固定;当水杯3内为热水时,所述温控开关检测到水温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打开,第二进气端关闭;此使外界的空气随汽车的行驶进入所述排气腔11内,从而作用在水杯3的侧壁,将水杯3中的热量循环吸收并排出至车外,从而达到自动降温的作用,提高使用者饮用热水的效率;此外,当外界较高温度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腔11时,汽车内部在打开制冷空调的情况下,车内外的温度会形成较大温差,因此在所述杯槽壁上会产生气体液化现象,当液化水沿着所述杯槽壁下落至所述储水圈21内时被所述储水圈21吸收,所述储水圈21在气流的作用下加快吸收水杯3中的热量,进一步提高了水杯3的散热作用,从而加快水杯3冷却效率;当水杯3内为冷水时,所述温控开关检测到水温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所述换向气阀的第一进气端关闭,第二进气端打开;此使由汽车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带有热量的气体进入所述排气腔11内,作用于水杯3的侧壁,从而持续对水杯3产生保温加热作用,从而提高使用者饮用冷水的效率。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杯槽底部设置有旋转模块12,所述旋转模块12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排气腔11内底面上,所述定位板设在所述杯槽开口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板轴心设置有竖直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旋转装配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设为圆饼状;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有对称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旋转板的外环面上设有等距分布的竖直叶片。当所述水杯3在进行散热或保温操作时,所述旋转板上的叶片在气流作用下使得所述旋转板旋转,从而带动水杯3旋转,从而能够均匀的对水杯3进行散热或保温作用,同时也能加快水杯3中液体冷热层的混合,进一步提高水杯3散热或保温效果。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储水圈21内环面上设置有弹性橡胶材料制作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避免所述排气腔11内的气体进入汽车内部。

如图3所示,所述杯槽的侧壁设有金属片材料制作的液化层,所述液化层的下端与所述储水圈21接触。所述液化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气体的液化效率,从而提高水杯3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