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5400发布日期:2020-02-08 06:2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汽车轮眉。



背景技术:

汽车轮眉是车身轮毂钣金的包覆件,其通常与侧围钣金、前保险杠、后保险杠等零部件搭接。轮眉有装饰作用,包括本体和支架,本体固定在支架上,本体可进行多种颜色喷漆,提高汽车的档次,满足驾驶者的个性化要求。同时,轮眉同样符合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要求,具有减小风阻系数的作用,还能防止剐蹭。

现有技术中,汽车轮眉的本体与支架一般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胶带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水和异物易渗入本体和支架之间,导致本体和支架松动、异响,甚至脱落,影响汽车外观并增加安全风险和汽车行驶的能耗。此外,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常规卡扣,用以将支架与侧围钣金、前保险杠、后保险杠等对手件上相匹配的卡孔连接,卡接后,卡扣与车身钣金件之间接触往往为线接触,接触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卡扣松动,影响轮眉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眉本体和支架不脱落、安装牢固的汽车轮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轮眉,包括轮眉本体和支架,所述的支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轮眉本体上,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卡扣单元和多个第二卡扣单元;每个所述的第一卡扣单元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包括锚状的锥形导向端,所述的车身侧围钣金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锥形导向端相适配的第一卡孔,所述的锥形导向端的底端一体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孔的孔壁相适配的薄壁部,每个所述的第二卡扣单元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二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孔,轮眉装配后,所述的锥形导向端卡入所述的第一卡孔内,所述的薄壁部与所述的第一卡孔的孔壁面接触,所述的第二卡扣卡入所述的第二卡孔内。

本汽车轮眉的轮眉本体与支架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可使两者牢固连接,保证轮眉本体和支架不脱落,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异响。本汽车轮眉通过多个第一卡扣单元将支架卡接在车身侧围钣金上,通过多个第二卡扣单元将支架卡接在汽车保险杠上,且第一卡扣装配后,其薄壁部与车身侧围钣金为面接触,可使第一卡扣在车身侧围钣金上装配牢固、可靠,有效避免第一卡扣的松动,确保轮眉安装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锥形导向端包括第一连接柱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两侧的两片弹性卡片,所述的两片弹性卡片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两片弹性卡片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一体连接设置,所述的两片弹性卡片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的薄壁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的支架相连。上述锥形导向端的结构设计简单,该锥形导向端卡入第一卡孔后,依靠两片弹性卡片的弹性张力使第一卡扣牢固卡接在车身侧围钣金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一体连接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的第一限位板的底端经第二连接柱一体连接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的支架上一体设置有箱式的第一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开口和一侧侧壁开口,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开口和一侧侧壁的开口相导通,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长度,所述的第二连接柱的宽度与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开口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隙的高度与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壁厚相适配,第二卡扣装配时,将第二限位板和第二连接柱分别经由第一底座的侧壁的开口和顶壁的开口插入第一底座内,使第一底座的顶壁限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同时第二连接柱限位于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开口内,第一卡扣装配后,锥形导向端从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开口伸出,第一限位板的上表面与车身侧围钣金接触。采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设计,方便第一卡扣在支架上的安装,并可实现对第一卡扣的可靠限位,确保第一卡扣的卡接使用效果。同时,第一限位板可有效隔离车身侧围钣金和车身塑料件,避免两者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为两侧上翘的弧形板,所述的第二限位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第一限位板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壁厚。采用该两侧上翘的弧形板作为第二限位板,可增大装配后第二限位板对第一底座的顶壁的压紧力,即使第一底座存在尺寸精度的偏差或变形,第二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板也能牢固压紧第一底座的顶壁,从而将第一卡扣牢固地安装在第一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包括一体设置且上下间隔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的上板与所述的下板之间经若干第三连接柱相连。采用上下间隔的上板和下板的设计,可减小第一限位板的壁厚,防止产生缩印。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板为圆板,所述的下板包括一体设置的呈十字交叉的横板和纵板,所述的第一底座的顶壁的上表面固设有四个限位台,第一卡扣装配后,所述的四个限位台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板的四角,所述的横板和所述的纵板分别由所述的四个限位台进行纵向和横向限位。通过四个限位台对装配后的第一限位板进行限位,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卡扣为双脚卡扣,所述的支架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二卡扣一体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底座上,所述的第二卡扣的两个卡脚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的卡钩的外侧面设有斜导向面。卡钩上的斜导向面对第二卡扣卡入第二卡孔起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底座上一体设置有导向片,所述的导向片直立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卡扣的一侧,所述的导向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的第二卡扣的高度,所述的导向片的厚度自其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导向片相适配的第三卡孔。导向片对第二卡扣的安装起导向作用。轮眉装配时,导向片首先插入第三卡孔,导向片插入一定深度后,第二卡扣才插入第二卡孔。该导向片可同时起到导向和防错安装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的上端和下端一体设置有向后伸的凸棱,从而在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形成凹槽,所述的支架上间隔设置有凸向所述的轮眉本体的多个凸台,所述的多个凸台的前凸面分别与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贴合,所述的多个凸台分别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凹槽内。多个凸台可增大支架与轮眉本体的接触面积,使两者紧密连接。凸棱及凹槽的设计,可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防止杂物进入轮眉本体和支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上一体间隔设置有多块径向定位块,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的上端设置有斜面,所述的斜面和所述的轮眉本体的背面的上端凸棱上粘贴有胶带。多块径向定位块起径向定位作用,保证支架与轮眉本体之间的配合间隙一致。胶带可起到进一步的连接、密封和防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公开的汽车轮眉,其轮眉本体与支架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可使两者牢固连接,保证轮眉本体和支架不脱落,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异响。本汽车轮眉通过多个第一卡扣单元将支架卡接在车身侧围钣金上,通过多个第二卡扣单元将支架卡接在汽车保险杠上,且第一卡扣装配后,其薄壁部与车身侧围钣金为面接触,可使第一卡扣在车身侧围钣金上装配牢固、可靠,有效避免第一卡扣的松动,确保轮眉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汽车轮眉背面的外观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汽车轮眉背面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7为图4中c-c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的外观图;

图9为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第一卡扣装配后效果示意简图;

图11为实施例中轮眉装配后效果图;

图12为图11中ii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的汽车轮眉,如图所示,包括轮眉本体1和支架2,轮眉本体1和支架2均由pp+epdm-td30材料制成,轮眉本体1的背面的上端和下端一体设置有向后伸的凸棱11和12,从而在轮眉本体1的背面形成凹槽13,支架2上间隔设置有凸向轮眉本体1的14个凸台21,14个凸台21的前凸面分别与轮眉本体1的背面贴合,14个凸台21分别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轮眉本体1的背面凹槽13内;支架2上一体间隔设置有多块径向定位块22,轮眉本体1的背面的上端设置有斜面14,斜面14和轮眉本体1的背面的上端凸棱11上粘贴有胶带3;支架2上安装有8个第一卡扣单元和5个第二卡扣单元,8个第一卡扣单元用于将支架2卡接在车身侧围钣金6上,5个第二卡扣单元用于将支架2卡接在汽车保险杠7上;每个第一卡扣单元包括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包括锚状的锥形导向端41,车身侧围钣金6上开设有与锥形导向端41相适配的第一卡孔61,锥形导向端41的底端一体设置有与第一卡孔61的孔壁相适配的薄壁部42,每个第二卡扣单元包括第二卡扣5,汽车保险杠7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扣5相适配的第二卡孔71,轮眉装配后,锥形导向端41卡入第一卡孔61内,薄壁部42与第一卡孔61的孔壁面接触,第二卡扣5卡入第二卡孔71内。

实施例1中,锥形导向端41包括第一连接柱43和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柱43两侧的两片弹性卡片44,两片弹性卡片4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片弹性卡片44的顶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柱43的顶端一体连接设置,两片弹性卡片44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薄壁部42,第一连接柱43的底端与支架2相连。

实施例1中,第一连接柱43的底端一体连接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5,第一限位板45的底端经第二连接柱46一体连接设置有第二限位板47,支架2上一体设置有箱式的第一底座23,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开口和一侧侧壁25开口,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开口和一侧侧壁25的开口相导通,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开口的长度小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长度,第二连接柱46的宽度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开口的宽度相适配,第一限位板45与第二限位板47之间的间隙的高度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壁厚相适配。第二卡扣5装配时,将第二限位板47和第二连接柱46分别经由第一底座23的侧壁的开口和顶壁24的开口插入第一底座23内,使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限位于第一限位板45和第二限位板47之间,同时第二连接柱46限位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开口内,第一卡扣装配后,锥形导向端41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开口伸出,第一限位板45的上表面与车身侧围钣金6接触。

实施例2的汽车轮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第二限位板47为两侧上翘的弧形板,第二限位板47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45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壁厚。第一卡扣装配后,第一限位板45和第二限位板47牢固压紧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将第一卡扣牢固地安装在第一底座23上。

实施例3的汽车轮眉,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第一限位板45包括一体设置且上下间隔的上板48和下板49,上板48与下板49之间经若干第三连接柱40相连。本实施例中,上板48为圆板,下板49包括一体设置的呈十字交叉的横板491和纵板492,第一底座23的顶壁24的上表面固设有4个限位台26,第一卡扣装配后,4个限位台26分别位于下板49的四角,横板491和纵板492分别由4个限位台26进行纵向和横向限位。

实施例4的汽车轮眉,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第二卡扣5为双脚卡扣,支架2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底座27,第二卡扣5一体设置在第二底座27上,第二卡扣5的两个卡脚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卡钩51,卡钩51的外侧面设有斜导向面52;第二底座27上一体设置有导向片28,导向片28直立设置在第二卡扣5的一侧,导向片28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扣5的高度,导向片28的厚度自其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汽车保险杠7上开设有与导向片28相适配的第三卡孔72。轮眉装配时,导向片28首先插入第三卡孔72,导向片28插入一定深度后,第二卡扣5才插入第二卡孔71。该导向片28可同时起到导向和防错安装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