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后排座椅释放把手的软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6770发布日期:2021-06-04 11:3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后排座椅释放把手的软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软装饰件附接到后排座椅释放把手装置的装置。
2.背景
3.后排座椅释放把手用于将座椅靠背从固定位置释放,以允许座椅靠背向前枢转,从而提供通往后排座椅后面的区域,例如行李箱或掀背车存放区域(hatchback storage area)。应用于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的软装饰件在释放把手的壳体上提供了平滑的覆盖。有限的空间可用于将软装饰件附接到壳体,因此装饰件和用于附接软装饰件的其他元件不会干扰释放把手的操作。有限的包装空间可用于以完全隐藏的方式接收附件硬件。
4.本公开涉及解决以上问题以及下面所概述的其他问题。
5.概述
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壳体和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的软装饰件附接组件。该软装饰件附接组件包括软装饰材料段和线(wire),该线具有中心部分和从中心部分同轴且向外延伸的右翻折端和左翻折端(right and left reversely turned ends)。软装饰材料段在中心部分上被卷边。右翻折端和左翻折端分别附接到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靠背的释放把手组件。释放把手组件包括壳体、附接到壳体的边框(bezel)和释放把手,该释放把手枢转地附接到枢轴销,该枢轴销固定到壳体。释放把手设有座椅靠背闩锁。具有中心部分的线适于组装到壳体的前端。该线具有在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上横向向外延伸的右端和左端。该右端和左端固定到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软装饰件段在线的中心部分上卷边,以用线将软装饰件部分连接到壳体。
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座椅靠背和释放把手组件。座椅靠背被组装到交通工具,以在直立位置和向下折叠位置之间枢转。释放把手组件附接到座椅靠背,并具有后端和前端。释放把手组件包括壳体、附接到壳体的边框和释放把手,该释放把手枢转地附接到枢轴销,该枢轴销固定到壳体。释放把手设有座椅靠背闩锁。具有中心部分的线适于组装到壳体的前端。线具有从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横向向外延伸的右端和左端。该右端和左端被接纳在由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限定的狭槽中。软装饰件部分在线的中心部分上被卷边并通过线连接到壳体。
9.根据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可以提供某些可选的特征。软装饰件附接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钩,该钩设置在壳体的右横向侧上和壳体的左横向侧上,其中钩将软装饰材料的右侧边缘部分和左侧边缘部分保持在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上。中心部分可以被接纳在由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限定的狭槽中,并且右翻折端和左翻折端可以从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横向向外延伸。软装饰件附接组件还可以包括边框,该边框组装到壳体并位于软装饰材料上方。软装饰件释放把手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释放把手,该释放把手枢转地附接到壳体的右横向侧和左横向侧。座椅靠背闩锁可以连接到释放把手,该释放把手适于将座椅靠背可拆卸地固定到闩锁锁扣(latch striker),该闩锁锁扣设置在交通工具上。
10.本公开的以上方面和其他方面将在下文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11.图1是座椅靠背的局部透视图,包括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制造的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
12.图2是座椅靠背的局部透视图,包括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的壳体和线保持器。
13.图3是座椅靠背的局部透视图,包括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的壳体,具有线保持器和一段围绕线保持器卷边的软装饰材料。
14.图4是图1中示出的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的左侧透视图/顶部透视图。
15.图5是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的前透视图/侧面透视图,其中边框被移除,并且包括附接到交通工具的闩锁和锁扣的图示。
16.图6是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17.图7是保持器线的正视图,其中一段软装饰材料在保持器线的中心部分上卷边。
18.图8是壳体的透视图,示出了软装饰材料附接到壳体的侧面上的钩。
19.详细描述
20.参考附图公开了所图示的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旨在仅仅是可以以各种各样的且可选择的形式实施的示例。附图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且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缩小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所公开的特定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并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所公开的构思的代表性基础。
21.参考图1,座椅靠背10被部分地示出,其包括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包括把手14,把手14被升高以将座椅靠背10从交通工具的位于座椅后面的座椅支撑结构释放。边框16组装到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以覆盖装饰材料的边缘(图1中未示出),其中这些边缘附接到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
22.参考图2和3,座椅靠背10被示出为具有附接到座椅靠背10的壳体18。在图2中,软装饰材料未示出,以更好地观察将软装饰材料固定到壳体18的底端的线保持器20。在图3中,座椅靠背10被显示为壳体18附接到座椅靠背10,且软装饰材料22被显示为在保持器线上卷边,并且软装饰材料22的横向相邻的边缘附接到壳体18的侧面。
23.参考图4和图5,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在图4中以左侧/顶部透视图示出且在图5中以前部/侧部透视图示出。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包括壳体18、边框16和把手14。保持器线20被组装到由壳体18限定的凹口24。侧面26限定开口28,开口28被设置成将软装饰材料22的横向边缘固定到壳体。夹子、紧固件或钩(图4和5中未示出)可用于将软装饰材料22连接到壳体18中的开口28。线保持器20在从壳体18的侧面26横向向外延伸的相对的右端和左端上具有两个翻折端30。
24.这里使用的术语横向(lateral)指的是横穿汽车的方向(cross-car direction),顶部指的是座椅靠背10的上部部分,并且底部指的是位于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下方的座椅靠背10的前表面。
25.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包括闩锁32或附接到闩锁32,闩锁32与锁扣(striker)34配合,锁扣34又锚定到交通工具36。交通工具36在座椅后面和下面提供座椅支撑结构,这
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
26.参考图6,座椅靠背释放把手组件12被示出为主要部件彼此分解开,以更好地看到各个部件的结构及它们与其他部件的关系。在软装饰材料22通过保持器线20和夹子(该夹子将软装饰材料紧固到壳体18的侧面26)附接到壳体18之后,把手14、边框16和壳体18组装在一起。边框16覆盖壳体和软装饰材料22的边缘,以提供平滑、精致的外观。
27.把手14可以通过枢轴销38枢转地附接到壳体18。当需要释放座椅靠背10以提供通往后排座椅后面的区域的通道时,把手14被抓住并在向前方向上拉动,从而将闩锁32从锁扣34释放。然后,座椅靠背10可以在座椅底座(未示出)上枢转。座椅靠背后面的区域可以是存储区域、行李箱空间或掀背式后门(hatchback tailgate)下面的存储区域。弹簧40组装到凸台42,凸台42限定了接纳枢轴销38的开口44。
28.边框16上设有钩46或用于附接到软装饰材料的夹子的插孔(receptacles)。穿过壳体18的侧面26中的开口28可以接近钩46。
29.参考图7,保持器线20被示出为软装饰材料22在保持器线20的中心部分上卷边。保持器线的翻折端30防止软装饰材料从保持器线20上滑落,并在组装后将保持器线固定到壳体18。示出了缝接线48,其将软装饰材料22形成为围绕保持器线20的卷边(hem)。
30.参考图8,示出了壳体10的内侧,其中一部分软装饰材料22附接有夹子50,夹子50将软装饰材料22固定到壳体18的侧面26。保持器线20示出为将软装饰材料22固定到壳体18的底部。
31.上述实施例是并未对本公开的所有可能形式都进行描述的特定示例。图示实施例的特征可以被组合以形成所公开构思的另外的实施例。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比具体公开的实施例更宽,并且还包括对所图示实施例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