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驱动系统及侧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6192发布日期:2019-12-17 21: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翻车驱动系统及侧翻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车驱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翻车驱动系统及侧翻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铁路货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各样的专用车得到广泛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侧翻车主要用于满足矿石及石砟等的运输业务,具有自动卸货、卸货效率高的特点。侧翻车的运用,大大改善了矿石运输以及新建线路、线路维护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成本,为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该车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较高。侧翻车现有的翻车驱动系统主要有两种控制型式:一种是气缸驱动,即车辆的倾翻动作依靠车厢两侧的气缸完成,该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倾翻不稳定,存在整个车厢翻扣的现象;另一种是液压驱动,即车辆的倾翻动作依靠车厢两侧的液压油缸完成,该种方式车辆倾翻稳定,但卸货效率较低。因此,现有的翻车驱动系统存在翻车稳定性与翻车效率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车驱动系统及侧翻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翻车驱动系统的翻车稳定性与翻车效率不能兼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车驱动系统,包括:气动液压泵、液压缸、蓄能器和压缩气源,压缩气源与气动液压泵连接以为气动液压泵提供动力,气动液压泵与蓄能器和液压缸均连接,气动液压泵能够向蓄能器供油以使蓄能器蓄能,液压缸可伸缩以驱动车厢倾翻,气动液压泵和蓄能器能够同时向液压缸供油以驱动液压缸伸长。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蓄能器内的压力,翻车驱动系统具有卸货状态和准备状态,翻车驱动系统处于准备状态时,若蓄能器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气动液压泵向蓄能器供油,若蓄能器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气动液压泵停止向蓄能器供油;翻车驱动系统处于卸货状态时,气动液压泵和蓄能器同时向液压缸供油。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气动液压泵与压缩气源的通断。

进一步地,液压缸为多个,多个液压缸分为多个驱动组,每个驱动组中具有至少两个液压缸,每个驱动组均独立控制,每个驱动组中的液压缸同步动作。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气动控制部,与压缩气源连接,气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液压缸和/或气动液压泵工作。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手动控制部,与液压缸连接,手动控制部用于手动控制液压缸工作。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油箱,气动液压泵和液压缸均与油箱连接。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风缸,设置在压缩气源和气动液压泵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泄压阀,与蓄能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侧翻车,包括底盘、车厢和翻车驱动系统,车厢和翻车驱动系统均设置在底盘上,翻车驱动系统的液压缸与车厢连接,液压缸用于驱动车厢侧翻,翻车驱动系统为上述提供的翻车驱动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翻车驱动系统中设置气动液压泵、液压缸、蓄能器和压缩气源,由于采用液压缸驱动车厢倾翻,因此可保证车厢翻车时的稳定性,而且,在翻车时通过气动液压泵和蓄能器同时向液压缸供油,可以加大供油量,加快液压缸的伸长或收缩速度,从而可以提高翻车效率。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既可以保证车厢翻车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翻车时有较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侧翻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气动液压泵;12、液压缸;13、蓄能器;14、压缩气源;15、油箱;16、风缸;17、泄压阀;21、压力检测器;22、控制阀;31、气动控制部;32、手动控制部;41、底盘;42、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车驱动系统,包括:气动液压泵11、液压缸12、蓄能器13和压缩气源14,压缩气源14与气动液压泵11连接以为气动液压泵11提供动力,气动液压泵11与蓄能器13和液压缸12均连接,气动液压泵11能够向蓄能器13供油以使蓄能器13蓄能,液压缸12可伸缩以驱动车厢42倾翻,气动液压泵11和蓄能器13能够同时向液压缸12供油以驱动液压缸12伸长。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翻车驱动系统中设置气动液压泵11、液压缸12、蓄能器13和压缩气源14,由于采用液压缸12驱动车厢42倾翻,因此可保证车厢42翻车时的稳定性,而且,在翻车时通过气动液压泵11和蓄能器13同时向液压缸12供油,可以加大供油量,加快液压缸12的伸长速度,从而可以提高翻车效率。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既可以保证车厢42翻车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翻车时有较高的效率。而且,使用该方案还可以加快液压缸12的回程速度,例如,在需要液压缸12缩回时,通过换向阀的换向改变液压缸12进出油的方向,这样仍可通过气动液压泵11和蓄能器13共同向液压缸12供油,以使液压缸12快速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器21,压力检测器21用于检测蓄能器13内的压力,翻车驱动系统具有卸货状态和准备状态,翻车驱动系统处于准备状态时,若蓄能器13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气动液压泵11向蓄能器13供油,若蓄能器13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气动液压泵11停止向蓄能器13供油;翻车驱动系统处于卸货状态时,气动液压泵11和蓄能器13同时向液压缸12供油。具体地,压力检测器21为压力继电器。预定压力可以设置为200bar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控制阀22,控制阀22用于控制气动液压泵11与压缩气源14的通断。具体地,当蓄能器13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压缩气源14与气动液压泵11连通,气动液压泵11运行向蓄能器13供油,蓄能器13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压缩气源14与气动液压泵11断开。具体地,控制阀22为电磁换向阀。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缸12为多个,多个液压缸12分为多个驱动组,每个驱动组中具有至少两个液压缸12,每个驱动组均独立控制,每个驱动组中的液压缸12同步动作。通过多个液压缸12动作,可以提供较大的驱动力,以便于翻车。将多个液压缸12分为多个驱动组,便于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气动控制部31,与压缩气源14连接,气动控制部31用于控制液压缸12和/或气动液压泵11工作。通过气动控制部31可控制各管路的通断,以使各部件根据需要动作,方便灵敏。而且,气动控制部31和气动液压泵11可使用同一个压缩气源14。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手动控制部32,与液压缸12连接,手动控制部32用于手动控制液压缸12工作。通过手动控制部32可进行手动操作。手动控制部32和气动控制部31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油箱15,气动液压泵11和液压缸12均与油箱15连接。油箱15用于存储液压油。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风缸16,设置在压缩气源14和气动液压泵11连通的管路上。风缸16用于存储和供应压缩空气,以保证气体管路内有足够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翻车驱动系统还包括:泄压阀17,泄压阀17与蓄能器13连接。泄压阀17用于对整个系统泄压。当系统需要维修时,打开泄压阀17,将液压系统泄压,以确保安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翻车,包括底盘41、车厢42和翻车驱动系统,车厢42和翻车驱动系统均设置在底盘41上,翻车驱动系统的液压缸12与车厢42连接,液压缸12用于驱动车厢42侧翻,翻车驱动系统为上述提供的翻车驱动系统。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翻车驱动系统中设置气动液压泵11、液压缸12、蓄能器13和压缩气源14,由于采用液压缸12驱动车厢42倾翻,因此可保证车厢42翻车时的稳定性,而且,在翻车时通过气动液压泵11和蓄能器13同时向液压缸12供油,可以加大供油量,加快液压缸12的伸长以及回程速度,从而可以提高翻车效率。因此,该侧翻车既可以保证车厢42翻车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翻车时有较高的效率。

具体地,该侧翻车为铁路货车。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侧翻车卸货效率大大提高,且更具稳定性及可靠性。而且,在风源不足或者系统出现一定泄漏时,不影响卸货速度。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气动液压泵11的功率,进而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