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9099发布日期:2020-03-27 13:4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



背景技术:

轿车,某些地区称房车或私家车,通常指用于人员以及行李运输的汽车。轿车除乘客厢外,外观上可见明显长度的车头与车尾,因此可从外形上清晰分辨出引擎室,人员乘坐室以及行李舱(某些地区对这种外形的分类称之为三厢)。轿车其外型类似古代轿子乘客厢前后有长握柄,故名为“轿车”。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的制作是通过在加热炉内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然后将玻璃迅速送入不同冷却强度的风栅中,对玻璃进行不均匀冷却,使玻璃主视区与周边区产生不同的应力,一般这种生产的玻璃是区域钢化玻璃。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玻璃放置于汽车玻璃托架,而现有的汽车很多时候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玻璃都会晃动甚至发出声响,严重的会出现玻璃震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玻璃都会晃动并发出声响甚至会发生震裂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该前门玻璃托架结构简单、装配使用方便,安装精度高,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包括底座板、支撑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底座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并且中间形成一定的空腔;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固定在前侧板或后侧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位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中间位置并且位于空腔内。本方案通过溢胶槽使得过多的前门玻璃的胶水残留在在托架上造成一定污染。

优选的,所述溢胶槽深为0.6-1.2mm。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底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固定方式为一体成型。本方案通过一体成型的固定方式提高了托架的安装稳定性,延长了托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凸块的数目相互一致并且处于对称位置。本方案通过相同并且对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凸块提高了托架的固定性能,减少震动,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还均通过加强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并且每边的加强板都处于对称位置。本方案通过加强板再进一步地提高了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震动造成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底座板的左侧顶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底座板的中部。本方案通过蓝白锌的螺母穿过安装孔使得托架再进一步地固定在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两个斜边与水平面呈45-60度。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结构设有底座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固定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并且中间形成一定的空腔,又前侧板和后侧板均设有凸块,便可得到结构简单、装配使用方便,安装精度高,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的前门玻璃托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主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侧视主要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俯视主要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的正视主要结构图。

图1-4:1-底座板;2-支撑板;3-前侧板;4-后侧板;5-凸块;6-溢胶槽;7-安装孔;8-加强板;9-凹槽;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型前门玻璃托架,包括底座板1、支撑板2、前侧板3和后侧板4,所述底座板1固定在支撑板2的下表面,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固定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并且中间形成一定的空腔10;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均设有凸块5,所述凸块5固定在前侧板3或后侧板4的内侧;所述支撑板2与底座板1、前侧板3和后侧板4的固定方式为一体成型;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的凸块5的数目相互一致并且处于对称位置;所述支撑板2设有溢胶槽6,所述溢胶槽6位于支撑板2的上表面两端中间位置并且位于空腔10内;所述溢胶槽6深为0.8mm;所述前侧板3和后侧板4还均通过加强板8固定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并且每边的加强板8都处于对称位置;所述底座板1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位于底座板1的左侧顶端;所述底座板1还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位于底座板1的中部;所述底座板1的两个斜边与水平面呈51度。

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