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734发布日期:2020-06-20 14:1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用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和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支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车载手机支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驾驶汽车时可以将手机固定在车载支架上,方便驾驶员查看手机信息。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支架,这些支架通常都具有左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利用手机重力驱使左右夹持臂夹持手机。这种结构的支架虽然结构简单,但除了夹持手机外,无其它功能,导致功能单一。另外现有具备语音,无线充功能的支架通常是将语音模块、无线充模块连接于同一电路板上,并且采用多根线材连接,导致支架内线束较多,布线混乱。而且普遍存在拾音效果不灵敏,导致语音操作及控制失灵的缺陷。因此,应对这类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其通过于重力支架上设置彼此独立的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使重力支架功能更加强大,并采用排线作为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线材,可有效改善支架内线束过多,不易布线的情形,另外,于底部支撑臂下端设置正对说话者的进音口,并将麦克风装置正对于进音口,使说话者的语音信息能够被充分收录,为支架的语音操作及控制提供良好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其包括有基座、左夹臂、右夹臂、底部支撑臂、驱动左夹臂、右夹臂和底部支撑臂彼此联动的联动机构、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该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别可横向滑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底部支撑臂可竖向滑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联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式安装于基座中的齿轮、设置于左夹臂上的左齿条、设置于右夹臂上的右齿条、设置于底部支撑臂上的竖向齿条以及用于驱动底部支撑臂向上复位的弹性元件,该左齿条、右齿条分别与齿轮啮合;该语音模块包括有麦克风装置、语音电路板和排线,该语音电路板安装于基座中,于底部支撑臂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子产品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内形成容置腔,上述麦克风装置安装于该容置腔中,并于支撑部正面侧壁上设有一进音口,该进音口与容置腔连通,麦克风装置正对于该进音口;该排线连接于语音电路板和麦克风装置之间;该无线充模块包括有线圈、线圈磁片、无线充控制板和排线,该线圈和线圈磁片安装于基座前侧,该无线充控制板安装于基座后侧,该线圈和线圈磁片分别由排线连接于无线充控制板上;并于基座中设置有固定板,于该固定板上设置有供上述排线穿过,并可降低排线相对于固定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磨损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上条形通孔以及设置于条形通孔上端的条形凹位,该条形通孔上端与条形凹位下端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斜面,上述排线穿过条形通孔,可滑动式与弧形过渡斜面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装置包括有两硅胶塞、两麦克风和一mic电路板,该两硅胶塞安装于容置腔左右两端,于两硅胶塞内分别设置有一l形导音孔,该mic电路板设置于两硅胶塞下方,并该mic电路板与上述语音电路板之间由语音模块之排线连接;于mic电路板上对应两硅胶塞之导音孔下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两导音孔上端分别与上述进音口连通;该两麦克风安装于mic电路板下表面上,并分别与两通孔一一对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数据线的穿线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线结构为由支撑部侧面开设形成的开口或设置于支撑部中心处的穿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之进音口内侧设置有发光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包括有前板和后板,上述左夹臂、右夹臂和底部支撑臂位于该前板和后板之间,上述防磨损结构设置于后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板后侧壁上设置有供左夹臂和右夹臂横向滑动的横向滑槽以及供底部支撑臂上下滑动的竖向滑槽,于后板前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左夹臂、右夹臂和底部支撑臂的支撑筋条,左夹臂、右夹臂和底部支撑臂后侧面与支撑筋条滑动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该弹簧连接于底部支撑臂与基座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支撑臂后侧壁上设置有一覆盖住语音模块之排线下半部分的pc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左夹臂、右夹臂、底部支撑臂和联动机构组合构成重力支架,于该重力支架上设置有彼此独立的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使重力支架功能更强大;并且,该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的线材采用排线形式,可有效改善支架内线束过多,不易布线的情形,同时,于支架内设置防磨损结构可降低排线的磨损,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于底部支撑臂下端设置正对说话者的进音口,并将麦克风装置正对于进音口,使说话者的语音信息能够被充分收录,从而对于支架的语音操作及控制提供更充分的准备,提高支架的使用体验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进一步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之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部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11、前壳体

12、后壳体13、装饰玻璃片

14、固定座15、固定板

151、前板152、后板

153、横向滑槽154、竖向滑槽

155、支撑筋条16、供电接口

17、防磨损结构171、条形通孔

172、条形凹位173、弧形过渡斜面

20、左夹臂30、右夹臂

40、底部支撑臂41、支撑部

411、上端盖412、下端盖

413、容置腔414、进音口

42、穿线结构43、pc板

50、联动机构51、齿轮

52、左齿条53、右齿条

54、竖向齿条55、弹性元件

60、语音模块61、麦克风装置

611、硅胶塞6111、导音孔

612、麦克风613、mic电路板

6131、通孔62、语音电路板

63、排线70、无线充模块

71、线圈72、线圈磁片

73、无线充控制板74、排线

80、发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型电子产品用支架,包括有基座10、左夹臂20、右夹臂30、底部支撑臂40、驱动左夹臂20、右夹臂30和底部支撑臂40彼此联动的联动机构50、语音模块60和无线充模块70,其中:

该基座10包括有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于前壳体11前侧壁上设置有装饰玻璃片13,于后壳体12后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座14;并于基座10中设置有一固定板15,该固定板15包括有前板151和后板152;于前板151后侧壁上设置有横向滑槽153以及竖向滑槽154,于后板152前侧壁上对应横向滑槽153和竖向滑槽154设置有复数个支撑筋条155;于基座10后侧设置有用于给语音模块60和无线充模块70供电的供电接口16。

该左夹臂20和右夹臂30分别可横向滑动式安装于上述横向滑槽153中,该底部支撑臂40可竖向滑动式安装于上述竖向滑槽154中,并且左夹臂20、右夹臂30及底部支撑臂40与上述复数个支撑筋条155滑动接触,上述复数个支撑筋条155可对左夹臂20、右夹臂30及底部支撑臂40形成支撑,防止其前后晃动。另外于底部支撑臂40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子产品的支撑部41,于该支撑部4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数据线的穿线结构42,该穿线结构42为由支撑部41侧面开设形成的开口(如图6所示)或者为设置于支撑部41中心处的穿线孔(如图1、3所示)。该支撑部41包括上端盖411和下端盖412,该上端盖411和下端盖412之间形成容置腔413,于支撑部41正面侧壁上设有一进音口414,该进音口414与容置腔413连通,并于该进音口414内侧设置有可对支架起到装饰效果的发光组件80。

该联动机构50包括有可转动式安装于基座10中的齿轮51、设置于左夹臂20上的左齿条52、设置于右夹臂30上的右齿条53、设置于底部支撑臂40上的竖向齿条54以及用于驱动底部支撑臂40向上复位的弹性元件55,该左齿条52、右齿条53分别与齿轮51啮合;该弹性元件55为弹簧,该弹簧连接于底部支撑臂40与基座10之间。

该语音模块60(图中未示,其由麦克风装置61、语音电路板62和排线63组合构成)包括有麦克风装置61、语音电路板62和排线63,该语音电路板62安装于基座10中,该麦克风装置61安装于上述容置腔413中,并且麦克风装置61正对于上述进音口414,该麦克风装置61包括有两硅胶塞611、两麦克风612和一mic电路板613,该两硅胶塞611安装于容置腔413左右两端,于两硅胶塞611内分别设置有一l形导音孔6111,该mic电路板613设置于两硅胶塞611下方;于mic电路板613上对应两硅胶塞611之导音孔6111下端分别设置有一通孔6131,两导音孔6111上端分别与上述进音口414连通;该两麦克风612安装于mic电路板613下表面上,并分别与两通孔6131一一对应连通。两麦克风612分布于支撑部41两端,并且导音孔6111采用l形正对于说话者,使说话者的语音能够充分被收录,可以有效提高麦克风612的拾音效果,为支架的语音操作及控制提供更好的基础。另外,硅胶塞611可以有效填充麦克风612与容置腔413之间缝隙,形成密闭空间,进一步提高拾音效果。该排线63连接于语音电路板62和上述mic电路板613之间,并于上述底部支撑臂40后侧壁上设置有一覆盖住语音模块60之排线63下半部分的pc板43。

该无线充模块70(图中未示,其由线圈71、线圈磁片72、无线充控制板73和排线74组合构成)包括有线圈71、线圈磁片72、无线充控制板73和排线74,该线圈71和线圈磁片72安装于基座10前侧,该无线充控制板73安装于基座10后侧,该线圈71和线圈磁片72分别由排线74连接于无线充控制板73上。需说明的是,图6中支架(穿线结构42为由支撑部41侧面开设形成的开口)可以根据需要不设置无线充模块70。

于上述固定板15之后板152上设置有供上述语音模块60和无线充模块70之排线63、74穿过,并可降低排线63、74相对于固定板15之间滑动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17,该防磨损结构17包括设置于后板15上的条形通孔171以及设置于条形通孔171上端的条形凹位172,该条形通孔171上端与条形凹位172下端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斜面173,上述排线63、74穿过条形通孔171,可滑动式与弧形过渡斜面173相接触。该语音模块60和无线充模块70之排线63、74于上述条形通孔171和条形凹位172上滑动,弧形过渡斜面173可以减少固定板15壁面与排线63、74的摩擦,防止排线随底部支撑臂40的上下移动而被磨损坏。

该支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手机放入支架后,手机重力促使底部支撑臂向下滑动,竖向齿条随之下移,齿轮转动,带动左齿条和右齿条靠拢;左夹臂和右夹臂随之夹紧手机;取出手机后,弹性元件向上顶推底部支撑臂复位,左夹臂和右夹臂向相反方向运动,支架保持打开状态。设置于支架中的语音模块可用于接收用户语音信息,并传递到汽车上,以作为手机与汽车之间的交互媒介。无线充模块用于对放置于支架上的手机进行充电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左夹臂、右夹臂、底部支撑臂和联动机构组合构成重力支架,于该重力支架上设置有彼此独立的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使重力支架功能更强大;并且,该语音模块和无线充模块的线材采用排线形式,可有效改善支架内线束过多,不易布线的情形,同时,于支架内设置防磨损结构可降低排线的磨损,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另外,该语音模块中的麦克风装置具有l形导音孔,并将两个麦克风采用两端分布式设置,使说话者的语音信息能够被充分收录,从而对于支架的语音操作及控制提供更充分的准备,提高支架的使用体验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