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6379发布日期:2020-05-29 12:3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作为安全保护装置在车辆中已被广泛使用。在车辆的紧急状况时,例如在车辆即将发生碰撞或者翻车时,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被激活,于是处于折叠状态的气袋被迅速充气,膨胀的气袋为车辆乘员提供缓冲,降低或者甚至完全避免车辆乘员因车辆的紧急状况而受到伤害。在车辆中可以在许多位置上设置安全气囊,例如在方向盘中为驾驶员设置驾驶员安全气囊。在车辆内室的侧面可以设置侧气帘。在车辆内室的顶部上以及在仪表板上也可以设置安全气囊。除了在车辆中应用之外,安全气囊例如也可以应用在飞行器、船舶和游乐设施中。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汽车用户不仅对安全气囊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美观和个性化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例如对于安装在方向盘中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在早期通常采用一体注塑的徽标,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采用独立的徽标。无论是在外形和尺寸上,还是在表面处理上,安全气囊的设计都经历了显著的改变。

安全气囊,作为用于车辆乘员的安全保护装置,在被激活并且从而为车辆乘员提供保护的过程中,其气袋从折叠状态到完全展开状态,需要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意味着,安全气囊的门盖在极短时间内会受到猛烈的冲击,并迅速打开。另外,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门盖需要能够承受正常的外力,而不能因此出现裂纹、破裂等影响性能或外观的情况发生。

对于驾驶员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门盖常常用作为喇叭按响的操纵元件,因此,门盖被频繁地施加一定的按压力。常规的徽标往往固定于驾驶员安全气囊的门盖上,其中,通常只需保证徽标的足够强度,在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的点爆过程中,徽标不断裂、不飞出即可满足要求。一些已知的安全气囊配备有环形部件,该环形部件可以作为装饰件,例如作为司标环。由于环形部件的外观尺寸较大,同时又需要满足性能要求,这导致整个安全气囊的设计难度的增加。在安全气囊被激活时,环形部件断裂飞出是不允许的,这意味着显著的安全风险。同时,环形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门盖被按压操作时,尤其是在按压到环形部件的撕裂线的区域时,环形部件不应发生变形、发白或者破裂等异常现象。这在设计安全气囊时往往是两难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其在安全性能方面和强度方面得到改进。

为此,建议一种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门盖,所述门盖具有盖板,所述安全气囊还包括安装在盖板上的环形部件,所述盖板和环形部件分别具有撕裂线,所述环形部件的撕裂线与所述盖板的撕裂线相邻,在盖板与环形部件之间,沿着安全气囊的纵轴线观察在围绕环形部件的两侧的撕裂线的区域中,分别设有中间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安全气囊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而且具有改进的强度,其中,安全气囊在被激活时能够较可靠地较迅速地展开,为用户提供较可靠的及时的安全保护,并且即使在被按压时仍保持良好的功能和外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是门盖的从盖板朝环形部件伸出的突起,沿着安全气囊的纵轴线观察,所述突起的端部处于围绕环形部件的撕裂线的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是环形部件的从环形部件朝盖板伸出的突起,沿着安全气囊的纵轴线观察,所述突起的根部处于围绕环形部件的撕裂线的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是不可丢失地保持在盖板与环形部件之间的单独的部件。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是松动地保持的。所述中间元件也可以连接在盖板和环形部件之一上,例如粘接在盖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元件可以构成为块状体、柱状体、球体、销状元件或者任何其他适宜的几何体,或者可以构成为组合的几何体、例如球体与杆状体的组合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可以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部件固定在所述环形槽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安全气囊的纵轴线观察,所述盖板的撕裂线和环形部件的撕裂线可以相互重叠,或者可以相互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安全气囊的纵轴线观察,所述盖板的撕裂线和环形部件的撕裂线的最大偏移量可以不超过5cm,例如不超过3cm或者2cm,或者不超过3°角间距,例如不超过2°或者1°角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门盖在盖板的撕裂线的至少一侧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突起。例如所述门盖可以仅仅在盖板的撕裂线的正好一侧上具有正好一个或者两个突起。特别有利的是,所述门盖在盖板的撕裂线的两侧上可以分别具有一个突起,这两个突起处于环形部件的撕裂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的端部与所述环形部件可以具有预定的间隙。优选地,所述预定的间隙小于1mm,更优选地,所述预定的间隙处于0.4~0.6mm之间,例如为大约0.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的端部在与所述环形部件接触时可以形成面状接触。这种几何构造是特别稳固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在其撕裂线的与环形部件相邻的两个区域中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撕裂导向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撕裂导向结构可以包括两个凹部。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撕裂导向结构可以包括具有应力集中效应的裂纹或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凹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朝向环形部件的表面中。在一些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凹部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背离环形部件的表面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凹部可以分别为v形凹部,两个v形凹部的顶尖彼此相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v形凹部的两个侧边可以局部地彼此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v形凹部可以具有1.0~3.0mm的长度,优选具有1.5~2.5mm的长度,例如具有大约2.0mm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v形凹部可以具有1.0mm以下的厚度,优选具有0.2~0.8mm的厚度,进一步优选具有0.4~0.6mm的厚度,例如具有大约0.5mm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气囊可以是用于车辆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构造成用于安装在车辆的方向盘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气囊的门盖可以构造成车辆喇叭的按响操纵元件。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提及的各个技术特征、下面将要提及的技术特征以及在附图中显示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只要相互组合的技术特征不是相互矛盾的。所有在技术上可行的特征组合都是在本申请中明确地记载的技术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具体实施方式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的纵剖视图;

图2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门盖的仰视图;

图3a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

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剖面线a-a在安全气囊的纵轴线的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省略了环形部件的俯视图;并且

图4b是图4a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的纵剖视图,该安全气囊例如可以是用于车辆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构造成用于安装在车辆的方向盘中,特别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构造成车辆喇叭的按响操纵元件。

如图1所示的安全气囊具有纵轴线x,并且包括门盖1、壳体部件4和气体发生器5。门盖1和壳体部件4相互连接并且形成用于容纳处于折叠状态中的气袋3的容纳室。气体发生器5可以居中地设置在壳体部件4的底部中。门盖1具有盖板10,在盖板10上固定地安装环形部件2。为此,盖板10可以具有用于容纳环形部件2的凹部、例如环形槽13。环形部件2可以构成为装饰部件,例如构成为司标环。

图2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门盖1的仰视图,其中,盖板10的撕裂线14的延伸走向通过一条连贯的曲线示意性地表示。撕裂线14在两侧横贯在图2中不可见的环形部件2。示例性的撕裂线14可以包括两侧的直线段14a、14c和中间的大致半圆形的曲线段14b,其中,在沿着纵轴线x观察时,两侧的直线段14a、14c分别横贯环形部件2。撕裂线14的走向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而不限制于如图所示的走向。在图2中,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见图3b)可以与撕裂线14至少大致重合,或者可以与撕裂线14具有小于预定阈值的偏移量,例如它们的最大偏移量不超过5cm,或者不超过3°角间距。在此,环形部件2的两侧的撕裂线20大致具有180°角间距或者说大致在一条直径线上。然而也可能的是,两侧的撕裂线20可以形成大于90°、例如大约120°或者大约150°的角间距。与此相应地,盖板10的撕裂线14的走向发生变化。

图3a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并且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剖面线a-a在安全气囊的纵轴线x的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与在图4a中所示的局部a相对应)。如图3b所示,撕裂线14和20分别通过相应的材料薄弱部构成,并且在纵轴线x的方向上大致相互重合。另外,如图3b所示,门盖1具有从盖板10朝环形部件2伸出的突起11,所述突起11的端部15处于围绕撕裂线20的区域中;更具体地,所述门盖1在盖板10的撕裂线14的两侧上分别具有一个突起11,这两个突起处于撕裂线20的两侧,其中,所述突起11的端部15与环形部件2具有预定的间隙,该间隙例如为大约0.5mm。

不言而喻,在环形部件2的另一侧上,即与在图4a中所示的局部b相对应的区域中,可以具有相同的、类似的或者不同的构造。

上述突起11作为在盖板10与环形部件2之间的中间元件是特别有利的,其结构简单、制造廉价、工作可靠。

在一种未示出的替换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盖板10与环形部件2之间的中间元件,可以在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的至少一侧上设置突起。该突起的端部可以与盖板10具有预定的间隙。

在一种未示出的组合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盖板10与环形部件2之间的中间元件,可以不仅在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的至少一侧上,而且在盖板10的撕裂线14的至少一侧上,分别设置突起,这些突起的端部彼此对置并且可以具有预定的间隙。

在一种未示出的替换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元件也可以是是松动地、不可丢失地保持在盖板10与环形部件2之间的部件。

图4a是按图1的安全气囊的省略了环形部件2的俯视图,并且图4b是图4a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环形部件2具有在两侧的与撕裂线14重叠的两个区域。在图4a中标示出盖板10的环形槽13的两个与此相关的局部a和b。在图4b中描述盖板10的局部a的局部放大图。局部b的构造与局部a的构造可以是相同的、类似的或者不同的。在图4b中可见,在盖板10的撕裂线14两侧的突起11以及在撕裂线14上设置的撕裂导向结构12。所述撕裂导向结构12包括两个v形凹部,它们设置在所述盖板10的朝向环形部件2的表面中,它们的顶尖彼此相向。每个v形凹部的两个侧边局部地彼此平行。每个v形凹部可以具有1.0~3.0mm、例如大约2.0mm的长度,并且可以具有1.0mm以下、例如大约0.5mm的厚度。

如在附图中所示的安全气囊例如可以按如下方式工作:

在常规的车辆驾驶中,安全气囊的盖板可以用作为车辆喇叭的按响操纵元件。如果驾驶员在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的周围区域中按压到环形部件2上,环形部件2可以在微小的变形行程之后被突起11支撑,因此,在车辆喇叭的频繁操作中,如在现有技术中可能出现的,环形部件2的变形或者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的开裂等等的异常问题,在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被明显降低,或者甚至被完全避免。

相反,在车辆的紧急状况中,气体发生器5被点爆,产生的大量气体使得气袋3迅速充气,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的气袋3冲击门盖1的盖板10的撕裂线14,导致撕裂线14在撕裂导向结构12的辅助下撕裂。在撕裂线14的撕裂过程中,突起11冲击环形部件2的撕裂线20,使得环形部件2也在其撕裂线20上被可靠地撕裂。在初始状态下突起11与环形部件2之间的间隙可以有利于用于冲击环形部件2的冲击能量的聚集。在盖板10和环形部件2在各自的撕裂线上撕裂的情况下,气袋3可靠地从撕裂处钻出,同时继续膨胀至最终状态,并且因此给驾驶员提供可靠的及时的安全保护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可能出现的环形部件断裂飞出的情况,在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被明显降低,或者甚至被完全避免。

最后要指出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各种修改,这些修改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