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2948发布日期:2020-10-02 09: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军用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



背景技术:

军用车辆作为作战车辆,行驶环境较为恶劣,路况比较复杂,并且能在侧倾22°,俯仰32°的坡道上行驶,在此过程中,车辆受振动、颠簸的冲击,对驾乘人员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作战时,受地雷爆炸冲击,车体底部所受冲击力最为强烈,此冲击力直接通过车体底甲板传递到座椅,从而传递到乘坐人员身上,会对乘坐人员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身亡。

目前军车上座椅也有通过改变安装方式,比如吊装、侧壁安装等,或是增加缓冲吸能装置来减小作用到乘员的冲击力,比如液压减震器等,这些方式只能减去纵向的垂直冲击,车辆在侧倾或是爬坡时受到振动、颠簸、爆炸等冲击时缓冲吸能效果就不理想。

再加上目前军用车辆为提高行军速度,在车辆重量上要求轻量化,同时座椅也要求减重,现有车辆座椅因底部安装,坐垫底部设计有体积较大的安装座,同时座椅靠背发泡海绵内有金属靠背骨架,用来与坐垫上的靠背支架相连,为了满足整个座椅的支撑强度,座椅在结构上过多的用到金属零部件,导致整个座椅偏重。

所以座椅设计的科学与否,能否满足作战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乘坐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作战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军用车辆座椅的现状,必须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车辆在受振动、颠簸、爆炸等冲击时,可以使车内乘员经受住振动、颠簸、爆炸所引起的冲击加速度。该类座椅的设计重点是要防止冲击力对乘员产生的影响,同时,该类座椅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规避过多的金属零部件,采用软包裹,轻量化设计,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浮式无骨架座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通过车体上七个安装点固定安装,分别为:左后上扣座与左后上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右后上扣座与右后上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左前上扣座与左前上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右前上扣座与右前上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左后下扣座与左后下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右后下扣座与右后下伸缩盒上的扣座插片插接;底部扣座与底部伸缩盒插接;所有扣座和插片均可快速装拆。

所述座椅根据驾乘人员乘坐状态,结合人机工程学,采用曲面设计,并配备有四点式安装带和腿带,整套座椅内部无金属骨架,用化纤布料作为面料,高密度聚氨酯海绵作为内芯缝制而成。

所述伸缩盒均有伸缩盒盒体、调节手柄、编织带和扣座插片组成,所述编织带一端与伸缩盒盒体内转轴固定,另一端缝制扣座插片,松开调节手柄,编织带可从伸缩盒盒体内拉伸调节长短,紧固调节手柄,即可锁止。

所述左后上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顶部吊装板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后上扣座插接。

所述右后上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顶部吊装板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后上扣座插接。

所述左前上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前上扣座插接。

所述右前上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前上扣座插接。

所述左后下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穿过底部安装面上的左后下过渡支点,再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后下扣座插接。

所述右后下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穿过底部安装面上的左后下过渡支点,再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后下扣座插接。

所述底部伸缩盒,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底部安装面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底部扣座插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更改了座椅的安装方式,将整个座椅悬浮在空中,通个七条柔性编织带与车体连接,车辆在任何方向受冲击时,将冲击力衰减至乘坐人员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大幅度的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及安全。

2、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座椅无金属骨架,设计时根据驾乘人员乘坐状态,结合人机工程学,采用曲面设计,并配备有四点式安装带和腿带,重量轻,安全性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七个吊点均能快速装拆,安装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左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车体安装点伸缩盒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车体安装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车体安装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车体安装的左视图。

图中:座椅1、四点式安全带2、腿带3、左后上扣座4、右后上扣座5、左前上扣座6、右前上扣座7、左后下扣座8、右后下扣座9、底部扣座10、伸缩盒盒体11、调节手柄12、编织带13、扣座插片14、顶部吊装板15、右侧安装面16、左侧安装面17、底部安装面18、右后上伸缩盒19、左后上伸缩盒20、右前上伸缩盒21、左前上伸缩盒22、右后下伸缩盒23、左后下伸缩盒24、右后下过渡支点25、左后下过渡支点26、底部伸缩盒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所述的座椅1,通过车体上7个安装点固定安装,分别为:左后上扣座4与左后上伸缩盒20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右后上扣座5与右后上伸缩盒19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左前上扣座6与左前上伸缩盒22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右前上扣座7与右前上伸缩盒21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左后下扣座8与左后下伸缩盒24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右后下扣座9与右后下伸缩盒23上的扣座插片14插接;底部扣座10与底部伸缩盒27插接,所有扣座和插片均可快速装拆。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防雷座椅,其更改了座椅的安装方式,通过将整个座椅悬浮在空中,通个七条柔性编织带与车体连接,车辆在任何方向受冲击时,将冲击力衰减至乘坐人员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大幅度的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及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1,座椅根据驾乘人员乘坐状态,结合人机工程学,采用曲面设计,并配备有四点式安装带2和腿带3,整套座椅内部无金属骨架,用化纤布料作为面料,高密度聚氨酯海绵作为内芯缝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盒19/20/21/22/23/24/27均有伸缩盒盒体11、调节手柄12、编织带13、扣座插片14组成,编织带13一端与伸缩盒盒体11内转轴固定,另一端缝制扣座插片14,松开调节手柄12,编织带可从伸缩盒盒体11内拉伸调节长短,紧固调节手柄12,即可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左后上伸缩盒20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顶部吊装板15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后上扣座4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后上伸缩盒19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顶部吊装板15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后上扣座5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前上伸缩盒22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17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前上扣座6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前上伸缩盒21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16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前上扣座7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后下伸缩盒24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17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13穿过底部安装面18上的左后下过渡支点26,再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左后下扣座8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后下伸缩盒23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16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13穿过底部安装面18上的右后下过渡支点25,再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右后下扣座9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伸缩盒27,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底部安装面18上,根据坐姿需要调节编织带长短,将扣座插片与底部扣座10插接。

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安装方法如下:

1.将左后上伸缩盒20和右后上伸缩盒19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顶部吊装板15上;

2.左前上伸缩盒22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17上;

3.右前上伸缩盒21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16上;

4.左后下伸缩盒24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左侧安装面17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13穿过底部安装面18上的左后下过渡支点26;

5.右后下伸缩盒23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右侧安装面16上,根据坐姿需要,将编织带13穿过底部安装面18上的右后下过渡支点25;

6.松开左后上伸缩盒20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左后上扣座4插接;

7.松开右后上伸缩盒19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右后上扣座5插接;

8.松开左前上伸缩盒22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左前上扣座6插接;

9.松开右前上伸缩盒21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右前上扣座7插接;

10.松开左后下伸缩盒24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左后下扣座8插接;

11.松开右后下伸缩盒23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右后下扣座9插接;

12.松开左底部伸缩盒27上的调节手柄12,拉伸编织带13,将扣座插片14与座椅底部扣座10插接;

13.通过拉伸7处编织带,将座椅调至坐姿需求最佳状态,然后将每个伸缩盒上的调节手柄12锁紧,完成座椅安装。

本实用新型悬浮式无骨架防雷座椅工作原理为:

乘坐人员按正常坐姿坐上座椅1,将四点式安全带2每个点的带长调到最佳状态,然后锁紧锁紧安全带,再将腿带3的带长调到最佳状态,然后锁紧,这样就完成了乘坐步骤。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论遇到哪个方向的振动、颠簸、爆炸冲击时,座椅都会通过柔性编织带13缓冲吸能来抵消冲击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