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8586发布日期:2021-01-08 14:2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容纳安全气囊的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作为乘客的安全装置的安全气囊搭载于车厢。例如,副驾驶座的安全气囊以折叠的状态容纳于容纳壳体,容纳壳体分别经由紧固构件而固定于车厢的仪表板及横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196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仪表板一般由柔软的材质构成,例如为树脂制。因此,通过紧固构件固定有容纳壳体的仪表板有时会产生变形。

因此,本公开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以抑制安装有容纳壳体的仪表板的变形为目的。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提供一种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包括:仪表板,其在车厢内沿车宽方向配置;容纳壳体,其固定于所述仪表板,并容纳安全气囊;第1托架,其与沿所述车宽方向配置的横梁结合;第2托架,其从所述容纳壳体的底部延伸,经由紧固构件固定于所述第1托架;以及支承部,其在所述第1托架中沿所述车宽方向设有多个,支承所述第2托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是在所述第1托架中比所述紧固构件靠上方处弯曲的第1弯曲部,第2弯曲部在所述第2托架中以沿着所述第1弯曲部的方式弯曲,并载置于所述第1弯曲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2托架位于所述容纳壳体的所述车宽方向的中央,经由1个所述紧固构件固定于所述第1托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分别设于所述紧固构件的两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起到能够抑制安装有容纳壳体的仪表板的变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容纳壳体20的安装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支承托架50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

参照图1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以下,以搭载于车辆1的容纳壳体的安装构造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容纳壳体20的安装构造的示意图。在此,车辆1为货车,在驾驶室内安装有容纳壳体20。如图1所示,车辆1具有仪表板10、容纳壳体20、固定托架30、横梁40以及支承托架50。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架50相当于第1托架,固定托架30相当于第2托架。

仪表板10例如为设置有仪表类的面板。与容纳壳体20相比,仪表板10由柔软的材质构成,例如为树脂制。仪表板10在车厢内沿车宽方向配置。例如,仪表板10配置于车厢的驾驶座及副驾驶座的前方。

容纳壳体20位于仪表板10的下侧,容纳安全气囊。在容纳壳体20中容纳有折叠状态的安全气囊。在此,容纳壳体20容纳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容纳壳体20固定于仪表板10。例如,从容纳壳体20的两侧延伸的托架分别经由紧固构件固定于仪表板10。

固定托架30是从容纳壳体20的底部向下方延伸的托架。固定托架30位于容纳壳体2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固定托架30具有一对延伸部32和固定部34。一对延伸部32是从容纳壳体20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固定部34与一对延伸部32连结,与支承托架50面接触。

横梁40沿车宽方向配置。横梁40位于固定托架30的下方。横梁40例如连结于车厢的两侧的面板。横梁40是构成车厢的骨架的部件,固定有各种部件。

支承托架50是经由固定托架30支承容纳壳体20的托架。支承托架50与横梁40结合。例如,支承托架50通过焊接固定于横梁40的外周面。固定托架30的固定部34经由紧固构件82固定于支承托架50。

在此,固定托架30的固定部34经由1个紧固构件82在一点处固定于支承托架50。即,容纳壳体20经由固定托架30及支承托架50,在一点处固定于横梁40。因此,能够简化容纳壳体20相对于横梁40的固定作业。另外,由于能够使固定托架30及支承托架50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降低制造成本。

图2是用于说明支承托架50的构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支承托架50在上部具有支承部55。支承部55是支承固定托架30的部分。换言之,支承托架50经由固定托架30支承容纳壳体20。支承部55在支承托架50中沿车宽方向设有多个(在此为2个)。

2个支承部55是分别从支承托架50的上边弯曲的弯曲部。支承部55例如从支承托架50弯曲成直角。支承部55位于比紧固构件靠上方处。在支承部55上,载置有固定托架30的载置部35。载置部35是在固定托架30中以沿着支承部55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载置部35与支承部55呈相同的弯曲形状。

如图1所示,载置部35在车宽方向上设于紧固构件82的两侧。支承部55由于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与载置部35相同的位置,因此在车宽方向上分别设于紧固构件82的两侧。像这样,通过2个支承部55支承载置部35,容纳安全气囊的容纳壳体20被保持为稳定的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5相当于第1弯曲部,载置部35相当于第2弯曲部。

通过支承部55经由载置部35支承容纳壳体20,从而能够防止容纳安全气囊的容纳壳体20因自重向下方移动而导致仪表板10变形。另外,通过载置部35载置于支承部55,从而容纳壳体20在高度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上被定位在所希望的位置。由此,容易将固定托架30经由紧固构件82固定于支承托架50。

对上述容纳壳体20的安装作业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在内部容纳有安全气囊的容纳壳体20。在容纳壳体20上设有固定托架30。

接着,将容纳壳体20的两侧的托架分别经由紧固构件固定于仪表板10。由此,容纳壳体20成为从仪表板10悬挂的状态。

接着,将从仪表板10悬挂的状态的容纳壳体20的固定托架30的2个载置部35分别载置于支承托架50的支承部55。由此,悬挂的容纳壳体20保持在规定的高度。其结果,不易产生仪表板10的变形。

接着,将固定托架30经由紧固构件82固定于支承托架50。由于容纳壳体20保持在规定的高度,因此容易进行对紧固构件82进行紧固的作业。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横梁40结合的支承托架50的支承部55支承固定托架30,该固定托架30从固定于仪表板10的容纳壳体20的底部延伸。

由此,通过支承部55支承容纳壳体20,从而能够防止容纳安全气囊的容纳壳体20因自重向下方移动而导致仪表板10变形。另外,通过支承部55支承容纳壳体20,容易进行容纳壳体20在高度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容易通过紧固构件82对固定托架30与支承托架50进行固定。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例如,装置的分散/统合的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关于其全部或一部分,能够以任意单位在功能上或物理上进行分散/统合而构成。另外,通过多个实施方式的任意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兼具原本的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8年06月0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08097),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在起到能够抑制安装有容纳壳体的仪表板的变形的效果这一点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10仪表板

20容纳壳体

30固定托架

35载置部

40横梁

50支承托架

55支承部

82紧固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