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3835发布日期:2020-10-31 10:1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减速或下坡时,会踩下制动踏板进行制动。一部分制动力会通过拖动电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能量将储存在电池中。通常新能源车辆的储能设备容量有限,对于制动时能量较大的车辆,不能够充分储存能量。如果在储能设备充满的情况下,继续充电,易对系统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开关、电池、制动电阻;电机的输出端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或者制动电阻电连接即可实现电机与电池或制动电阻电连接的切换;还包括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环绕在制动电阻外部,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还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与冷却管道相连通,冷却管道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系统内流通。

所述冷却管道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制动电阻的同一侧。

所述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水道连接,所述水道环绕在制动电阻外侧。

所述制动电阻的接线端通过引入导线与开关电连接。

所述水道从制动电阻的顶部环绕延伸至制动电阻的底部。

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散热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通,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散热器的输出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冷却管道的输出端和散热器的输入端出的管道上设置有膨胀水箱。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ac/dc模块,电机的输出端经ac/dc模块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dc/dc模块,电池的输入端经dc/dc模块与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车辆下长坡或者长时间刹车时,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池电连接,电机产生大量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直流电充入电池中;当电池充到一定量后,电机通过开关切换至与制动电阻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泵将冷却液泵入/泵出冷却管道,冷却液进入冷却管道后,与制动电阻发生热交换;冷却液流出冷却管道后通过散热器对回流的冷却液进行散热。

本发明在下长坡或者制动时,通过电机发电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满后,开关接通制动电阻,制动能量回收产生的电能由制动电阻消耗,解决了制动能量过多而得不到储存时,对制动能量的耗散;同时减少了制动系统制动力,从而延长制动系统及轮胎使用寿命。本发明替代了缓速器的作用,有利于商用车重量减轻。液冷系统促使制动电阻迅速散热。本发明的液冷系统采用环绕式水管为制动电阻散热,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电机,102-ac/dc模块,103-开关,104-dc/dc模块,105-电池,106-电池,107-冷却管道,108-水泵,109-散热器,110-膨胀水箱,201-输入端,202-输出端,20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01、开关103、电池、制动电阻106;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开关103的一端电连接,开关103的另一端与电池或者制动电阻106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管道107,冷却管道107环绕在制动电阻106外部,冷却管道107内流通有冷却液;还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与冷却管道107相连通,冷却管道107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系统内流通。当车辆下长坡或者长时间刹车时,电机101通过开关103与电池电连接,电机101产生大量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直流电充入电池中;当电池充到一定量后,外部控制设备根据电池的状态信息驱动开关103实现切换。检测电机101通过开关103切换至与制动电阻106电连接。制动电阻106冷却方式为环绕式,通过水道/水管进行环绕式冷却,其中,冷却液通过管路或者水道环绕制动电阻106,通过水液循环带走电阻热量。水道或管道的环绕方式多样。

所述冷却管道107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制动电阻106的同一侧,合理优化布局,便于冷却管道107和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连接。

所述冷却管道10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水道连接,所述水道环绕在制动电阻106外侧,所述水道从制动电阻106的顶部环绕延伸至制动电阻106的底部。所述水道用于实现制冷电阻的散热。水道全范围覆盖制冷电阻,保证制冷电阻的有效散热。

所述制动电阻106的接线端通过引入导线203与开关103电连接,保证电路连接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109,冷却管道10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散热器10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通,进管道上设置有水泵108,出管道上设置有膨胀水箱110。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泵108将冷却液泵入/泵出冷却管道,冷却液进入冷却管道107后,与制动电阻106发生热交换;冷却液流出冷却管道107后通过散热器109对回流的冷却液进行散热。膨胀水箱110为系统提供定压和补水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ac/dc模块102,电机101的输出端经ac/dc模块102与开关103的一端电连接。电机101产生的交流电经ac/dc模块102变换为直流电。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dc/dc模块104,电池的输入端经dc/dc模块104与开关103的另一端电连接。dc/dc模块104将ac/dc模块102输出端的直流电变压后提供至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在下长坡或者制动时,通过电机101发电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给电池充电;当电池充满后,开关103接通制动电阻106,制动能量回收产生的电能由制动电阻106消耗,解决了制动能量过多而得不到储存时,对制动能量的耗散;同时减少了制动系统制动力,从而延长制动系统及轮胎使用寿命。本发明替代了缓速器的作用,有利于商用车重量减轻。液冷系统促使制动电阻106迅速散热。本发明的液冷系统采用环绕式水管为制动电阻106散热,散热效果好。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开关、电池、制动电阻;电机的输出端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或者制动电阻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环绕在制动电阻外部,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还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与冷却管道相连通,冷却管道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系统内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于制动电阻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水道连接,所述水道环绕在制动电阻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动电阻的接线端通过引入导线与开关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从制动电阻的顶部环绕延伸至制动电阻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散热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通,冷却管道的输入端和散热器的输出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冷却管道的输出端和散热器的输入端出的管道上设置有膨胀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c/dc模块,电机的输出端经ac/dc模块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模块,电池的输入端经dc/dc模块与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辆下长坡或者长时间刹车时,电机通过开关与电池电连接,电机产生大量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直流电充入电池中;当电池充到一定量后,电机通过开关切换至与制动电阻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将冷却液泵入/泵出冷却管道,冷却液进入冷却管道后,与制动电阻发生热交换;冷却液流出冷却管道后通过散热器对回流的冷却液进行散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开关、电池、制动电阻;电机的输出端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池或者制动电阻电连接;还包括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环绕在制动电阻外部,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还包括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与冷却管道相连通,冷却管道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系统内流通。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冷型车用制动电阻系统,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腾;赵峰;周锐;黄永祥;潘学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