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9833发布日期:2022-07-30 00:1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枪是充电桩的部件,目前,为了能给汽车进行快速充电,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都是采用大功率充电桩,大功率充电就会导致充电枪内的电流过大,高温引起充电枪内电路烧毁,造成冷充电枪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包括:充电枪本体、充电桩,所述充电枪本体包括充电枪壳、充电插头模块、直流液冷管,所述充电插头模块、直流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充电枪壳内,所述直流液冷管螺旋地绕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模块上,所述充电插头模块、直流液冷管通过线缆组件与所述充电桩连接。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外套、导电线缆、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所述导电线缆、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均设置在所述线缆外套内,所述导电线缆与所述充电桩内的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液冷管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的下端与所述直流液冷供给模块连接。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所述供电模块、直流液冷供给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内,所述充电柜体的前壁上设置有充电显示屏、多个接通座,所述线缆组件设置有多个,并与多个所述接通座相对应。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充电桩的底部配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底座板、下导气管、散热管,所述充电柜体的底部通过多个竖直柱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所述底座板内设置有多个下导气管,所述下导气管的上端与所述充电柜体连通,所述底座板内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上端与所述下导气管的下端连
接,所述底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过滤网层,所述散热管的外端与所述过滤网层连接。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管的鼓包壳内,所述抽气组件包括风扇架、抽风扇,所述抽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架上,所述风扇架设置在所述鼓包壳内。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机、制冷导气架,所述制冷机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的顶部,所述制冷导气架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的内部,所述制冷导气架与所述制冷机连接。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制冷导气架包括竖直导气管、多个横向支管,所述竖直导气管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的内壁上,多个所述横向支管均设在所述竖直导气管的两侧,所述横向支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充电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底座板的两侧设置有配重块。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置有防碰撞模块,所述防碰撞模块包括外顶板、内移动块、内防碰撞框、吸能机构以及中间抵顶机构,所述内防碰撞框穿设在所述充电桩内,并且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外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顶板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外部,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移动块连接,所述吸能机构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内移动块的两侧,所述吸能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槽框、吸能弹簧、横向滑柱,所述横向移动槽框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内壁上,所述横向滑柱穿设在所述横向移动槽框内,所述横向滑柱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内底面连接,所述吸能弹簧套在所述横向滑柱上并位于所述横向移动槽框内,所述内移动块通过横向翅板与所述横向滑柱滑动连接,所述吸能弹簧连接所述横向翅板,所述中间抵顶机构包括内挡板、两个驱动机构以及中间伸缩机构,所述内挡板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内部,所述横向滑柱穿过所述内挡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丝杠、固定帽、第一内套管、外驱动盘以及第二内套管,所述固定帽设置在所述内挡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内套管通过多个内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帽内,所述第二内套管通过内转环与所述第一内套管转动连接,所述外驱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套管上,所述横向丝杠穿过所述外驱动盘、第二内套管、固定帽以及内挡板,所述横向丝杠的外端与所述内移动块的内壁连接,内端通过第一内推簧与所述内防碰撞框的内底面连接,所述中间伸缩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内,所述中间伸缩机构中的中间驱动盘与两个所述外驱动盘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间伸缩机构的中间伸缩柱向外移动至抵顶所述内移动块。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还包括:辅助支撑模块,所述辅助支撑模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辅助支撑模块包括侧向吸能筒、内挡块、内滑块、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所述内挡块、内滑块设置在所述侧向吸能筒内,所述侧向吸能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滑块对应的两个滑条凸起,所述第一推杆的内端穿过所述内挡块、内滑块并通过内推机构与所述第二推杆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外端与所述横向丝杠可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外端与所述横向滑柱可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上套有第一内拉簧,所述第一内拉簧连接所述内滑块,所述内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内拉簧、滑移杆以及第二内推簧,所述第二推杆的内端设置有内槽孔,所述内槽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侧移孔,所述内槽孔内设置有第二内推簧,所述第二内推簧与所述第一推杆的内端连接,所述滑移杆穿过所述侧移孔与所述第
一推杆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二内拉簧设置在所述滑移杆、内挡块之间。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包括:充电枪本体、充电桩,充电枪本体包括充电枪壳、充电插头模块、直流液冷管,直流液冷管螺旋地绕安装在充电插头模块上,充电插头模块、直流液冷管则通过线缆组件与充电桩进行连接,通过充电桩向充电插头模块供电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同时也向直流液冷管供液将充电插头模块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避免大电流、大功率产生高速损坏充电插头模块。
16.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中通过提供线缆组件的具体结构,其中,线缆外套为导电线缆、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提供防护,避免发生损坏;通过上述导电线缆、直流液进管、直流液回管实现了充电枪本体的供电以及散热处理,使得该充电枪本体可以更好地工作。
17.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中通过提供散热机构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散热机构包括底座板、下导气管、散热管,供电模块在充电柜体内工作产生的热气则可以通过下方的下导气管排入到散热管内,再通过散热管排除到外部,这样使得供电模块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中;同时,过滤网层将外部的杂物阻挡住,避免杂物进入到底座板内。
18.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中通过提供制冷组件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机、制冷导气架,当有多个充电枪本体同时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制冷组件中的制冷机启动,进而制冷机工作产生冷气通过制冷导气架进入到充电柜体内,冷气将供电模块产生的热量持续地带走,这样供电模块处于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增加了安全性。
19.本发明所述的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充电枪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线缆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制冷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充电桩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中防碰撞模块的结构俯视图。
28.图8为本发明图7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中辅助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图9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2.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33.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包括:充电枪本体1、充电桩2,所述充电枪本体1包括充电枪壳11、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所述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设置在所述充电枪壳11内,所述直流液冷管13螺旋地绕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模块12上,所述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通过线缆组件4与所述充电桩2连接。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包括:充电枪本体1、充电桩2,这里充电枪本体1包括充电枪壳11、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具体地,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安装在充电枪壳11内,同时该直流液冷管13螺旋地绕安装在充电插头模块12上,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则通过线缆组件4与充电桩2连接,这样通过充电枪本体1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3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该直流液冷充电枪及其液冷系统包括:充电枪本体1、充电桩2,其中,充电枪本体1包括充电枪壳11、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直流液冷管13螺旋地绕安装在充电插头模块12上,充电插头模块12、直流液冷管13则通过线缆组件4与充电桩2进行连接,通过充电桩2向充电插头模块12供电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同时也向直流液冷管13供液将充电插头模块12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避免大电流、大功率产生高速损坏充电插头模块12。
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组件4包括线缆外套41、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所述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均设置在所述线缆外套41内,所述导电线缆42与所述充电桩2内的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液冷管13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的下端与所述直流液冷供给模块连接。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线缆组件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线缆组件4包括线缆外套41、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具体地,该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均安装在线缆外套41内,导电线缆42与充电桩2内的供电模块(未示处)电连接的;
38.而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的上端分别与直流液冷管13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的下端与直流液冷供给模块(未示处)连接,所以在充电时,直流液冷供给模块则通过直流液进管43对直流液冷管13进行直流液供给,使得直流液持续地将充电插头模块12上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直流液回管44则将直流液再输送回流到直流液冷供给模块内进行再次的降温循环使用。
3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线缆组件4的具体结构,其中,线缆外套41为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提供防护,避免发
生损坏;通过上述导电线缆42、直流液进管43、直流液回管44实现了充电枪本体1的供电以及散热处理,使得该充电枪本体1可以更好地工作。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2包括充电柜体21,所述供电模块、直流液冷供给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21内,所述充电柜体21的前壁上设置有充电显示屏211、多个接通座212,所述线缆组件4设置有多个,并与多个所述接通座212相对应。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充电桩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充电桩2包括充电柜体21,这里供电模块、直流液冷供给模块则在充电柜体21内,同时在充电柜体21的前壁上安装有充电显示屏211、多个接通座212,同时配设多个线缆组件4,对应地每个线缆组件4上安装上述的充电枪本体1,线缆组件4安装在接通座212上与供电模块电连接起来,以此使得该充电桩2可以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4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充电桩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2包括充电柜体21,在充电柜体21的前壁上安装有充电显示屏211、多个接通座212,通过配设多个线缆组件4,可以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以此大大提供了充电桩2的工作效率。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配设有散热机构22,所述散热机构22包括底座板221、下导气管222、散热管223,所述充电柜体21的底部通过多个竖直柱设置在所述底座板221上,所述底座板221内设置有多个下导气管222,所述下导气管222的上端与所述充电柜体21连通,所述底座板221内设置有散热管223,所述散热管223的上端与所述下导气管222的下端连接,所述底座板221的外壁上设置有过滤网层224,所述散热管223的外端与所述过滤网层224连接。
4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在充电桩2的底部配设有散热机构22,这里该散热机构22包括底座板221、下导气管222、散热管223,而充电柜体21的底部通过多个竖直柱201安装在底座板221上,在底座板221内安装了多个下导气管222,这里下导气管222的上端与充电柜体21连通,底座板221内安装有散热管223,散热管223的上端与下导气管222的下端连接,同时在表底座板221的外壁上安装有过滤网层224,散热管223的外端与过滤网层224连接的,所以供电模块在充电柜体21内工作产生的热气则可以通过下方的下导气管222排入到散热管223内,再通过散热管223排除到外部,这样使得供电模块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中。
4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散热机构2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散热机构22包括底座板221、下导气管222、散热管223,供电模块在充电柜体21内工作产生的热气则可以通过下方的下导气管222排入到散热管223内,再通过散热管223排除到外部,这样使得供电模块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中;同时,过滤网层224将外部的杂物阻挡住,避免杂物进入到底座板221内。
4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22还包括抽气组件23,所述抽气组件23设置在所述散热管223的鼓包壳225内,所述抽气组件23包括风扇架231、抽风扇232,所述抽风扇232设置在所述风扇架231上,所述风扇架231设置在所述鼓包壳225内。
4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机构22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散热机构22内增加了抽气组件23,该结构的抽气组件23设置在散热管223的鼓包壳225内,该抽气组件23包括风扇架231、抽风扇232,抽风扇232安装在风扇架231上,而风扇架231安装
在鼓包壳225内,所以当抽风扇232启动后,可以将散热管223内的热气快速地抽排到外部,有利于充电柜体21内的供电模块快速散热。
4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抽气组件23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抽气组件23风扇架231、抽风扇232,通过启动抽风扇232可以将散热管223内的热气快速地抽排到外部,有利于充电柜体21内的供电模块快速散热,增加了充电桩2的散热安全性。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2还包括制冷组件24,所述制冷组件24包括制冷机25、制冷导气架26,所述制冷机25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21的顶部,所述制冷导气架26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21的内部,所述制冷导气架26与所述制冷机25连接。
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由于充电桩2可以通过多个线缆组件4为多个充电枪本体1进行供电,所以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充电桩2的安全性,在充电桩2上还配设了制冷组件24,该制冷组件24包括制冷机25、制冷导气架26,具体地,制冷机25安装在充电柜体21的顶部,制冷导气架26安装在充电柜体21的内部,所以当有多个充电枪本体1同时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则启动制冷机25,进而制冷机25工作产生冷气通过制冷导气架26进入到充电柜体21内,冷气将供电模块产生的热量持续地带走,使得冷气将供电模块包裹住。
5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制冷组件2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制冷组件24包括制冷机25、制冷导气架26,当有多个充电枪本体1同时为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制冷组件24中的制冷机25启动,进而制冷机25工作产生冷气通过制冷导气架26进入到充电柜体21内,冷气将供电模块产生的热量持续地带走,这样供电模块处于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增加了安全性。
5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导气架26包括竖直导气管261、多个横向支管262,所述竖直导气管261设置在所述充电柜体21的内壁上,多个所述横向支管262均设在所述竖直导气管261的两侧,所述横向支管262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263。
5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制冷导气架26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制冷导气架26包括竖直导气管261、多个横向支管262,具体地,这里将竖直导气管261安装在充电柜体21的内壁上,而多个横向支管262则均匀地安装在竖直导气管261的两侧,这样制冷机25产生的冷气则通过竖直导气管261向下流动,进而再通过多个横向支管262上的排气孔263排入到充电柜体21内部为供电模块进行散热处理,将供电模块产生的热量向下带动,进而通过上述的散热机构22排除至外部。
5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制冷导气架26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制冷导气架26包括竖直导气管261、多个横向支管262,其中,制冷机25产生的冷气则通过制冷导气架26进入到充电柜体21内,使得充电柜体21内部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中,供电模块则可以为多个充电枪本体1进行供电而不会发生高温损害,提供了该充电桩2的供电能力、实用性。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柜体21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层213,所述底座板221的两侧设置有配重块226。
5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在充电柜体2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绝缘层213,同时在底座板221的两侧安装了配重块226,该配重块226具有斜坡面。
5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充电柜体2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绝缘层213,绝缘层213防止充电柜体21带电,避免发生意外;在底座板221的两侧安装了配重块226,这样增加底座板221的重量以避免充电柜体21容易发生倾倒;同时该配重块226具有斜坡面,防止有人员踢碰到配重块226的侧壁上,增加了安全性。
58.如图7-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置有防碰撞模块5,所述防碰撞模块5包括外顶板51、内移动块52、内防碰撞框53、吸能机构54以及中间抵顶机构55,所述内防碰撞框53穿设在所述充电桩2内,并且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外端设置有开口531,所述外顶板51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外部,所述外顶板51与所述内移动块52连接,所述吸能机构54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内移动块52的两侧,所述吸能机构54包括横向移动槽框541、吸能弹簧542、横向滑柱543,所述横向移动槽框541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内壁上,所述横向滑柱543穿设在所述横向移动槽框541内,所述横向滑柱543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内底面连接,所述吸能弹簧542套在所述横向滑柱543上并位于所述横向移动槽框541内,所述内移动块52通过横向翅板521与所述横向滑柱543滑动连接,所述吸能弹簧542连接所述横向翅板521,所述中间抵顶机构55包括内挡板56、两个驱动机构57以及中间伸缩机构58,所述内挡板56设置在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内部,所述横向滑柱543穿过所述内挡板56,所述驱动机构57包括横向丝杠571、固定帽572、第一内套管573、外驱动盘574以及第二内套管575,所述固定帽572设置在所述内挡板56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内套管573通过多个内弹簧576设置在所述固定帽572内,所述第二内套管575通过内转环577与所述第一内套管573转动连接,所述外驱动盘574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套管575上,所述横向丝杠571穿过所述外驱动盘574、第二内套管575、固定帽572以及内挡板56,所述横向丝杠571的外端与所述内移动块52的内壁连接,内端通过第一内推簧578与所述内防碰撞框53的内底面连接,所述中间伸缩机构58设置在两个所述驱动机构57内,所述中间伸缩机构58中的中间驱动盘581与两个所述外驱动盘574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间伸缩机构58的中间伸缩柱582向外移动至抵顶所述内移动块52。
5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充电桩2的底部配设了防碰撞模块5,这里具体在将防碰撞模块5安装在充电柜体21的底部,这样可以防止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意外碰撞到充电桩2上,这里防碰撞模块5部分地伸出至充电柜体21的外部,所以当新能源汽车碰撞到防碰撞模块5上时,防碰撞模块5可以向内收缩而吸收新能源汽车的碰撞冲击;
60.该防碰撞模块5包括外顶板51、内移动块52、内防碰撞框53、吸能机构54以及中间抵顶机构55,具体地,内防碰撞框53穿设安装在所述充电桩2内,这里充电柜体21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孔,内防碰撞框53安装在安装孔内,这里在内防碰撞框53的外端设置有开口531,外顶板51与内移动块52连接的,外顶板51位于在内防碰撞框53的外部,而内移动块52则通过两个吸能机构54安装在内防碰撞框53的内壁上,所以当新能源汽车碰撞到防碰撞模块5时,外顶板51受力则向内防碰撞框53移动,进而推动内移动块52通过横向翅板521沿着吸能机构54中的横向移动槽框541移动,这里横向移动槽框541安装在内防碰撞框53的内壁上,横向移动槽框541具有吸能弹簧542,吸能弹簧542则套在横向滑柱543上,而横向滑柱543为横向翅板521提供支持导向作用,进而实现横向翅板521在横向移动槽框541内的移动,进而横向翅板521在挤压到吸能弹簧542上,以此对外部的碰撞冲击起到吸收能量作用;其中,横
向移动槽框541的内端具有阻挡板5411,而吸能弹簧542的外端具有弹簧帽5421;
61.同时为了避免内移动块52的移动距离过大而超过吸能弹簧542的最大压缩程度,造成吸能弹簧542损坏,所以在内防碰撞框53内还安装中间抵顶机构55,该中间抵顶机构55包括内挡板56、两个驱动机构57以及中间伸缩机构58,这里该内挡板56安装在内防碰撞框53的内部,横向滑柱543穿过内挡板56,内内挡板56可以为横向滑柱543提供支持,同时也支撑两个驱动机构57以及中间伸缩机构58,这里驱动机构57包括横向丝杠571、固定帽572、第一内套管573、外驱动盘574以及第二内套管575,所以当内移动块52向内防碰撞框53内部移动时,进而带动后部的两个横向丝杠571也向内部移动,其中,第一内推簧578为横向丝杠571提供弹性支撑;所以横向丝杠571在驱动第二内套管575通过内转环577在第一内套管573转动,进而第二内套管575带动外驱动盘574进行转动,以此外驱动盘574带动中间伸缩机构58中的中间驱动盘581进行转动,这里两个外驱动盘574均带动中间驱动盘581转动,所以可以快速地带动中间伸缩柱582向外移动,这里中间伸缩柱582与内挡板之间是螺纹连接的,所以可以向上移动;其中,第一内套管573通过多个内弹簧576安装在固定帽572内,提高了该驱动机构57转动时的稳定性;这样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中间伸缩柱582的移动而抵顶住内移动块52,防止内移动块52对吸能弹簧的挤压超过最大压缩程度;其中,中间抵顶机构55与驱动机构57具有相同的结构。
6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支撑模块6,所述辅助支撑模块6设置有两个,所述辅助支撑模块6包括侧向吸能筒61、内挡块62、内滑块63、第一推杆64、第二推杆65,所述内挡块62、内滑块63设置在所述侧向吸能筒61内,所述侧向吸能筒61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滑块63对应的两个滑条凸起611,所述第一推杆64的内端穿过所述内挡块62、内滑块63并通过内推机构66与所述第二推杆65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杆64的外端与所述横向丝杠571可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65的外端与所述横向滑柱543可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杆64上套有第一内拉簧641,所述第一内拉簧641连接所述内滑块63,所述内推机构66包括两个第二内拉簧661、滑移杆662以及第二内推簧663,所述第二推杆65的内端设置有内槽孔651,所述内槽孔651的侧壁上设置有侧移孔652,所述内槽孔651内设置有第二内推簧663,所述第二内推簧663与所述第一推杆64的内端连接,所述滑移杆662穿过所述侧移孔652与所述第一推杆64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二内拉簧661设置在所述滑移杆662、内挡块62之间。
6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虽然在横向丝杠571的内端安装了第一内推簧578为其提供支撑,但是第一内推簧578的支撑作用有限,因此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辅助支撑模块6的具体结构,该辅助支撑模块6设置有两个,这两个辅助支撑模块6分别安装在两个横向滑柱543、横向丝杠571之间,通过在辅助支撑模块6连接到横向滑柱543向横向丝杠571提供侧向的复位支撑力;
64.辅助支撑模块6包括侧向吸能筒61、内挡块62、内滑块63、第一推杆64、第二推杆65,这里内挡块62、内滑块63安装在侧向吸能筒61内,所以当横向丝杠571受力向内移动时,则会带动辅助支撑模块6以第二推杆65的外端为圆心向下移动地收缩,辅助支撑模块6中的第一推杆64则会通过带动内滑块63沿着两个滑条凸起611在侧向吸能筒61内移动,进而压缩内推机构66,这样整个辅助支撑模块6的长度变短了,也在横向丝杠571受力移动时提供部分支撑;当横向丝杠571受力结束后,第一内推簧578支撑横向丝杠571进行复位向外移动,同时辅助支撑模块6中位于第二推杆65内端的内推机构66则为第一推杆64提供弹力支
撑,其中,第二内推簧663在内槽孔651中支撑第一推杆64的内端,而第二内拉簧661则在内挡块62拉动滑移杆662向内挡块62移动,使得第一推杆64在侧向上向横向丝杠571提出复位支撑;
65.其中,在横向丝杠571上开设第一转动槽5711、第一转动孔5712,在横向滑柱543上开设第二转动槽5431、第二转动孔5432,这里第一推杆64的外端具有第一转动帽642,第一转动帽642穿过第一转动孔5712在第一转动槽5711内可以转动,第二推杆65的外端具有第二转动帽653,第二转动帽653穿过第二转动孔5432在第二转动槽5431内可以转动。
6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8.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