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直顶式万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77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轮直顶式万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双轮直顶式万向轮属于支承载体并可改变载体运动方向的机构。现有的万向轮种类很多,其中先进者有二种形式其一是“斜顶式”,它的具体结构是滚轮通过销子安装在“
”形斜罩式支架下部(这时为单向轮),斜罩式支架顶部通过轴(斜罩式支架可绕该轴旋转)与载体联接,构成“斜顶式”万向轮;其二是轴承支撑“直顶式”,用直罩式支承架将作滚轮用的多半个大滚珠装在其中,小半个裸露,以防大滚珠逃脱,在大滚珠与支承架之间置有若干小滚珠,以减少摩擦力,构成轴承支撑“直顶式”万向轮。但前者由于受力偏心,致使斜罩式支架恒受一力偶作用,这不仅负荷能力有限,而且这种万向轮易于损坏。后者由于大滚珠受制作、用料和对这种万向轮总体重量限制,半径只能限在一定范围内,而这时的大滚珠往往较小,遇有带坑的地面和不清洁的地面,就易于卡死转不动(因为直罩式支承架为了不让滚珠逃脱,设计成大滚珠的直径大于直罩式支承架罩口的直径,只能让大滚珠小于半径的部分外露,故当地面上的坑深大于或等于大滚珠外露部分的高度时,罩口碰地,万向轮便被卡死而不能转动),最大缺点载重局限性很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径允许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着地滚轮〔8〕,通过合适的主轴〔7〕安装在与之相适应的本体上,特别设计有支承轮组合件与本体固联,本体还通过轴套与轴销的松配合关系与顶盘组合件联接,以保证本体可以绕顶盘组合件中的轴套或轴销旋转。支承轮直顶顶盘组合件中的受力盘〔4〕,并可随本体转动而沿受力盘的下表面滚动,构成双轮〔滚轮和支承轮〕直顶式万向轮。
实施例1附


图1描绘了一种双轮直顶式万向轮的装配关系。着地行走的滚轮〔8〕通过主轴〔7〕与本体〔1-1〕联接,开口销〔12〕为防止主轴与本体滑脱而设置的,滚轮〔8〕可绕主轴〔7〕旋转;通过轴〔6〕将支承轮〔9〕安装在支承轮支架〔2〕上,构成支承轮组合件,支承轮支架〔2〕与本体〔1-1〕焊接在一起;顶盘组合件由受力盘〔4〕与变截面的轴销〔5〕焊接而成;轴套〔3〕与本体〔1-1〕焊接在一起,轴套与顶盘组合件上的变截面轴销呈松配合联接,以保证本体〔1-1〕可绕顶盘组合件旋转,在变截面轴销与轴套之间置有调整垫〔13〕,以调整支承轮〔9〕与受力盘〔4〕的下表面接触。受力盘〔4〕与载体联接,构成一完整承重的双轮直顶式万向轮。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1〕由附图2绘出了具体结构。
上述双轮直顶式万向轮中的支承轮组合件还可采用附图4给出的轴承支撑结构。它是用罩式托架〔16〕将多半个大滚珠〔14〕和若干小滚珠〔15〕载入其中,小滚珠为减少大滚珠在转动时的摩擦力,罩式托架可用螺钉与本体〔1-1〕固联。附图4描绘的支承轮组合件稍复杂些,制作难度大一些,价格也稍贵。
实施例2附图3描绘了另一种双轮直顶式万向轮。着地滚轮〔8〕通过主轴〔7〕与本体〔1-2〕联接,支承轮组合件(采用附图4描绘的轴承支撑式结构)与本体〔1-2〕通过螺钉联接,长轴销〔10〕穿过顶盘组合件上的轴套按松配合关系将本体〔1-2〕与顶盘组合件联结起来。〔18〕是固定螺母。〔17〕是开口销。为保证支承轮组合件中作支承轮用的大滚珠与受力盘接触,在本体与顶盘组合件之间置有调整垫〔13〕。顶盘组合件由轴套〔11〕与受力盘〔4〕固联而成。本体〔1-2〕可做成附图5给出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实施例2推出的结构适于负荷较重的情况下。
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所用的、结构不同的本体,支承轮组合件,顶盘组合件还可进行其它各种组合,制成双轮直顶式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对道路不平度适应范围广;承受同样负荷,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机构重量轻、体积小;制造工艺简单,一些主要件可用边角余料加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节约工时,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本方案的万向轮寿命长,负荷能力强,不仅能承受一般家用载体,还可用于工厂货车,按载荷大小不同,目前已设计成适于200公斤~300公斤、450公斤~600公斤、900公斤~1200公斤三种产品,图纸、技术条件、产品简介都已完成;本实用新型,易于实施,维修方便,投资小,用途广,具有实际生产和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承重并可改变运动方向的万向轮,其特征是着地滚轮[8]通过主轴[7]安装在本体上,支承轮组合件与本体固联,本体还通过轴套同轴销的松配合关系与顶盘组合件联接,支承轮直顶顶盘组合件中的受力盘[4],构成双轮直顶式万向轮。
专利摘要用本体将着地滚轮、支承轮组合件联后,再按轴销同轴套的松配合关系与顶盘组合件联接,构成双轮直顶式万向轮。与“斜顶式”万向轮比,它无一恒定力偶作用,故不易损坏,负荷能力强;与轴承支撑的“直顶式”万向轮比,对地面不平度,清洁度适应性强,用途广。此外,易于制造,主要件可用边角余料;能承载家用载体,还可用于工厂货车。
文档编号B60B33/02GK2034538SQ8820600
公开日1989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20日
发明者赵生勤 申请人:赵生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