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货运包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514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货运包扎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汽车货物用的工具。
汽车装了货物后需用绳子进行包扎固定,以防止运输途中散落。目前货物的包扎皆使用普通绳子,既费力,又不易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方便地将汽车上的货物固定住的包扎带。
这种汽车货运包扎带包括扁平的包扎带、固定器和带扣。固定器包括槽形的壳体、固定爪和销轴,固定爪和销轴装于壳体侧壁之间,销轴上套着一定位带,定位带的下端有一扣环,扣环上有一定位销。带扣为U形,两端部连着一横销。包扎带的两端部均匀分布着一些定位孔,带端穿过固定爪和壳体之间,从带扣中穿入,绕过横销,再穿入定位带的扣环中。
这种汽车货运包扎带使用时,将包扎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的一侧,令包扎带跨过汽车上的货物,带扣勾住车箱下的挂绳钩,调整固定器到适当的位置,转动固定爪使爪齿卡住包扎带以使固定器定位。然后拉紧带端,将定位带扣环上的定位销插入包扎带端部的一个孔中。货物就被可靠地固定住了,既方便又牢固。



图1为这种汽车货运包扎带的整体结构图;附图2为
图1的侧向剖视图;附图3为这种包扎带的另一种结构图;附图4为包扎带的又一种结构附图5为用这种汽车货运包扎带将货物固定在汽车上的状态图。

图1和2所示,这种汽车货运包扎带包括槽形的壳体(3)、固定爪(2)和销轴(4),固定爪和销轴装于壳体的两侧壁之间,销轴上套着定位带(5),(6)为定位带下端的扣环,其中心有一定位销(10),包扎带(1)穿过固定爪(2)和壳体的底板(11)之间。转动固定爪能将固定器固定在包扎带上。包扎带从带扣(8)中穿入,绕过带扣上的横销(9),再穿入定位带(5)上的扣环(6)中,拉紧后,用扣环上的定位销(10)穿入孔(7)中而固定住。也就将货物固定住。这种包扎带可以一端装有固定器和带扣,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另一侧车箱上,也可以两端各有一套固定器和带扣,这样,可以分别从汽车的两侧收紧包扎带,操作起来就更方便,固定货物更可靠。
如图3所示,这种汽车包扎带还可以包括一个下定位爪(13)和一槽形的下壳体(14),下定位爪装于下壳体的两侧壁上,带扣(8)依靠横销(9)与下壳体的两侧壁相连,此时,固定器(3)上的定位带(5)可以省去,销轴(4)上套着一转动套(12),包扎带(1)的下端从下壳体的下定位爪和下壳体底板之间穿过,从上定位带(3)上的销轴(4)上穿出,拉紧包扎带,扳转下定位爪,即能将包扎带紧固住。带扣(8)上的横销(9)外也可以套一转动套(15)以减少摩擦阻力。
如图4所示,两个定位爪还可以用卡板(16)和(18)来替代,分别由转柄(17)、(19)推动。卡板上与包扎带(1)的接触面上有一些齿,以增加摩擦力,转动转柄,使卡板压紧带子(1),包扎带即被紧固住。这种结构中,由于卡板的接触面比较大,因而包扎带的带子用裁面为圆形的绳子来代替,也能有足够的紧固牢度。此时,销轴(4)和横轴(9)外的转动套(12)和(15)的表面可以成圆弧形的下凹面,以适应绳子的形状。
如图5所示,用这种包扎带固定货物时,将包扎带(1)跨过货物,把带扣(8)套在车箱底下的挂绳钩(20)上,收紧包扎带即将货物固定住。图中为包扎带两端皆装有紧固装置的情形。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货运包扎带,包括一扁平的包扎带(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器和带扣(8),固定器包括槽形的壳体(3)、固定爪(2)和销轴(4),固定爪和销轴装于壳体的两侧壁之间,销轴上套着定位带(5),定位带的下端有一扣环(6),扣环上有一定位销(10),带扣(8)为U形,两端部连着一横销(9),包扎带(1)的端部均匀分布着一些定位孔(7),包扎带穿过固定爪(2)和壳体的底板(11)之间,从带扣(8)中穿入,绕过横销(9),再穿入定位带上的扣环(6)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货运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下定位爪(13)和槽形的下壳体(14),下定位爪装于下壳体的 两侧壁上,带扣(8)依靠横销(9)与下壳体的两侧壁相连,所述的销轴(4)上套着一转动套(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货运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定位爪(2)、(13)用卡板(16)、(18)替代,并由转柄(17)、(19)推动。
专利摘要汽车货运包扎带,一种固定汽车上货物用的工具,包括一扁平的包扎带(1),固定器和带扣(8),固定器包括槽形的壳体(3)、固定爪(2)和销轴(4),销轴上套着定位带(5),定位带的下端有一扣环(6),扣环上有一定位销(10),将包扎带(1)的端部穿过固定爪和壳体的底板(11)之间,从带扣(8)中穿入,绕过横销(9),再穿入定位带上的扣环(6)中,拉紧后将定位销(10)穿入包扎带端部的孔(7)中,即可将货物固定在汽车上。
文档编号B60P7/06GK2215430SQ9422320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柏荣 申请人:张柏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