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拖臂车辆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11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拖臂车辆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挂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拖臂悬挂装置,该系统用于将轴装配于车架上,其中每个拖臂各包括一对支承臂,支承臂在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托架上,而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装配于轴板上。
目前,空气弹簧被广泛地应用于悬挂拖车或其它工业车辆的轴。空气悬挂装置通常包括一拖臂,该拖臂在其一端通过一车架托架可转动地装配在车架上。空气弹簧被固定在车架与拖臂的另一端之间。轴一般靠近空气弹簧装配在拖臂上。两个悬挂装置一般分别与各个轴相连接。
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当轴及与轴相连接的拖臂由于载重或路面的不平整而偏转时,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就会产生问题。当偏转时,拖臂的一端绕车架托架上的一个回转点转动,从而使拖臂的远端沿一弧形回转。由于空气弹簧和轴通常装配在拖臂的远端,因此空气弹簧和轴也作弧形移动。空气弹簧下部的弧形移动将使其下部前后移动,并产生角位移。因此,常用的空气弹簧一般都设置有用于补偿轴的偏转、前后移动及角位移的高度。空气弹簧高度的增加必然导致材料和气囊长度的增加,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车辆悬挂装置包括一纵向延伸的车架,车架包括一对相对的侧面,该悬挂装置还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车架托架,各个悬臂可分别装配在车架的一侧。第一对纵向延伸的上拖臂包括可转动地与车架托架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对纵向延伸的下拖臂包括可转动地与车架托架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拖臂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下拖臂之上,并与下拖臂隔开。一轴装配在每组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端部之间,并在其间延伸,所述的轴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面和一中心轴线。一对弹簧被固定到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第二端上,并可被固定到车架上,以缓冲第一和第二拖臂朝车架的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第一扭力杆在上拖臂之间延伸并被刚性连接到上拖臂上。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扭力杆在下拖臂之间延伸并被刚性连接到下拖臂上。该扭力杆可防止拖臂与车架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拖臂与下拖臂彼此平行。这种设置方式可在悬挂装置之间实现载荷平衡。由拖臂的偏移所产生的任何相对扭矩都可在扭力杆之间均衡分配。由于拖臂的平行设置,使得当上拖臂与下拖臂中的至少一个从一停止位置偏移到一偏移位置上时,轴不会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或受到相对其中心轴线的扭矩。
在再一实施例中,上拖臂与下拖臂不是平行的,而是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当拖臂由于路况或车辆载重而转动时,使由拖臂的弧形回转而引起的弹簧前后移动最小。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的轴用于平衡产生于车架两侧的悬挂装置内的力时,其起到扭力杆的作用,并与扭力杆协同动作。或者,除了扭力杆之外,非平行的悬挂装置还可包括一横向减震杆或其它稳定部件。另外,还可大大减少空气弹簧活塞的转动。由于前后移动及转动被大大减少,因此在保证具有较大弹簧的承载性能之前提下,空气弹簧的高度可以更小,其重量可以更轻,其成本可以更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说明如下,其中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悬挂装置及车架之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为悬挂装置及车架沿图1之剖面线2-2的前视图;图3为如图1和2所示的悬挂装置之组件的立体视图;图4为一与图1类似的视图,该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悬挂装置及车架的一部分。
参照附图,图1至3具体示出了一车架,该车架包括侧架12、14及连接在侧架12、14之间的横撑16。车辆的前部位于图1的右侧。为简明起见,仅具体示出了悬挂装置的一侧,但应该知道车辆的每一侧都包括相同的悬挂装置部分。
悬挂装置的每一侧各包括一吊架18,吊架18通过螺栓20或通过焊接固定于侧梁12上。上拖臂和下拖臂22、24分别通过带衬套的铰链26和28可转动地装配到吊架18上。拖臂22和2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带衬套的铰链32和34固定到轴架30上。上述这种带衬套的铰链26、28、32和34已在美国专利US-A3,140,880中公开。空气弹簧38在其上端通过托架40和螺栓42或通过焊接固定于侧梁12上。空气弹簧38在其下端通过合适的托架和螺栓(未示出)固定于轴架30上。轴44固定于轴架30的中部上。
减震器46的上端通过螺栓50可转动地装配到支架48上。支架48又通过螺栓52固定于侧梁12上。减震器46的下端通过延长部分54和螺栓56可转动地装配在轴架30上。
如图2和3所示,上部扭力杆58在设置于车架相对两侧的上拖臂22之间延伸。上部扭力杆58被刚性连接到上拖臂22上,以与拖臂22一起转动。同样,下扭力杆60在下拖臂24之间延伸,并与拖臂24刚性连接,以与其一起转动。由于上下拖臂22、24和轴架30及吊架18的平行四边形的设置方式,轴架30的任何偏转都将使空气弹簧38垂直偏移、前后偏移或纵向偏移。纵向偏移量可由上下拖臂22、24的长度及其相对地面的角度位置来控制。这些数值越大,其纵向移动就越小。这样,由于拖臂的长度较大,因此可将空气弹簧38的纵向偏移量降低到最小值。从而使空气弹簧的转动几乎为零。
由于根据本发明悬挂装置具有双扭力杆,因此可防止车辆的摆动。当轴的一端向上倾斜,而其另一端向下倾斜时,如图3所示,例如在右转弯时,第一拖臂22和24将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扭转扭力杆58和60,而且第二拖臂22和24将通过沿顺时针方向对扭力杆施加一个扭力而克服上述的扭转。这些移动可被扭力杆58和60所消除。因此,就车架易于相对轴保持平行的意义上来讲,扭力杆将对车辆的稳定产生影响。当遇到路面不平整或车辆载重不均衡时,也会产生相同的动作和反应。
当平行的拖臂上下回转时,拖臂沿一弧线转动,从而使空气弹簧的下端相对车架略微前后移动,而不是相对车架作转动。但轴端不受任何前后移动的影响仍保持其转动方向。
参照图4,该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设置有非平行拖臂装置的悬挂装置。在该图中,与图1-3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与图1相同,车辆的前部在右侧。拖臂装置包括一加长的吊架68,该吊架通过螺栓20或通过焊接固定于侧梁12的相对两侧上(为简明起见,图中仅示出了车架的一个侧面)。上拖臂和下拖臂63和64分别通过带衬套的铰链26和28可转动地装配在吊架68上。拖臂63和6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带衬套的铰链32和34装配于轴架30上。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空气弹簧38通过托架40和螺栓42或通过焊接固定于侧梁12上。空气弹簧的下端固定于轴架30上。一轴44装配在轴架30的中部。
减震器46在其上端通过螺栓50可转动地装配在托架48上。托架48又通过螺栓52装配在侧梁12上。减震器46的下端通过延长部分54和螺栓56可转动地装配在轴架30上。
上下拖臂63和64在车架的托架68与轴架30之间相对收敛。拖臂63和64具有一预定的长度,并以一收敛角定位,从而当轴44由于路面的不平整或车辆遇到不均衡的载重条件而使其一端相对另一端偏移时,轴44相对侧梁12沿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同时,轴的一端将会相对另一端扭转,从而在轴44内产生一个扭应力。带衬套的铰链28可被水平定位在与带衬套的铰链34相同的高度位置上或低于铰链34的高度位置上。当轴向上偏转时,下拖臂64将沿图4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轴架30。同样,带衬套的铰链26定位在高于带衬套的铰链32的位置上,从而当轴向上偏转时,上拖臂63将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轴架30。当轴向下偏转时,拖臂将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轴架30。由于拖臂63和64的收敛,因此轴架30将沿线性的垂直方向移动,以沿垂直方向移动空气弹簧。当轴板30线性移动到使轴的另一端不受相同的偏转力时,这种线性移动将会使轴44的一端绕其纵轴相对另一端转动。因此,在空气弹簧的偏转过程中,轴的一端将相对另一端略微扭转。从而,使轴起到定位于悬挂装置之间的扭力杆的作用,其中所述的悬挂装置设置于车辆的两侧。由于空气弹簧不会经历大的转动或前后移动,因此可使用较小尺寸的空气弹簧。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扭力杆最好刚性连接到悬挂装置两侧的各对拖臂上。或者,非平行的悬挂装置可包括横向减震杆或其它稳定装置,例如在美国专利4,262,929中公开的装置。
如说明书所述,尽管可将带衬套的铰链26设置在高于带衬套铰链32的位置上,而且带衬套铰链28可与带衬套铰链34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或被设置在低于带衬套的铰链34的高度位置上,但是带衬套的铰链也可按以下方式设置当轴向上偏转时,使上下拖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但不管怎样,上下拖臂必须是非平行的。
在上述说明书和附图的范围内,可对本发明作出适当的变化和修改,但这些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有车架的车辆悬挂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一对相对的侧面,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车架托架,每个车架托架都可被固定于车架的一侧上;第一对纵向延伸的上拖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转动地与车架托架相连接;第二对纵向延伸的下拖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车架托架上;上拖臂在距下拖臂一定距离处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下拖臂之上;一轴装配在各组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端部上,并在第一和第二拖臂之间延伸,该轴包括相对的两端和一中心轴线,一对弹簧固定于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第二端上并可被固定于车架上,以缓冲第一和第二拖臂朝车架方向的移动,这种改进包括一第一扭力杆在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该扭力杆可防止拖臂对与车架之间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扭力杆,该扭力杆在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所述的第二扭力杆可防止该对拖臂相对车架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拖臂平行于所述的下拖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对用于连接轴之端部的轴支承板,其特征在于车架两侧的上下拖臂之第二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轴支承板之一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拖臂和下拖臂具有相同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拖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相对下拖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中,从而当拖臂从一停止位置向一偏移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轴相对其中心轴线保持相同的角度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拖臂的纵向延长部分不平行于下拖臂的纵向延长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对用于连接轴之端部的轴支承板,其特征在于车架两侧的上下拖臂之第二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轴支承板之一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拖臂之一长于其中的另一个,从而在上下拖臂中的至少一组从一停止位置向一偏移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轴相对其中心轴线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空气弹簧。
11.一种设置有车架的车辆悬挂装置,所述车架包括一对相对的侧面,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车架托架,每个车架托架都可被固定于车架的一个侧面上;第一对纵向延伸的上拖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转动地与车架托架相连接;第二对纵向延伸的下拖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车架托架上,上拖臂在距下拖臂一定距离处垂直设置于下拖臂之上;一轴装配在各组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端部上,并在第一或第二拖臂之间延伸,该轴包括相对的两端和一中心轴线,一对弹簧固定于第一和第二拖臂的第二端上并可被固定于车架上,以缓冲第一和第二拖臂朝车架的移动,这种改进包括上拖臂的纵向延长部分平行于下拖臂的纵向延长部分,从而当拖臂从一停止位置向一偏移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轴相对其中心轴线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拖臂和下拖臂中的一个长于另外一个,从而当上下拖臂中的至少一组从一停止位置移动到一偏移位置的过程中,使所述轴在扭力的作用下相对其中心轴线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对固定于轴之端部上的轴支承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车架两侧的上下拖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轴支承板之一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扭力杆,该扭力杆在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该扭力杆可防止拖臂对与车架之间的相对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扭力杆,该扭力杆在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所述的第二扭力杆可防止该拖臂对相对车架的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扭力杆,该扭力杆在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成对的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该扭力杆可防止拖臂对与车架之间的相对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悬挂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扭力杆,该扭力杆在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固定于另一对上拖臂或下拖臂之间,所述的第二扭力杆可防止该拖臂对相对车架的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悬挂装置包括一纵向延伸的车架,一轴(44)被连接到车架上,以相对车架转动;一空气弹簧(38)固定于车架和轴之间,以相对车架支承所述的轴,上拖臂(22)和下拖臂(24)被连接到车架的两侧。一第一扭力杆(58)在上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连接在上拖臂之间,一第二扭力杆(60)在下拖臂之间延伸并刚性连接在下拖臂之间。在悬挂装置相对车架偏移的过程中,扭力杆与弹簧协同动作,以防止拖臂与车架之间的相对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拖臂是平行的。这种设置可在悬挂装置之间形成载荷平衡。由拖臂的偏移所产生的任何相对扭矩都可在扭力杆之间均衡分配。在另一实施例中,上拖臂(63)和下拖臂(64)不是平行的,而是以如下方式设置:当拖臂由于路面条件或车辆载重而转动时,使空气弹簧和轴由于拖臂的弧线回转而产生的前后移动最小。
文档编号B60G21/05GK1267261SQ98808196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9日
发明者威廉·C·皮尔斯 申请人:纽维锚锁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