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450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特别涉及安装在轮缘外周的轮胎本体,其内面与轮缘间直接形成空气室的无内胎轮胎。
但是,上述现有的无内胎轮胎中,在橡胶制的轮胎本体内面,粘贴着称为内衬的空气难透过性材料,以保持轮胎内、即上述空气室内的空气,该内衬通常是采用异丁橡胶。
但是,橡胶类材料一般都有一些空气透过性,所以,即使采用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随着时间的推移,轮胎内的空气渐渐泄漏,导致空气压降低。
为此,已往必须定期地检查、补充轮胎内的空气压,其维护作业相当麻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内胎轮胎,装在轮缘外周的轮胎本体,其内面与轮缘之间直接形成环状的空气室,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轮胎本体上,一体地设有空气不透过层,该空气不透过层由气密地覆盖本体内面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
根据该构造,由气密地覆盖轮胎本体内面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可有效地防止轮胎内的空气泄漏,所以,不必象已往那样要定期地检查、补充轮胎内的空气压,轮胎的维护颇为简单。而且,可长期将轮胎空气压保持为适当值,避免在空气压降低的状态下行驶,所以,避免因空气压降低导致轮胎滚动的阻力增加,节省行驶燃料费,抑制轮胎的偏磨耗,提高轮胎寿命。
另外,在上述构造中,在上述空气不透过层与轮胎本体之间,夹设着弹性体和粘接性树脂,上述弹性体粘接在轮胎本体的内面,上述粘接性树脂粘接在该弹性体与该空气不透过层之间。
根据该构造,由气密地覆盖轮胎本体内面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不直接粘接在轮胎本体内面,而是通过用上述粘接性树脂牢固地粘接在该空气不透过层上的弹性体粘接,所以可提高对轮胎本体内面的粘接性。
图2是

图1的2向视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3是表示经过日数与轮胎空气变化的曲线图。
图4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断面图,表示第2实施例。
图5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断面图,表示第3实施例。
图6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断面图,表示第4实施例。
图7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断面图,表示第5实施例。
图8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断面图,表示第6实施例。
图1、2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机动两轮车的车轮W,备有环状的金属制轮缘R、和固定配设在该轮缘R外周侧的无内胎轮胎T。该无内胎轮胎T的本体1,与已往普通的轮胎同样地,主要以橡胶材构成,其左右的内周端部1a,嵌合安装在形成于轮缘R外周的环状槽状的接合凹部Ra内。
在上述轮胎本体1的内面1f与轮缘R之间,直接形成可充填保持高压空气的环状空气室C。在轮缘R的一侧部,用于向空气室C给排·高压空气的公知的开闭阀V设在轮缘R的内周部。
在上述本体1上,一体地设有空气不过透层S,该空气不透过层S由全面地气密地覆盖本体1内面1f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例如クラレ社制,商品名エバ—ル),是将乙烯和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皂化而成的。图示例中,将其形成为15~30μm厚的薄膜状,作为空气不透过层S。
该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如以下具体例所示,沿着轮胎本体1的内面1f全面、直接或间接地粘接合着。
即,在图2所示第1实施例中,在轮胎本体1的内面全面,与已往普通的无内胎轮胎同样地,层状地重叠着由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2i,用粘接或其它接合方式接合为一体。在该内衬2i的表面全面,重叠着上述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用粘接或其它接合方式接合成一体。
图3的曲线,表示上述实施例的轮胎A、和只采用作为密封材的、由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2i(没有空气不透过层S)的轮胎B,在初始空气压为2kg/cm2的状态,以每天时速95km/h各行驶160km时的轮胎空气压的变化。根据该实验结果,没有空气不透过层S的轮胎B,经过数日后,空气压有所降低,而有空气不透过层S的轮胎A,经过一个月其空气压也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上述实施例,除了采用公知的防泄漏内衬2i外,还配设具有更加优良空气阻隔功能的、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这样,可更有效地防止空气室C内的空气泄漏,所以,不必像已往那样要定期地检查、补充轮胎内的空气压,可延长维修周期,维护作业简单。
图4所示的第2实施例,除了具有第1实施例的构造外,在空气不透过层S的表面(即空气室C侧的一面),还层状地重叠着由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2o,用粘接或其它接合方式,接合为一体。即空气不透过层S,是挟在一对内衬2i、2o之间的夹心构造。
该实施例中,由于有多层内衬2i、2o,比第1实施例具有更好的防空气泄漏效果。另外,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的表面,被内衬2o覆盖着,不露出于空气室C,所以,即使空气不透过层S是薄膜状,在轮胎运输时或保管时,也能避免其它物体与空气不透过层S接触,而且,上述内衬2o兼有对空气不透过层S的保护作用,构造简单化。
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是在第2实施例的轮胎中,省略了内侧(即与轮胎本体1的内面1f相接侧)的内衬2i,把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直接重叠在轮胎本体1的内面1f上,用粘接或其它接合方式接合为一体。因此,该实施例中,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被外侧的内衬2o覆盖着,不露出于空气室C,所以,具有与第2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6所示的第4实施例,是在第3实施例的轮胎中,省略了内衬2o,使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露出于空气室C内。该实施例中,由于省略了由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所以,可使轮胎的构造简单化,降低成本。
图7所示的第5实施例中,在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与轮胎本体1间,夹设了层状的弹性体E和粘接性树脂A。层状的弹性体E粘接在轮胎本体1的内面1f上,粘接性树脂A将该弹性体E和空气不透过层S间牢固地粘接。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粘接性树脂A,是采用在聚烯烃中导入特殊官能团而得到强力粘接性的聚烯烃(三井化学社制,商品名アドマ-)。另外,上述弹性体E,是采用上述粘接性树脂A可粘接的热可塑性树脂,例如,烯烃系热可塑性弹性体(三井化学社制,商品名ミㄢラストマ-)。
在轮胎本体1的制造工序中,例如,在形成为膜状的空气不透过层S的一面上,通过上述粘接性树脂A,粘接了上述弹性体E的一面后,再把该弹性体E的另一面,粘接在轮胎本体内面1f上,这样,空气不透过层S便粘接在轮胎本体1上。
根据该第5实施例,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不直接粘接在轮胎本体内面1f上,而是通过弹性体E(该弹性体E用上述粘接性树脂A牢固地粘接在空气不透过层S上)粘接,所以,与把该空气不透过层S直接粘接在轮胎本体内面1f上时相比,可提高对轮胎本体内面1f的粘接性,不容易从该内面1f剥离。
图8所示的第6实施例,是在第5实施例的轮胎中,在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的另一面(即面临着空气室C的面)上,也通过上述同样的粘接性树脂A,粘接着层状的弹性体E,即,该空气不透过层S,在其两面上分别通过粘接性树脂A粘接着内外2层弹性体E、E,形成夹在内外2层弹性体E、E间的夹心构造。
根据该第6实施例,具有与第5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并且,由于空气不透过层S的表里两面,被弹性体E一体地覆盖着,所以,即使空气不透过层S为薄膜状,也不会与其它物体接触而损伤。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作出各种其它实施例。例如,在第1~第3实施例中,是把异丁橡胶构成的内衬和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空气不透过层S,2层或3层地叠层,但本发明中,也可以将这些内衬和空气不透过层交替地叠置4层以上。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内胎轮胎,可用于机动两轮车,也可用于其它车辆,例如大骄车、卡车或小汽车等。
权利要求
1.无内胎轮胎,装在轮缘(R)外周的轮胎本体(1),其内面(1f)与轮缘(R)之间直接形成环状的空气室(C),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轮胎本体(1)上,一体地设有空气不透过层(S),该空气不透过层(S)由气密地覆盖本体(1)内面(1f)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不透过层(S)与轮胎本体(1)之间,夹设着弹性体(E)和粘接性树脂(A),上述弹性体(E)粘接在轮胎本体(1)的内面(1f),上述粘接性树脂(A)粘接在该弹性体(E)与该空气不透过层(S)之间。
全文摘要
无内胎轮胎,装在轮缘(R)外周的轮胎本体(1),其内面(1f)与轮缘(R)之间直接形成环状的空气室(C),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轮胎本体(1)上,一体地设有空气不透过层(S),该空气不透过层(S)由气密地覆盖本体(1)内面(1f)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
文档编号B60C1/00GK1331636SQ99814856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1日
发明者山际登志夫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