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1032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汽车防撞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撞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给人们带来了阴影。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减轻车祸带来的危害,汽车上一般会安装防撞装置,然而现有的防撞装置结构复杂、不便安装,增加了汽车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尾端封闭,所述壳体的首端为开口端,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
[0007]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滑动嵌设在所述开口端,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撞击板;
[0008]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两侧的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
[0009]多个卡件,所述卡件为杆状,所述卡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卡件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且固定。
[0010]壳体的尾端与汽车连接,空腔的各部分尺寸均相等,以便于活塞可以在空腔内滑动;撞击板被撞击后,挤压活塞使其深入空腔内部。滑块可以在空腔内滑动,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是指滑块的第二通孔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通孔连通形成通道供卡件通过,此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线重合,当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也可以为非圆。卡件的材料可以为柔性材料也可以为刚性材料,卡件从壳体一侧的第一通孔进入至空腔内并贯穿滑块的第二通孔,最后,卡件从壳体的另一侧的第一通孔伸出,卡件的两端被固定,固定方式多种多样,被固定的卡件无法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滑出,在卡件的作用下,滑块的位置固定。
[0011]当外部撞到撞击板后,撞击板挤压活塞,活塞沿着空腔朝向壳体的尾端运动,当活塞抵住第一个滑块后,滑块受到作用力有朝向壳体的尾端运动的趋势,当滑块的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卡件断裂,卡件断裂的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消耗活塞的动能,降低冲击力;此时活塞带动第一个滑块继续前进,第一个滑块抵住第二个滑块后使用于固定第二个滑块的卡件断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滑块的卡件断裂,通过卡件断裂消耗活塞的动能,使活塞到达汽车的车体时动能减弱至较小的程度,对汽车的冲击力降低,保证车内乘车人的人身安全,降低车祸事故的危害。当然,也可以在壳体上设置排气孔,使得滑块运动时空腔内的气体可以从排气孔中排除,避免出现空腔内压强过大导致滑块等无法继续滑动的现象;另外,活塞与壳体之间也可以通过卡件固定,活塞运动时首先使该卡件断裂起到缓冲作用。该装置可以用于汽车的前端、尾部或侧面等;另外可以通过增加该装置的数量来达到更强的缓冲效果,尽可能减小车祸事故造成的危害。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内穿设有销钉。
[0013]卡件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直接将销钉插入销钉孔内即可实现卡件的固定,销钉孔和销钉位于壳体的外部,固定方式较为简单,提高汽车防撞装置的安装和修复效率。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卡件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挡块,所述挡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销钉孔,所述销钉孔内穿设有销钉。
[0015]圆柱形挡块无法从第一通孔通过,只能留在壳体的外部,卡件的一端贯穿壳体和滑块后直接将一个销钉插入销钉孔即可实现卡件的两端固定,固定方式较两端设有销钉孔的卡件的固定更为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滑块为长方体,所述滑块的侧面与所述空腔的侧壁贴合。
[0017]位于壳体两侧的第一通孔必须对应,即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以便于卡件可以顺利通过,因此,在开设第一通孔时需要精确定位,壳体为长方体时定位较为准确,不容易偏转,开设第一通孔更加方便、精确;另外,空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时,滑块为长方体,滑块只能在空腔内滑动不能转动,因此不需要对滑块进行定位,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对应更加方便,卡件更容易安装。
[001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柱状,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始于所述壳体的首端,止于所述壳体的尾端,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凸起嵌设在所述条形槽内。
[0019]圆柱状到壳体各部分受力较为平均、外形更加美观,滑块在圆柱形的空腔内滑动更加顺畅;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滑块为圆柱状,此时,滑块可以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通孔的位置不固定,不容易使卡件穿过,因此需要对滑块进行定位,使得滑块只能沿空腔滑动不能转动;条形凸起嵌设在滑块的条形槽内,条形槽只能沿着条形凸起的方向滑动,进而约束滑块的活动,方便卡件进行安装。
[0020]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滑块和所述壳体的底端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0021]活塞在空腔内滑动时,首先接触弹簧,弹簧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消耗活塞的动能,弹簧在一个滑块的作用下挤压另一个滑块,使卡件断裂起到缓冲作用,依次类推,弹簧和卡件共同作用,减缓冲击力,缓冲效果更好,保护车内乘车人的人身安全。
[002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单元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单元壳体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单元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活塞的一端滑动嵌设在所述前壳体内,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活塞和所述前壳体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卡件固定;每个所述单元壳体均设置有所述滑块和所述弹簧,所述滑块滑动嵌设在所述单元壳体内,所述滑块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卡件固定在所述单元壳体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前壳体的靠近所述单元壳体的一端、所述后壳体的靠近所述单元壳体的一端和所述单元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相邻的两个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3]将整个汽车防撞装置拆分为不同的单元,前壳体用于嵌设固定活塞,后壳体用于将汽车防撞装置固定在汽车上,固定方式不限,单元壳体作为缓冲的主体,单元壳体越多,缓冲效果越好,但是汽车防撞装置的长度越长,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单元壳体适应不同的车型需求;各个单元壳体的结构大小均相同,其中一个单元壳体内的滑块可以在其他单元壳体内滑动。相邻的两个法兰盘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从而实现前壳体和单元壳体之间、两个单元壳体之间、单元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拆装较为方便。将壳体分为前壳体、后壳体和单元壳体后,首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元壳体的数量,即选择滑块、弹簧、卡件的数量,得到较为适宜的缓冲效果,根据不同的车型,选择不同数量的单元壳体,不需要更换整个壳体;其次,滑块、卡件的安装较为方便,由于单元壳体的长度较短,滑块的位置容易调节,进而使得卡件的穿设更加方便,每个单元壳体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拼接即可;然后,即使其中一个部分部件损坏,直接更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壳体等,修复成本更低;另外,可以通过设计使前壳体和单元壳体之间、两个单元壳体之间、单元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存在一定的气隙供空气流出或进入,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始终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不会对部件产生作用,当然,也可以使空腔保持密封的状态,活塞运动时,空腔内的压强增大,对活塞或滑块作用产生阻力。
[0024]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的靠近所述单元壳体的端面和内壁之间、所述后壳体的靠近所述单元壳体的端面和内壁之间、所述单元壳体的两端的端面和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倒圆角。
[0025]此处的倒圆角是一种结构,并非工艺,倒圆角使得前壳体和单元壳体之间、两个单元壳体之间、单元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过渡更加顺畅,没有棱角,即使活塞或滑块会抵住单元壳体或后壳体的端部,仍然会顺着圆弧的方向滑动至另一个单元壳体或后壳体的内部,不容易被棱角阻挡,保证活塞或滑块的顺利滑动;各个部分安装出现一定错位或变形时也可以使活塞或滑块顺利滑动,确保汽车防撞装置的正常工作。
[0026]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开口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卡合块脱离所述壳体的挡圈。
[0027]卡合块的尺寸大于挡圈的尺寸,活塞无法从壳体内脱离,只能在空腔内滑动,即使外界的力消失后,弹簧回复原位对活塞或弹簧施加一定的弹力,活塞和滑块仍然无法在惯性的作用下从壳体内脱离,确保活塞和滑块不会对外界人员造成误伤。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
[0029]第二通孔的轴心线与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卡件的两端受到的剪切力相等,受力较为均匀;正常状态下,弹簧处于舒张状态,对滑块无作用力;撞击板受到撞击后,滑块有朝向壳体的尾端运动的趋势对卡件进行挤压使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