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3989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开关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风量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关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中设置有多种开关控制器,有的开关控制器负责控制内循环与外循环通气的调节,有的负责风量大小的调节,但对驾驶人员来说非常繁琐,需要调节多个旋钮。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器,以实现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内风量,包括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均包括多个风量等级。
[0007]可选的,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有同心的均为圆弧状的直径较小的第一触片和直径较大的第二触片,基板上在大于第二触片直径的圆弧轨道上还分布多个代表不同风量等级的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且基板上还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触片接通的第一触点、用于与第二触片接通的第二触点和用于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接通的第三触点;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每个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与用于调节对应等级风量的电阻连接。
[0008]可选的,调节板的调节转轴通过第一触片的圆心且垂直于第一触片所在平面,第一触点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第一触片的半径,第一触点用于与第一触片接通,第二触点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第二触片的半径,第二触点用于与第二触片接通,第三触点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分布的轨道的半径,第三触点用于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接通。
[0009]可选的,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设置于基板上,且与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共用用于连接电源两极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还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和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分布在同一直径的轨道上。
[0010]可选的,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
[0011]可选的,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
[0012]可选的,四个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
[0013]可选的,四个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
[0014]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内风量,包括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所述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所述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均包括多个风量等级。由于在同一个开关控制器上合成了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即能控制风量大小,又能调节内外循环风,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基板与调节板装配图;
[0019]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0020]附图中:1为第一触片、2为第二触片、3为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为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5为调节板、6为第一触点、7为第二触点、8为第三触点、9为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器,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基板与调节板装配图;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0024]本申请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内风量,包括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均包括多个风量等级。由于在同一个开关控制器上合成了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即能控制风量大小,又能调节内外循环风,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
[0025]进一步的,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包括基板9,基板9上设置有同心的均为圆弧状的直径较小的第一触片1和直径较大的第二触片2,基板9上在大于第二触片2直径的圆弧轨道上还分布多个代表不同风量等级的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且基板9上还设置有调节板5,调节板5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触片1接通的第一触点6、用于与第二触片2接通的第二触点7和用于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接通的第三触点8 ;第一触片1和第二触片2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每个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与用于调节对应等级风量的电阻连接。通过调节板5的转动,第一触片1与第一触点6接通,第二触片2与第二触点7接通,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与第三触点8接通,第三触点8的接通可以调节对应不同的内循环调节触片,从而对应不同等级的内循环出风量,采用这种调节结构,非常方便。
[0026]更进一步的,调节板5的调节转轴通过第一触片1的圆心且垂直于第一触片1所在平面,第一触点6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第一触片1的半径,第一触点6用于与第一触片1接通,第二触点7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第二触片2的半径,第二触点7用于与第二触片2接通,第三触点8与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分布的轨道的半径,第三触点8用于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接通。各个触片和触点均在自身所在的圆弧轨道上运动,调节精准。这样布置有利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的布置。
[0027]还可以包括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设置于基板9上,且与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共用用于连接电源两极的第一触片1和第二触片2,还包括设置于基板9上的多个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和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分布在同一直径的轨道上。这种设计实现了进一步集成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并且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与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通用轨道,就能进一步共用第三触点8,通过第三触点8的调节即可。
[0028]具体的,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更具体的,四个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四个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这样设置比较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方便调节。
[002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内风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所述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所述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均包括多个风量等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包括基板(9),所述基板(9)上设置有同心的均为圆弧状的直径较小的第一触片(1)和直径较大的第二触片(2),所述基板(9)上在大于所述第二触片(2)直径的圆弧轨道上还分布多个代表不同风量等级的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且所述基板(9)上还设置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1)接通的第一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触片(2)接通的第二触点(7)和用于与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接通的第三触点(8);所述第一触片(1)和所述第二触片(2)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每个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与用于调节对应等级风量的电阻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的调节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触片(1)的圆心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触片(1)所在平面,所述第一触点(6)与所述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触片(1)的半径,所述第一触点(6)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片(1)接通,所述第二触点(7)与所述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触片(2)的半径,所述第二触点(7)用于与所述第二触片(2)接通,所述第三触点(8)与所述调节转轴的距离等于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分布的轨道的半径,所述第三触点(8)用于与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⑶接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基板(9)上,且与所述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共用用于连接电源两极的所述第一触片(1)和所述第二触片(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9)上的多个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和所述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分布在同一直径的轨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为四个,且按照风量等级排列、紧挨布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内循环风量调节触片(3)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外循环风量调节触片(4)之间的调节转角为22.5度。
【专利摘要】本申请所提供的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内风量,包括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所述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所述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均包括多个风量等级。由于在同一个开关控制器上合成了内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和外循环风量控制开关,即能控制风量大小,又能调节内外循环风,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控制的开关控制器。
【IPC分类】B60H1/00
【公开号】CN105398309
【申请号】CN201510924959
【发明人】姜国清, 杨太平, 卢晖
【申请人】重庆瑞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