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及其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842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及其电动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轮毂及其电动平衡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轮毂和免充气轮胎的装配稳固,完全依靠轮毂的外圆(即轮辋)和轮胎的内圆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尽可能的实现轮胎与轮毂之间的相对定位。但由于轮胎的材料为橡胶,橡胶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当轮胎和轮毂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对作用力时,轮胎就会产生弹性变形,以至于引起轮胎与轮毂之间的相对滑动,使得车辆的控制失灵,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3]电动平衡车是一种依靠电力驱动及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电动平衡车的最大运行时速通常在15km/h左右,且运行的路况也难以预料,因此,电动平衡车的车轮的受力大,且情况复杂多变,轮毂和轮胎之间仅仅依靠静摩擦力的相对作用往往达不到安全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毂,所述轮毂能有效避免与轮胎之间的相对滑动。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轮毂的电动平衡车。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轮毂,轮毂的轮辋和/或胎圈座上设有若干第一薄片,第一薄片沿着轮辋和/或胎圈座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侧面为梯形,所述第一薄片的长边与轮毂的半径平行,所述第一薄片靠近轮毂中心的顶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夹角α小于90°且大于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侧面与顶面的夹角为90°。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毂通过设置在轮辋和/或胎圈座的第一薄片,极大的增加轮毂与轮胎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当轮胎受到地面摩擦力时,所述相对作用力能有效的克服轮胎与轮毂之间的滑动,增加安全保障。所述第一薄片的倒角以及夹角等的设计,在提供最大相对作用力的同时确保了轮胎的安装方便。
[0009]根据轮胎的受力特点及与地面的接触面,为了有效的增大所述相互作用力,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之间的圆心角为10°?20°。优选地,所述圆心角为14.4°。
[0010]为了达到有效增大所述相互作用力的同时,确保轮胎便于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片的长:宽:高=4.6:1.5:2.8ο
[0011]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之间设有第二薄片,所述第二薄片的长边与轮毂的半径平行。所述第二薄片能更好地使轮胎与轮毂之间的定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所述相对作用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薄片的第二侧面为等腰梯形。采用等腰梯形的形状可确保与之匹配的轮胎的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得到保证。
[0013]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薄片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片的高大于第二薄片的尚O
[0014]为了方便轮毂、轮胎的安装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轮毂包括第一轮毂组件和第二轮毂组件,所述第一轮毂组件和第二轮毂组件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轮毂组件和第二轮毂组件均设有胎圈座。所述第一轮毂组件和第二轮毂组件各自为轮辋的一部分,类似于沿与轮毂轴相垂直的方向,将轮毂的轮辋的分成的两部分,各自都为环状结构,且都有环状的胎圈座。所述第一轮毂组件和第二轮毂组件上设有连接件和限位件,两者通过连接件连接后构成完整的轮毂。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榫卯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个数为3?9个。
[0016]一种设有上述轮毂的电动平衡车。所述电动平衡车的车轮克服了轮毂与轮胎打滑的情况,安全系数高,而且车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毂结构设计巧妙,轮毂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大,能有效避免轮毂与轮胎之间打滑。所述电动平衡车的安全系数高,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所述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所述第一薄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所述轮毂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轮毂,轮毂的轮辋I和/或胎圈座2上设有若干第一薄片3,第一薄片3沿着轮辋I和/或胎圈座2呈环形分布。第一薄片3的第一侧面11为梯形,第一薄片的长边12与轮毂的半径R平行。第一薄片3靠近轮毂中心的顶角设有倒角14。第一薄片3的第一夹角α小于90°且大于第二夹角β。第一薄片3的第一侧面11与顶面13的夹角为90°。
[0025]本实施例的轮毂通过设置在轮辋和/或胎圈座的第一薄片,极大的增加轮毂与轮胎之间的相对作用力。当轮胎受到地面摩擦力时,所述相对作用力能有效的克服轮胎与轮毂之间的滑动,增加安全保障。所述第一薄片的倒角以及夹角等的设计,在提供最大相对作用力的同时确保了轮胎的安装方便。
[0026]根据轮胎的受力特点及与地面的接触面,为了有效的增大所述相互作用力,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3之间的圆心角Ω为10°?20°,优选地,圆心角Ω为14.4°。
[0027]为了达到有效增大所述相互作用力的同时,确保轮胎便于安装,第一薄片3的长:宽:高=4.6:1.5:2.8。
[0028]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3之间设有第二薄片4,所述第二薄片4的长边与轮毂的半径R平行。第二薄片4能更好地使轮胎与轮毂之间的定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所述相对作用力。
[0029]第二薄片4的第二侧面41为等腰梯形。采用等腰梯形的形状可确保与之匹配的轮胎的结构设计合理、强度得到保证。
[0030]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薄片的作用效果,第一薄片的高大于第二薄片的高。
[0031]为了方便轮毂、轮胎的安装和更换,轮毂包括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所述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通过若干连接件5连接。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均设有胎圈座。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各自为轮辋的一部分,类似于沿与轮毂轴相垂直的方向,将轮毂的轮辋的分成的两部分,各自都为环状结构,且都有环状的胎圈座。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上设有连接件和限位件,两者通过连接件连接后构成完整的轮毂。
[0032]连接件5为榫卯结构,连接件的个数为3?9个。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设有上述轮毂的电动平衡车。所述电动平衡车的车轮克服了轮毂与轮胎打滑的情况,安全系数高,而且车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003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轮毂的轮辋(I)和/或胎圈座(2)上设有若干第一薄片(3),第一薄片(3)沿着轮辋(I)和/或胎圈座(2)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一薄片(3)的第一侧面(11)为梯形,所述第一薄片的长边(12)与轮毂的半径平行,所述第一薄片(3)靠近轮毂中心的顶角设有倒角(14),所述第一薄片(3)的第一夹角α小于90°且大于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薄片(3 )的第一侧面(11)与顶面(13 )的夹角为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3)之间的圆心角为 10°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片(3)的长:宽:高=4.6:1.5:2.8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第一薄片(3)之间设有第二薄片(4),所述第二薄片(4)的长边与轮毂的半径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片(4)的第二侧面(41)为等腰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片(3)的高大于第二薄片(4)的尚O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所述第一轮毂组件(6)和第二轮毂组件(7)通过若干连接件(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榫卯结构,所述连接件(5)的个数为3?9个。
9.一种设有权利要求7所述轮毂的电动平衡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毂及其电动平衡车。所述轮毂,轮毂的轮辋和/或胎圈座上设有若干第一薄片,第一薄片沿着轮辋和/或胎圈座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侧面为梯形,所述第一薄片的长边与轮毂的半径平行,所述第一薄片靠近轮毂中心的顶角设有倒角,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夹角α小于90°且大于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薄片的第一侧面与顶面的夹角为90°。所述轮毂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大,能有效避免轮毂与轮胎之间打滑。一种设有上述轮毂的电动平衡车,克服了轮毂与轮胎打滑的情况,安全系数高,而且车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IPC分类】B60B25-02
【公开号】CN204547570
【申请号】CN201520123180
【发明人】吴细龙, 谢枫, 吴珑璁
【申请人】东莞易步机器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