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6532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绿色、健康的旅行方式。自行车自驾旅游日益流行起来,并将引领未来年轻人旅游方式。据中国旅游网统计,每年有超过2.4万人自行车自驾旅游,这些人中80%出行距离在100公里以内,其中有20%左右出行较远。多去新疆、西藏等地。近年来自行车自驾长途旅行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在自行车自驾游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车胎乏气是最为常见的麻烦事情之一。一旦发现车胎没气,使用者只能下车后利用打气筒为车胎打气,操作繁琐,且需要人们随身携带打气筒,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骑行过程中自行为自行车车胎打气的自行车。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包括车架I和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的辐条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置有打气筒4,打气筒4的打气杆5与齿条6连接,并且在打气杆5上还套接有打气筒弹簧7,在车轮2的圆心处还转动支撑有半齿齿轮8,该半齿齿轮8与齿条6相互啮合,在车架I上还铰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片摩擦片9,这两个摩擦片9分别位于半齿齿轮8的两侧,在自行车前部的设置有扳手10,扳手10的底部与闸线11连接,闸线11的与摩擦片9连接,且摩擦片9能够在闸线11的带动下与半齿齿轮8接触,在闸线11与摩擦片9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复位筒体12,复位筒体12内设置有挡片13和固定片14,闸线11穿过固定片14且与挡片13相连,在固定片14和挡片13之间还设置有摩擦片弹簧15,在打气筒4的出气端还设置有与车轮气门相连的管道。
[000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6]传统的自行车在轮胎没气时,需要使用者下车利用打气筒为轮胎打气,一来操作麻烦,二来在长途旅行中携带打气筒较为不便,而本申请公开的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能够在轮胎气压不足时,随着骑行的过程自动为轮胎打气,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会额外消耗能源,同时还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摩擦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1中打气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包括车架I和车轮2,在车轮2的辐条上固定地设置有支撑架3,在支撑架3上设置有打气筒4,这个打气筒4的筒身部分是固定的,与筒身部分相配的打气杆5上设置有齿条6,同时在打气杆5上还套接有打气筒弹簧7 ;在车轮2的圆心处转动支撑有半齿齿轮8,这个半齿齿轮8与所述的齿条6相互啮合,在车架I上还铰接的对称设置有两片摩擦片9,并且这两个摩擦片9分别位于半齿齿轮8的两侧,在自行车的前部(方便骑行者操作的部位)设置有扳手10,这个扳手10的底部连接有闸线11,而闸线11的另一端则与摩擦片9连接,当闸线11带动摩擦片9运动时,摩擦片9能够与半齿齿轮8相接触,在闸线11和摩擦片9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复位筒体12,在复位筒体12内设置有固定的固定片14和活动的挡片13,固定片14上开有供闸线11穿过的孔,挡片13则与闸线11连接,并且在固定片14和挡片13之间还设置有摩擦片弹簧15。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的工作过程如下:车轮2的车胎中气压满足骑行需求时,不需要对车胎进行打气,此时摩擦片9并不与半齿齿轮8接触,半齿齿轮8能够在其支撑轴上任意转动,由于车轮转动时车轮上的支撑架3、打气筒4也随之转动,因此半齿齿轮8就会在与之啮合的、位于打气筒4上的齿条6的作用下转动,即半齿齿轮8与齿条8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打气筒4不工作;
[0012]当需要对车胎进行打气时,扳动扳手10,扳手10带动闸线11绷紧,并让摩擦片9与半齿齿轮8的侧面接触,此时位于固定片14和挡片13之间的摩擦片弹簧15压缩,在摩擦片9的作用下,半齿齿轮8相对于车架I不动,而由于打气筒4会随着车轮2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半齿齿轮8就会与打气筒4上的齿条6发生相对运动,这样齿条6便会在半齿齿轮8上有齿的部分的带动下相对于打气筒4的筒身部分做直线运动,打动打气杆5朝向筒身部分运动,实现对气体通过连接在打气筒4出气端和轮胎气门之间的管道进入轮胎内,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打气筒弹簧7被压缩;当齿条6转动至半齿齿轮8上没有齿的部分时,齿条6失去外力,在打气筒弹簧7的作用下打气杆5反向运动回初始位置;当齿条6再次与半齿齿轮8上有齿的部分啮合时,又会重复一次上述的打气步骤,如此反复,直至轮胎中的气压达到正常骑行的要求;然后使用者将扳手10扳回原位,闸线11重新回到松弛状态,然后摩擦片弹簧15推动挡片13运动,摩擦片9不再与半齿齿轮8接触,自行车回到正常骑行状
??τ O
【主权项】
1.一种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包括车架(I)和车轮(2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 )的辐条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置有打气筒(4),打气筒(4)的打气杆(5)与齿条(6 )连接,并且在打气杆(5 )上还套接有打气筒弹簧(7 ),在车轮(2 )的圆心处还转动支撑有半齿齿轮(8),该半齿齿轮(8)与齿条(6)相互啮合,在车架(I)上还铰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片摩擦片(9),这两个摩擦片(9)分别位于半齿齿轮(8)的两侧,在自行车前部的设置有扳手(10),扳手(10)的底部与闸线(11)连接,闸线(11)的另一端与摩擦片(9)连接,且摩擦片(9 )能够在闸线(11)的带动下与半齿齿轮(8 )接触,在闸线(11)与摩擦片(9 )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复位筒体(12),复位筒体(12)内设置有挡片(13)和固定片(14),闸线(11)穿过固定片(14)且与挡片(13)相连,在固定片(14)和挡片(13)之间还设置有摩擦片弹簧(15),在打气筒(4)的出气端还设置有与车轮气门相连的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实现自助打气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辐条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打气筒,打气筒的打气杆与齿条连接,并且在打气杆上还套接有打气筒弹簧,在车轮的圆心处还转动支撑有半齿齿轮,该半齿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在车架上还铰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片摩擦片,这两个摩擦片分别位于半齿齿轮的两侧,在自行车前部的设置有扳手,扳手的底部与闸线连接,闸线的另一端与摩擦片连接,且摩擦片能够在闸线的带动下与半齿齿轮接触,在闸线与摩擦片接触的部分还设置有复位筒体,复位筒体内设置有挡片和固定片,闸线穿过固定片且与挡片相连,在固定片和挡片之间还设置有摩擦片弹簧,在打气筒的出气端还设置有与车轮气门相连的管道。
【IPC分类】B60C23/10
【公开号】CN204701399
【申请号】CN201520298301
【发明人】于靖博, 李柏明, 毕成震, 于瀚涛, 王浩, 张 杰, 王维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