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及客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97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动机之间连接的稳压罐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仅使用稳压阀或稳压罐。第一、第二输气管路和储气罐I之间连接有过流阀50,第一、第二输气管路和发动机6之间还连接有调压阀54。
[0023]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的汽化制冷系统主要是利用空浴汽化器3处液化燃气在汽化时释放的冷能来进行制冷,而传统制冷系统则是利用冷媒由液态变为气态释放冷能,如图2所示,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汽化制冷管路和传统制冷管路,其中汽化制冷管路包括用于与空浴汽化器内的液化燃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送风管路,第一送风管路具有位于空余汽化器3前侧的汽化制冷进风管路11和位于空浴汽化器3后侧的汽化制冷出风管路12,汽化制冷进风管路11上设有用于向空浴汽化器3输送热气流的抽风机20,汽化制冷进风管路分别与和车体内部连通的车内进气口 101、和车体外部连通的车外进气口 102连通,在抽风机20的作用下能够将车体内部和/或车体外部的热气流送到空浴汽化器3处与空浴汽化器3内部的液化燃气发生热交换,并使液化燃气汽化吸热,热气流降温形成冷气流,汽化制冷出风管路12与和车体内部连通的车内出气口 103连通,冷气流通过车内出气口 103输送到车体内部,其中,车外进气口处设有送风控制阀,通过送风控制阀能够将车外进气口开启或关闭,控制热气流的来源;传统制冷系统包括传统制冷管路10,传统制冷管路10内设有换热装置71,换热装置71连通有冷媒循环回路70,冷媒循环回路70上连接传统空调系统7,传统制冷系统还包括用于和冷媒进行热交换的第二送风管路,第二送风管路包括位于换热装置71前侧的传统制冷进风管路13和位于换热装置71后侧的传统制冷出风管路14,传统制冷进风管路13上也设有抽风机而用于向换热装置71方向抽风,传统制冷进风管路也分别连通车内进气口 101和车外进气口 102,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能够将车体内部和车体外部的热气流送到换热装置71处与换热装置71内部的液态冷媒发生热交换,并使液态冷媒汽化吸热,热气流降温形成冷气流,传统制冷出风管路14与车内出气口 103连通,冷气流通过车内出气口 103输送到车体内部,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71为蒸发器,车内出气口 103有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将冷气流通到乘客舱和驾驶舱。
[0024]本实用新型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是在不需要空调制冷时,第一控制阀521关闭,第二控制阀522打开,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循环回路中的高温冷却水输送至水浴汽化器2处,通过冷却水的高温将水浴汽化器2内的液化燃气汽化,高温冷却水降温并循环流回发动机处对发动机降温,被汽化的液化燃气通过第二输气管路输送至发动机处燃烧;第二种工作模式是指空调需要制冷的情况,第一控制阀521打开,第二控制阀522关闭,液化燃气通过第一输气管路经过空浴汽化器3输送至发动机,此时,汽化制冷进风管路11上的抽风机20工作将热气流送到空浴汽化器3处与空浴汽化器3内的液化燃气进行换热,液化燃气吸热汽化并被输送至发动机处燃烧,热气流降温而形成冷气流,并通过汽化制冷出风管路12输送至车内实现制冷,这样就不需要传统的空调系统工作制冷,降低了燃气或燃油或者电能的消耗,而在车内温度非常高,需要对车内快速降温时,又可以同时开启汽化制冷进风管路和传统制冷进风管路上的抽风机,同时使用传统空调系统7和汽化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可以实现车内的快速降温,当然,在汽化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汽化制冷管路出现泄漏破损时,可以采用传统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不至于出现车内无法制冷的情况。
[0025]本实用新型的客车使用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利用液化燃气的冷能进行制冷,直接通过热气流与液化燃气进行热交换而实现制冷,充分利用了液化燃气的冷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冷能损耗,同时装置包括汽化制冷系统和传统制冷系统,且两套系统之间能够自由切换,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使用方便灵活。
[0026]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换热装置采用汽化器。
[0027]本实用新型的客车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换热装置为换热盘管构成的热交换箱。
[0028]本实用新型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其具体结构与上述客车实施例中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主权项】
1.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连通燃气储气罐和发动机的燃气输气主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汽化制冷系统,所述汽化制冷系统包括设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通过第一输气管路连接的用于使液态燃气汽化的空浴汽化器,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还包括用于和空浴汽化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送风管路,所述第一送风管路具有用于供车内和/或车外的热气流进入的汽化制冷进风管路以及用于供从所述汽化制冷进风管路进入的热气流在和空浴汽化器内的液态燃气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气流后排入车内的汽化制冷出风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还包括传统制冷系统,所述传统制冷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连通有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还包括用于和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的第二送风管路,所述第二送风管路具有用于供车内和/或车外的热气流进入的制冷系统进风管路以及用于供从所述制冷系统进风管路进入的热气流在和换热装置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气流后排入车内的制冷系统出风管路,所述制冷系统进风管路和汽化制冷进风管路相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出风管路和汽化制冷出风管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还通过第二输气管路与空浴汽化器并联有水浴汽化器,所述水浴汽化器连通有循环冷却水管路,所述第一输气管路和第二输气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管路开断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还在发动机的前侧连通有稳压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冷管路进风管路和汽化制冷进风管路上分别设有抽风机。6.客车,包括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连通燃气储气罐和发动机的燃气输气主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汽化制冷系统,所述汽化制冷系统包括设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通过第一输气管路连接的用于使液态燃气汽化的空浴汽化器,空浴汽化器连通有用于供车内和/或车外的热气流进入的汽化制冷进风管路以及用于供从所述汽化制冷进风管路进入的热气流在和空浴汽化器内的液态燃气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气流后排入车内的汽化制冷出风管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还包括传统制冷系统,所述传统制冷系统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连通有冷媒循环回路,换热装置还连通有用于供车内和/或车外的热气流进入的制冷系统进风管路以及用于供从所述制冷系统进风管路进入的热气流在和换热装置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气流后排入车内的制冷系统出风管路,所述制冷系统进风管路和汽化制冷进风管路相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出风管路和汽化制冷出风管路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还通过第二输气管路与空浴汽化器并联有水浴汽化器,所述水浴汽化器连通有循环冷却水管路,所述第一输气管路和第二输气管路上分别设有控制管路开断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还在发动机的前侧连通有稳压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制冷管路进风管路和汽化制冷进风管路上分别设有抽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及客车,该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连通燃气储气罐和发动机的燃气输气主管路,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包括汽化制冷系统,汽化制冷系统包括设于燃气输气主管路上的空浴汽化器,液化燃气冷能空调装置还包括用于和空浴汽化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送风管路。本实用新型的液化冷能空调装置在使用时,热气流直接通过汽化制冷进风管路进入汽化装置与液态燃气发生热交换,不仅实现液态燃气的汽化,同时也使热气流降温形成冷气流,这些冷气流再通过汽化制冷出风管路进入车内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这种制冷方式只经过一次热交换,冷能损耗较小,同时整个装置的结构形式也比较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IPC分类】B60H1/32
【公开号】CN204749797
【申请号】CN201520290006
【发明人】王印束, 王富生, 王兴, 赵利文, 赵玉东, 岳淑彪, 白学森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