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座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248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座椅扶手、座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装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安装该座椅扶手的座椅,以及安装该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驾乘人员乘坐在车辆座椅上时,手臂多为放在座椅扶手上,现有技术中,座椅扶手的上表面呈平面,且宽度较小,这使得放在座椅扶手上的手臂容易向座椅扶手的内侧或者外侧滑下。这样,使得座椅扶手无法达到预设的支撑手臂效果,令座椅扶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放置在座椅扶手上的手臂进行适时限位的座椅扶手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扶手,该座椅扶手能够限定驾乘人员的手臂于座椅扶手上。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该座椅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
[0005]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扶手,该座椅扶手的上部形成有供手臂放置的凹陷区。
[0007]优选地,所述凹陷区形成为沿所述座椅扶手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0008]优选地,所述座椅扶手为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上形成所述凹槽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由顶边、外侧边、内侧边和底边组成的封闭环形,其中,所述顶边形成凹弧形,所述外侧边和所述内侧边沿所述顶边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并通过所述底边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外侧边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一圆角过渡,以及从该第一圆角过渡朝向所述内侧边倾斜延伸的弧形面,所述内侧边包括开口向下的第二圆角过渡,并沿该第二圆角过渡竖直向下延伸。
[0010]优选地,所述座椅扶手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由所述外侧边沿横向贯穿到所述内侧边。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座椅扶手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
[0012]优选地,沿所述座椅扶手从后到前在高度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
[0014]优选地,该座椅还包括座椅骨架,所述座椅扶手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到所述座椅骨架上。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座椅扶手的上部,S卩,在座椅扶手的上侧面上开设凹陷区,使得座椅扶手的上侧面上形成有向下凹的凹弧,这样,驾乘人员的手臂可沿该凹陷区的轮廓放置,以对驾乘人员的手臂起到限位作用。当驾乘人员的手臂放置在座椅扶手上时,在座椅扶手的上侧面形成的凹陷区环绕手臂的下部支撑手臂,手臂的底部与座椅扶手的接触面位于座椅扶手的上表面之下,从而避免手臂从座椅扶手的上表面滑落下来,实用性强。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座椅扶手预装配到座椅骨架的两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座椅扶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沿图2中线A-A截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I 座椅骨架2 座椅扶手
[0024]21凹陷区22外侧边
[0025]23顶边24内侧边
[0026]25底边26第一圆角过渡
[0027]27弧形面28第二圆角过渡
[0028]2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正常安装于车辆底板的情况下定义的,其中上下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定义的,左右为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定义的,前后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定义的,即乘客朝向前方落座。而“内、外”是针对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扶手,安装该座椅扶手的座椅和安装该座椅的车辆。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座椅扶手2的上部形成有供驾乘人员的手臂放置的凹陷区21,这样,驾乘人员的手臂可放到座椅扶手2的上部形成的凹陷区21内,使得凹陷区21形成区域环绕并支撑手臂,在座椅扶手2的上侧面形成的凹陷区21环绕手臂的下部支撑手臂,手臂的底部与座椅扶手2的接触面位于座椅扶手2的上表面之下,从而避免手臂从座椅扶手2的上表面滑落下来,磕碰到自己或者捶打其他乘客。
[0032]因此,座椅扶手2不额外占用车内空间的在其上部开设凹陷区21,使得驾乘人员的手臂得到限位,既起到了座椅扶手2对驾乘人员手臂的支撑作用,又避免了手臂从座椅扶手2的上表面滑下,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座椅较多的公共汽车。
[0033]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凹陷区21的具体结构、凹陷区21在座椅扶手2上的布置形式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4]上述凹陷区21形成为沿座椅扶手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可以为从座椅扶手2的前端贯通到座椅扶手2的后端的凹槽,这样,驾乘人员的手臂拐肘的下部可以整体放置到凹槽内,对驾乘人员的手臂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还可以为沿座椅扶手2的长度方向形成的一段凹槽或者间隔形成的多段凹槽,这样,驾乘人员的手臂拐肘的下部的一部分放置到凹槽内,如此,驾乘人员的双手可以自由放置,降低束缚感。对于上述凹槽的形成方式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中,上述座椅扶手2的后端为座椅扶手2固定到座椅上的固定端,对应地,座椅扶手2的前端为沿座椅扶手2的固定端向前延伸的自由端。具体地,如图3所示,座椅扶手2为条状结构,以座椅扶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