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399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N极磁场;
[0053]步骤6:在X、Y方向,第一驱动电机2001和第二驱动电机2002开始驱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2000移动;
[0054]步骤7:第八螺线管201、第六螺线管205对准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1、第三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5,第七螺线管203、第五螺线管207对准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3、第四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7,然后当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1、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3、第三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5、第四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7全部满足VOUT=L,则转到步骤8;
[0055]步骤8:第一螺线管102、第三螺线管106通电产生N极磁场,第二螺线管104、第四螺线管108通电产生S极磁场;
[0056]步骤9:第八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2、第七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4、第六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6、第五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8中只要其中一个VOUT=L,则转到步骤10;
[0057]步骤10:X、Y方向第一驱动电机2001、第二驱动电机2002停止,微调驱动电机2003启动,开始进入微调模式,转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2000;
[0058]步骤11:第一螺线管102、第三螺线管106对准第八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2、第六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6,第二螺线管104、第四螺线管108对准第七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4、第五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8,然后当第八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2、第七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4、第六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6、第五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8全部满足VOUT=L,则转到步骤12;
[0059]步骤12:锁定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1、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3、第三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5、第四磁传感器芯片阵列107的VOUT状态,锁定第八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2、第七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4、第六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6、第五磁传感器芯片阵列208的VOUT状态,第一螺线管102、第二螺线管104、第三螺线管106、第四螺线管108断电,第八螺线管201、第七螺线管203、第六螺线管205、第五螺线管207断电;
[0060]步骤13:开启充电线圈200开始发射能量,车载接收线圈100开始接受能量;
[0061 ] 步骤14:完成匹配。
[0062]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敏传感器+磁传感器的对准方式,在非充电状态具有低功耗运行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汽车停靠、采用磁传感器来定位,并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地面的无线充电发射板来实现对车载无线充电接收板的自动对准,相对于现有的人工控制汽车的对准方式,具有自动、快速、准确对准的优势。
[0063]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包括设于电动汽车下部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设于停车区域地面上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在一定距离内建立通讯连接,并自动开始无线电力传输;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板和检测对准模块;无线接收板上设有接收线圈,检测对准模块包括多个磁传感器芯片组成的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和产生磁场的多个螺线管组成的第一螺线管组,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的各磁传感器芯片和第一螺线管组的各螺线管围绕接收线圈而设置;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板、检测匹配模块以及驱动无线发射板进行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无线发射板设有发射线圈,检测匹配模块包括多个光敏传感器芯片组成的光敏传感器芯片阵列、多个磁传感器芯片组成的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和产生磁场的多个螺线管组成的第二螺线管组;所述无线发射板设于驱动装置上,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移动和对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至少包括四个磁传感器芯片,分别记为第一磁传感器芯片、第二磁传感器芯片、第三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四磁传感器芯片,第一磁传感器芯片、第二磁传感器芯片、第三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四磁传感器芯片顺时针围绕接收线圈而设置;第一螺线管组至少包括四个螺线管,记为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第三螺线管和第四螺线管,第一螺线管、第二螺线管、第三螺线管、第四螺线管分别与第一磁传感器芯片、第二磁传感器芯片、第三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四磁传感器芯片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线管和第三螺线管产生相同极的磁场,第二螺线管和第四螺线管产生相同极的磁场,且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产生不同极的磁场;同时,第一磁传感器芯片和第三磁传感器芯片用来检测同一极的磁场;第二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四磁传感器芯片用来检测同一极磁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至少包括四个磁传感器芯片,分别记为第五磁传感器芯片、第六磁传感器芯片、第七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八磁传感器芯片,第五磁传感器芯片、第六磁传感器芯片、第七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八磁传感器芯片按顺时针排列依次设于发射线圈的四周;第二螺线管组至少包括四个螺线管,记为第五螺线管、第六螺线管、第七螺线管和第八螺线管,第五螺线管、第六螺线管、第七螺线管、第八螺线管分别与第五磁传感器芯片、第六磁传感器芯片、第七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八磁传感器芯片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螺线管和第七螺线管产生相同极的磁场,第六螺线管和第八螺线管产生相同极的磁场,且第五螺线管和第六螺线管产生不同极的磁场;同时,第五磁传感器芯片和第七磁传感器芯片用来检测同一极的磁场;第六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八磁传感器芯片用来检测同一极的磁场,且第五磁传感器芯片和第六磁传感器芯片检测不同极的磁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芯片阵列至少包括四个光敏传感器芯片,记为第一光敏传感器芯片、第二光敏传感器芯片、第三光敏传感器芯片和第四光敏传感器芯片,第一光敏传感器芯片、第二光敏传感器芯片、第三光敏传感器芯片和第四光敏传感器芯片设于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和第二螺线管组的外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横纵轨道,无线发射板可移动的设于该纵横轨道上,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横纵轨道做纵横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无线发射板四周的多个驱动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无线充电对准匹配系统,其系统包括设于电动汽车下部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设于停车区域地面上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板和检测对准模块;无线接收板上设有接收线圈,检测对准模块包括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和第一螺线管组,第一磁传感器芯片阵列的各磁传感器芯片和第一螺线管组围绕接收线圈而设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板、检测匹配模块以及驱动无线发射板进行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无线发射板设有发射线圈,检测匹配模块包括光敏传感器芯片阵列、第二磁传感器芯片阵列和第二螺线管组;无线发射板设于驱动装置上,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移动和对准。
【IPC分类】H02J50/10, B60L11/18, H02J50/90
【公开号】CN205311361
【申请号】CN201620050777
【发明人】杨瑞聪, 林桂江, 廖建平, 刘玉山, 沈滨旭, 杨凤炳, 任连峰
【申请人】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