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体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564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体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在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体及汽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并且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阻挡后排中间乘员向前冲出,进而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专利说明】
汽车车体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交通局统计,在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占总交通事故的60%以上,因此,降低汽车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人员伤亡概率成为现在的主流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后排座椅一般情况下可乘坐三个成员,而后排中间乘员的前面是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并没有任何遮挡;因此,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后排乘员如果没有佩戴安全带,则后排中间乘员很容易由于惯性从两座椅之间的空隙冲出去,从而大大增加了对汽车内的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伤害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所述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所述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所述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在所述主驾驶座椅与所述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所述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
[0006]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一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一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主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一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一挡杆。
[0007]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二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二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二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副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二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二挡杆。
[0008]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保护挡板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一拉带,每个第一拉带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磁性卡扣;
[0009]所述第二保护挡板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二拉带,每个第二拉带的端部均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卡扣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卡扣。
[0010]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挡板均呈圆角矩形结构。
[0011]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挡杆的横截面均呈倒T形结构。
[0012]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挡杆均包括凸出于汽车车体外表面的限位部和位于所述汽车车体内部的连接部,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汽车车体上。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限位部呈矩形结构。
[0014]如上所述的汽车车体,所述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的个数均为两个,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均呈矩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车体。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体及汽车,通过设置于主驾驶座椅上的第一保护挡板和副驾驶座椅上的第二保护挡板,并将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设置于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中,有效地减小了空隙的大小;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阻挡后排中间乘员向前冲出,进而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碰撞时汽车车体前倾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碰撞时汽车车体保护挡板脱离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保护挡板完全展开的后视图。
[0022]图中:
[0023]1、主驾驶座椅;2、副驾驶座椅;
[0024]3、第一保护挡板;4、第二保护挡板;
[0025]5、空隙;6、弹簧;
[0026]7、第一挡杆;8、第二挡杆;
[0027]9、第一拉带;10、第二拉带;
[0028]11、第一磁性卡扣;12、第二磁性卡扣;
[0029]13、限位部;1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1 ]在本技术方案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并且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图1为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且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之间形成空隙5,在主驾驶座椅I与副驾驶座椅2所形成的空隙5处、且对应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主驾驶座椅I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3,以及连接在副驾驶座椅2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4,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左右设置。
[0033]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体,而对于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进行设置,如可以将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正方形等等,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均设置呈圆角矩形结构,这样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边沿部分比较圆滑,有效地防止了突出的边沿部分对驾乘人员会构成损伤情况的产生。
[0034]此外,对于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分别设置在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的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保护挡板3垂直设置于第一侧翼上,并且可以与主驾驶座椅I的靠背所在平面相平行,这样,后排中间乘坐人员所正对的是第一保护挡板3所形成的平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第一保护挡板3的平面与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抵挡效果,并减少了对后排乘坐人员在抵挡时所产生的伤害;或者也可以将第一保护挡板3设置为在与第一侧翼相垂直的同时,也与主驾驶座椅I的靠背所在平面相垂直,这样使得后排中间乘坐人员所正对的是第一保护挡板3的侧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第一保护挡板3的侧端会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产生阻挡效果,但是,相当于上述情况而言,抵挡效果较差,并且由于第一保护挡板3的较薄,在抵挡时,增加了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伤害,因此,较为优选的,将第一保护挡板3设置为与第一侧翼相垂直,并且与主驾驶座椅I的靠背所在平面相平行;当然的,第二保护挡板4的设置方式与第一保护挡板3的设置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陈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体,通过设置于主驾驶座椅I上的第一保护挡板3和副驾驶座椅2上的第二保护挡板4,并将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设置于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所形成的空隙5中,有效地减小了空隙5的大小;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阻挡后排中间乘员向前冲出,进而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0036]图2为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给出的碰撞时汽车车体前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给出的碰撞时汽车车体保护挡板脱离挡杆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第一侧翼与第一保护挡板3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第一侧翼设置为通过转动轴(图中未示出)和弹簧6与第一保护挡板3相连接,该弹簧6用于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围绕该转动轴展开;主驾驶座椅I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一保护挡板3进行限位的第一挡杆7。
[0037]其中,转动轴用于支撑该第一保护挡板3,弹簧6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可以围绕转动轴进行展开;并且弹簧6选择为刚性弹簧6,第一保护挡板3由于弹簧6的弹性具有收缩和展开两种状态,即在第一保护挡板3为收缩状态时,位于主驾驶座椅I下端的第一挡杆7将第一保护挡板3限制在与第一侧翼相贴合的状态,此时,可以保证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之间空隙5的大小,方便驾乘人员的操作;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主驾驶座椅I会向前倾斜,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也随着主驾驶座椅I向前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第一保护挡板3脱离第一挡杆7的限制,同时在惯性和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第一保护挡板3展开,展开的第一保护挡板3设置于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之间的空隙5内,进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进行阻挡,防止发生向前冲出情况的产生。
[00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第二侧翼与第二保护挡板4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第二侧翼设置为通过转动轴(图中未示出)和弹簧6与第二保护挡板4相连接,该弹簧6用于使得第二保护挡板4围绕该转动轴展开;副驾驶座椅2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二保护挡板4进行限位的第二挡杆8。
[0039]其中,该转动轴用于支撑该第二保护挡板4,弹簧6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使得第二保护挡板34可以围绕该转动轴进行展开;并且该实施例中的弹簧6也为刚性弹簧6,刚性弹簧6系数在1000N/m左右,第二保护挡板4由于弹簧6的弹性具有收缩和展开两种状态,SP在第二保护挡板4为收缩状态时,位于副驾驶座椅2下端的第二挡杆8将第二保护挡板4限制在与第二侧翼相贴合的状态,此时,可以保证副驾驶座椅2和主驾驶座椅I之间空隙5的大小,方便驾乘人员的操作;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均会向前倾斜,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也随着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向前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第一保护挡板3脱离第一挡杆7的限制,第二保护挡板4脱离第二挡杆8的限制,同时在惯性和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同时展开,展开的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设置于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之间的空隙5内,进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进行阻挡,防止发生向前冲出情况的产生。
[0040]图5为所给出的汽车车体的保护挡板完全展开的后视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5可知,为了提高第一保护挡板3与第二保护挡板4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阻挡效果,将第一保护挡板3上设置为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一拉带9,每个第一拉带9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磁性卡扣11;
[0041]第二保护挡板4上设置为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二拉带10,每个第二拉带10的端部均连接有用于与第一磁性卡扣11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卡扣12。
[0042]其中,对于上述的第一拉带9与第二拉带10的具体个数和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的个数设置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将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的形状设置为较为常见的条形结构,其中,在可以保证阻挡后排中间乘坐人员效果的同时,又可以节省生产资料与成本,较为优选的,将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的个数均设置为两个,并且每个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均呈矩形结构;此外,对于上述的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其中,为了提高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的吸合效果,较为优选的,将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i 2均设置呈矩形结构。
[0043]另外,在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均为收缩状态时,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分别位于第一保护挡板3与第一侧翼之间、第二保护挡板4与第二侧翼之间,当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展开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使得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在展开的同时,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也随之用出,由于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的磁力作用,使得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在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相连接,进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进行阻挡;并且由于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均由织物材料构成,具有较高的柔软性,也有效降低了在阻挡过程中,对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伤害程度,进而提高了汽车整体的实用性。
[0044]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5可知,本技术方案中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挡杆7和第二挡杆8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其中,较为优选的,将第一挡杆7与第二挡杆8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呈倒T形结构;具体的,第一挡杆7与第二挡杆8均包括凸出于汽车车体外表面的限位部13和位于汽车车体内部的连接部14,限位部13通过连接部14连接在汽车车体上。
[0045]其中,对于连接部14与限位部13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连接部14设置为矩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等等;将限位部13设置为矩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等等;其中,为了保证限位部13对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限位效果,较为优选的,将限位部13呈矩形结构,这样,有效地增加了限位面积,保证了限位效果;当然的,具体的限位部13的设置位置需要经过长期试验获得,只要能够使得在汽车车体倾斜超过一定角度后,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则脱离第一挡杆7和第二挡杆8的限位进行展开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004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车体。
[0047]通过设置的上述汽车车体,有效地保证了汽车内所有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对于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保证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并提高了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0048]具体应用时,参考附图1-5可知,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车体包括:主驾驶座椅1、副驾驶座椅2以及设置于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后端的后排座椅,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靠近汽车中央通道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均通过刚性弹簧6连接固定,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用于供乘员乘坐,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用于对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进行支撑固定的。
[0049]其中,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形状分别与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形状一致,并且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均由硬质塑料材料构成;为了提高抵挡效果,在第一保护挡板3的侧端和第二保护挡板4的侧端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在未发生碰撞时,第一保护挡板3被第一挡杆7固定贴在第一侧翼上,第二保护挡板4被第二挡杆8固定贴在第二侧翼上;在发生碰撞时,汽车车体下部与车体连接,保持瞬间不动,而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则由于惯性继续向前移动,这时连接在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就与连接在汽车车体下部的第一挡杆7和第二挡杆8发生错位滑脱,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则在弹簧6反弹的作用下张开,同时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也被用出,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通过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的配合相连接,进而起到保护后排乘员的效果。
[0050]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车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便于生产,生产成本低,并且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均展开,并且第一保护挡板3和第二保护挡板4佩戴的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同时也被甩出,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上安装有磁性极大的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被用出的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通过第一磁性卡扣11和第二磁性卡扣12被牢固的吸引固定一起,这样使得主驾驶座椅I和副驾驶座椅2之间的空隙5被第一保护挡板3、第二保护挡板4、第一拉带9和第二拉带10拦截住,从而可以阻挡住后排中间乘坐人员向前窜出,起到对乘员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00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所述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所述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所述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驾驶座椅与所述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所述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一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一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主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一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一挡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二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二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副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二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二挡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挡板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一拉带,每个第一拉带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一磁性卡扣; 所述第二保护挡板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第二拉带,每个第二拉带的端部均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卡扣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卡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挡板均呈圆角矩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挡杆的横截面均呈倒T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二挡杆均包括凸出于汽车车体外表面的限位部和位于所述汽车车体内部的连接部,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汽车车体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矩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的个数均为两个,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均呈矩形结构。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体。
【文档编号】B60R21/02GK205498866SQ201620140601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丁成, 彭昌坤, 董传林, 张立玲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