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交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10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交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复杂,轻型轨道交通例 如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作为快速、准时、节能、安全的交通方式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 广泛应用。关于轻型交通车辆,本申请人于2009年6月沈日提交了申请号为 200920059314. 3名称为“宽体高架电车”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年1月8日提交了名称 为“宽体高架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于2010年9月27日 提交了名称为“轻型轨道车辆紧急刹车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及名称为“轻型轨道交通车辆 导向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上申请均未涉及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输、装卸,而以上申请中的轻型轨道交 通车辆均为宽体高架电车,其体积庞大,不能实现整车运输,这就成为将该车辆应用于不同 的地域和城市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进行拆装运输的能够在车底 下行驶其他轿车的轻型交通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型交通车 辆,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所述行走部件位于 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连接地板和车厢;所述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 车车高,所述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 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间距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所述车厢包括至 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 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连接地板分为多块,分别 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所述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其中,所述车头数量为二,分别位于车身前后端,所述行走部件包括车头行走部件 和车身行走部件,分别设于对应车头的连接地板底部和对应车身的连接地板底部,并且在 行走部件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地板包括可合 并为完整连接地板的地板左半部和右半部。其中,所述车身的顶部设有乘客上下车的出入口,出入口与连接地板之间设有阶 梯,出入口上设有盖板;包括上下车装置,所述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 天桥,该天桥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上设有与车身顶部出入口相适 配的进出口,天桥两端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从 车身顶部出入车箱。[0009]其中,所述车箱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一侧或两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 板,活动板与车身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可以相对车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其中,包括车辆的导向系统和位于车头的转向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包括位于底部 的导向轮,所述导向系统包括一端与车辆的转向机构连接的导向轴、行走部件中两个通过 轮轴连接的导向轮、设置于路面上的引导槽,导向轴、导向轮及轮轴均位于转向机构的底 部;导向轴的另一端与轮轴的中部连接;引导槽嵌设于路面地表下,其在路面地表处设有 开口,导向轴通过开口伸入至引导槽内,导向轮可在引导槽内转动。其中,包括紧急刹车系统,所述紧急刹车系统包括紧急刹车轮、紧急刹车臂、液压 系统及紧急刹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轮的轮中心设有一轮轴,紧急刹车臂的一端通过一转 轴连接至车身,紧急刹车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液压系统为紧急刹车系统的动力机 构,其包括一液压缸及一液压泵,液压缸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缸轴连接至紧 急刹车臂的中点与紧急刹车臂和轮轴的连接点之间;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泵驱动 液压缸向下运动,进而通过紧急刹车臂带动紧急刹车轮向下运动至行车轨道表面并与行车 轨道产生摩擦力使车辆紧急刹车。其中,包括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装 置和设在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车辆行驶或停靠在道路上时,其顶部的导电杆或导 电条与导电装置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臂和导电滚轮,支 撑立柱安装在道路的旁边,支撑臂与支撑立柱连接,导电滚轮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支撑臂 连接;所述导电滚轮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滚轮与地面的距离和车辆顶部的 导电杆或导电条的高度相当,导电滚轮与所述导电杆或导电条通过磁力吸引接触后形成电 路连接。其中,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另一 端连接导电滚轮,使导电滚轮通过伸缩弹簧自由悬挂于支撑臂上并形成活动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型交通 车辆,包括车厢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车厢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车厢;所述 车厢下方设有前后方向的用于车辆在车厢下方行驶的行车通道;所述车厢为组合式结构, 包括可以组合为完整车头或完整车身的各个组合单元,各个所述组合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机 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 的车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 部,所述车身左半部、车身右半部、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是所述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 部件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或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 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前后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至少两段车体,所述车头包括可前后合 并为完整车头的至少两段头体,所述车体和头体是所述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部件和车身 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人针对性提出组合式结构车辆技术,设计可以 组合为完整车头或完整车身的各个组合单元,各个所述组合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 接,这样,在运输车辆前,可以将体积比较小的车身左半部、车身右半部、车头左半部和车头 右半部装入现有的运输车内,不会出现运输车空间不够大而放不下的情况,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将各部分组合起来成为一辆完整的车辆进行使用,使本实用新型车辆在生产出来后或 需要运输时能无障碍地运输到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克服产品运输的难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之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之截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之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之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之截面图;图7是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高架电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高架电车打开逃生门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高架电车逃生门采用伸缩杆支撑地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高架电车打开逃生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轨道车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轨道车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21是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M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5是图21中Y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沈是图22中X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7是图23中V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观是图M中Z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轻型交通车辆实施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 连接地板和车厢;所述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车车高,所述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 间距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 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 连接地板分为多块,分别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所述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由于本申请人申请的200920059314. 3名称为“宽体高架电 车”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最新发明的宽体车辆技术,至今并无专门的涉及此类车辆运输、 装卸的需求,而且宽体车辆本身可能不便于长途行驶,因此,目前应对体积庞大、难以实现 整车运输的现状,本申请人针对性提出组合式结构车辆技术,设计可以组合为完整车头或 完整车身的各个组合单元,各个所述组合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这样,在运输车 辆前,可以将体积比较小的车身左半部、车身右半部、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装入现有的 运输车内,不会出现运输车空间不够大而放不下的情况,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将各部分组合 起来成为一辆完整的车辆进行使用,使本实用新型车辆在生产出来后或需要运输时能无障 碍地运输到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克服产品运输的难题。所述行走部件可以是一般的车轮,也可以是专门用于轨道上行走的金属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头数量为二,分别位于车身前后端,所述行走部件包 括车头行走部件和车身行走部件,分别设于对应车头的连接地板底部和对应车身的连接地 板底部,每个所述连接地板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连接地板的地板左半部和右半部,并且在行 走部件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为应对万一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如下设计以方便乘客逃生所述车身的顶部设有乘客上下车的出入口,出入口与连接地板之间设有阶梯,出 入口上设有盖板;包括上下车装置,所述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该天桥 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上设有与车身顶部出入口相适配的进出口, 天桥两端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从车身顶部出入 车箱。更进一步,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车箱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一侧或两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板,活 动板与车身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可以相对车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对于行走部件是轨道专用金属车轮的情况,还可以设计导向系统包括车辆的导向系统和位于车头的转向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包括位于底部的导向 轮,所述导向系统包括一端与车辆的转向机构连接的导向轴、行走部件中两个通过轮轴连 接的导向轮、设置于路面上的引导槽,导向轴、导向轮及轮轴均位于转向机构的底部;导向轴的另一端与轮轴的中部连接;引导槽嵌设于路面地表下,其在路面地表处 设有开口,导向轴通过开口伸入至引导槽内,导向轮可在引导槽内转动。对于行走部件是轨道专用金属车轮的情况,还可以以下设计包括紧急刹车系统,所述紧急刹车系统包括紧急刹车轮、紧急刹车臂、液压系统及 紧急刹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轮的轮中心设有一轮轴,紧急刹车臂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至车身,紧急刹车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液压系统为紧急刹车系统的动力机构,其包 括一液压缸及一液压泵,液压缸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缸轴连接至紧急刹车 臂的中点与紧急刹车臂和轮轴的连接点之间;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泵驱动液压缸 向下运动,进而通过紧急刹车臂带动紧急刹车轮向下运动至行车轨道表面并与行车轨道产 生摩擦力使车辆紧急刹车。对于本实用新型车辆是电缆车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如下接外界电源设计包括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装置和设 在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车辆行驶或停靠在道路上时,其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与 导电装置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臂和导电滚轮,支撑立柱安装在道路的旁边,支 撑臂与支撑立柱连接,导电滚轮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支撑臂连接;所述导电滚轮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滚轮与地面的距离和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的高度相当,导电滚轮 与所述导电杆或导电条通过磁力吸弓丨接触后形成电路连接。进一步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另 一端连接导电滚轮,使导电滚轮通过伸缩弹簧自由悬挂于支撑臂上并形成活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提供一种轻型交通车辆,包括车厢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车厢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车厢;所述车厢下方设有前后方向的用于车辆在车厢下方行驶的行车通道;所述车厢为组合式结构,包括可以组合为完整车头或完整车身的各个组合单元, 各个所述组合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车厢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车体,本实用新型车辆下面可以走的车辆,可以是各 种标准的轿车,如标准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都是可以的。所述车厢为组合式结构,可以为各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1)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 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 述车身左半部、车身右半部、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是所述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部件和 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或2)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前后合并为完整车身 的至少两段车体,所述车头包括可前后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至少两段头体,所述车体和头体 是所述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部件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单元,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是可以组合起来,并且体积尺 寸足够小,以方便装入现有运输车的,都可以。所述车厢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区域,也可以设计通车出入口,方便在车厢下方行 驶的车辆从侧边出来,也方便车厢外侧边的车辆从侧边进入。在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轻型交通车辆可以是轻型轨道交通分体组合式快 巴,其包括两个车头及需安装于两个车头之间的车身部分。所述两个车头结构相同,其均包括车头左半部A7、车头右半部Al、与车头左半部A7底面形状尺寸对应的车头左半部底板A71、与车头右半部Al底面形状尺寸对应的车头右 半部底板All及多个用于带动车头行走的车头行走部件A5。所述车头左半部底板A71和车 头右半部底板All属于上述的连接地板。该车头左半部A7与车头右半部Al结构对称,可匹配结合为一个完整的车头厢体, 相应的,将车头左半部底板A71和车头右半部底板All连接成为完整的车头底板安装在车 头厢体下部,在该车头底板下安装车头行走部件A5,即可完成整个车头的安装。所述车身包括多个车身左半部A8及与该多个车身左半部A8底面形状尺寸对应的 多个第一侧车身底板A81、多个车身右半部A3及与该多个车身右半部A3底面形状尺寸对应 的多个第二侧车身底板A31、多个车身连接机构A4及多个用于带动车身行走的车身行走部 件A9。所述第一侧车身底板A81和第二侧车身底板A31属于上述的连接地板。车头行走部件A5和车身行走部件A9同属于上述的行走部件。车身左半部A8和车身右半部A3结构对称,多个车身左半部A8可与多个车身右半 部A3匹配结合为多段完整的车身,经多个车身连接机构A4连接为一完整车身厢体,将该多 个第一侧车身底板A81和多个第二侧车身底板A31匹配连接为完整的车身底板安装于车身 厢体下部,在该车身底板下安装车身行走部件A9,即可完成整个车身的安装。车头与车身之间也通过车身连接机构A4连接。运输过程中,将上述分体设计的各部件分装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各部件组装结 合成为一完整的轻型轨道交通快巴。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上述可组合的轻型交通车辆 的基础上,加入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技术。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力驱动,车身底盘足够高和足够宽,能够在车 身下面通行普通小汽车,并且车箱设有多个逃生门,乘客可以通过架空天桥从车身顶部进 入车身内的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本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车辆包括车身、轮子、动力系统、 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包括车箱和底盘,车箱设在底盘上,底盘下方的两侧设有多个轮 子,轮子通过支架与车身连接,所述底盘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普通小汽车的高度,车身两侧支 架或轮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普通小汽车的宽度,使得普通小汽车可以从车身底盘下通过;所述车身的顶部设有乘客上下车的出入口,出入口与连接地板之间设有阶梯,出 入口上设有盖板;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该天桥距离地面的 高度与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上设有与车身顶部出入口相适配的进出口,天桥两端设 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从车身顶部出入车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的侧面设有多个车门,车身顶部出入 口的盖板包括翻转开关式盖板和水平移动式盖板;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还包括设在车辆行驶道路两侧的站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 所述车门底面的高度相当;或者,所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所述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站台平面通过阶梯或自动扶梯与地面连接。[009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一侧或两 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板,活动板与车身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可以相对车 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身连接,其上 端与车身之间设为可以从车内推开或拆卸的活动连接,活动板与车身上端之间设有斜拉绳 索,使得活动板打开后可以相对地面形成斜面;或者;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伸缩支撑杆,活动板打开后支撑杆伸出并支撑地面, 从而使活动板相对地面形成斜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内侧以及车箱上与活动板相应的 位置设有多根扶手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车箱,相邻车箱 之间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车身前后两端的车箱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源包括外接电源、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车身外侧设有电源接口或充电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内设有空调系统,车身外侧设有冷气 或暖气输入接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身的前面、后面以及车身底盘的下面分 别设有雷达探测装置;车身上设有声光报警器或显示器,车身的前面、后面或侧面设有LCD显示屏或LED
显不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架天桥或站台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以及 供电系统和充电装置;所述高架天桥或站台上还设有冷气或暖气输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车身顶部增设乘客入口,在道路上方设置 天桥站台,不仅可以方便乘客上下车,而且增加了行人横过道路的通道。车身侧面设置多个逃生门,出现紧急状态时,乘客不需要砸碎车窗玻璃、翻越车 窗,即可沿活动板轻松滑出车厢,大量乘客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逃生,扶手杆有助于避免乘 客相互挤压或踩踏,特别方便老人、儿童、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乘客离开车箱,进一步提高了 车辆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高架宽体电车载客量大,车身下可以并行2到3辆小汽车,对地面交通 影响较小,增大了道路的运输量,和小汽车可以在同一条道路上行驶,互不影响,和谐运行; 相比地铁而言,本实用新型投资及运营成本都很低,相比其它路面公共交通工具,本实用新 型低噪音、无废气排放;高大的车身是优良的广告载体,方便乘客欣赏沿途风光,其自身也 构成城市风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乘客安全。本实用新型是现代城市经济实用、切实可行的公共交通选择,能有效改善目前城 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困难局面。如图7至图16所示,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车辆包括车
10身Bi、轮子B4、动力系统、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Bl包括车箱Bll和底盘,车箱Bll设 在底盘上,底盘下方的两侧设有多个轮子B4,轮子B4通过支架B12与车身Bl连接,所述底 盘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普通小汽车的高度,车身Bl两侧支架B12或轮子B4之间的距离大于 普通小汽车的宽度,使得普通小汽车可以从车身底盘下通过;所述车身Bl的顶部设有乘客 上下车的出入口 B13,该出入口 B13与车箱Bll地板之间设有阶梯,出入口 B13上设有盖板 B131。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B2,该天桥B2距离地面 的高度与车身Bl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B2上设有与车身Bl顶部出入口 B13相适配的进出 口 B21,天桥B2两端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B3,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B2 从车身B1顶部的出入口 B13出入车箱B11。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箱Bll的侧面设有多个车门,车身Bl顶部出入口 B13的盖板 B131可以是翻转开关式盖板或水平移动式盖板。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还包括设在车辆 行驶道路两侧的站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所述车门底面的高度相当,乘客可以通过路边站 台从车身Bl侧面的车门进入车箱Bll内。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车 身Bl顶部的高度相当,站台平面通过阶梯或自动扶梯与地面连接,使得乘客也可以通过路 边站台从车身Bl顶部出入口 B13进出车箱B11。如图13、14、15和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箱Bll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 Bll 一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板B14,活动板B14与车身Bl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 动板B14可以相对车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所述活动板B14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身 Bl连接,其上端与车身Bl之间设为可以从车内推开或拆卸的活动连接,活动板B14与车身 Bl上端之间设有斜拉绳索B15,如图14所示。出现紧急状态时,可以立即打开活动板B14, 活动板B14打开后相对地面形成斜面,乘客可以从倾斜的活动板B14上滑下,从而迅速离 开车箱逃生。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所述活动板B14的两侧设有伸缩支撑杆 B16,活动板B14打开后支撑杆B16伸出并支撑地面,从而使活动板B14相对地面形成斜面。本实施例所述活动板B14的内侧设有多根扶手杆B17,车箱Bll与活动板B14相应 的位置,即逃生门也设有多根扶手杆B17,扶手杆B17有助于避免乘客逃生时相互挤压或踩 踏。逃生门的下边框与车箱Bll地板之间的高度可以设置得足够低,从而方便老人、儿童、 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乘客离开车箱,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所述车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车箱B11,相邻车箱Bll之间通过活动连 接装置连接,可以根据载客量的情况及时加挂或脱卸车箱B11,以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行 成本。车身前后两端的车箱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在车辆因故障出现抛 锚时,可以立即启用备用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从而提高车辆的可靠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源,电源包括外接电源、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车身外 侧设有电源接口或充电接口。车箱Bll内设有空调系统,车身外侧设有冷气或暖气输入接 口。所述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和路边站台上分别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以及供电系统、充电装 置以及冷气或暖气输入装置,以便在车辆停站上下客时及时给车辆充电、补充冷气或暖气。本实施例所述车身Bl的前面、后面以及车身底盘的下面分别设有雷达探测装置, 车身Bl上设有声光报警器或显示器,车身Bl的前面、后面或侧面设有LCD显示屏或LED显 示器。在道路前方或车辆后方出现超高车辆、障碍物,或者在车身底盘下面行驶的小汽车过 于靠近高架电车时,报警器可以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语音提示,LCD显示屏或LED显示器可以用于显示交通信息或播放广告等;车箱Bll的顶面可以设为透明板或半透明板,以 减小车厢内的压抑感,使本实用新型高架宽体电车更具安全性、实用性和舒适性。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上述可组合的轻型交通车辆 的基础上,加入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导向系统技术。目前,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复杂,轻型轨道交通例 如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传统、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广泛应用。车辆 行驶不可避免会遇到弯道,车辆转弯需导向系统,现有的轻型轨道车辆的导向系统为转向 架,转向架安装于车体下部,车轮固定于转向架上;转向架是能相对车体回转的一种装置, 它承载了车体的全部重量,保证车辆能顺利地通过弯道;转向架由附属装置、构架、一系弹 簧悬挂装置、二系弹簧悬挂装置、牵引杆等组成。转向架的缺点在于造价高,施工时必须临 时性的破坏路面,更换不方便。针对以上现有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导向系统的不足,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新型的可替代现有的转向架的轻型轨道车辆导向系统。本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导向 系统,其包括一端与车辆的转向机构连接的导向轴、两个通过轮轴连接的导向轮、设置于路 面上的引导槽,导向轴、导向轮及轮轴均位于转向机构的底部;导向轴的另一端与轮轴的中 部连接;弓丨导槽嵌设于路面地表下,其在路面地表处设有开口,导向轴通过开口伸入至引导 槽内,导向轮可在引导槽内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宽度略大于引导轴的径向尺寸,以 供引导轴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轮为万向轮。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轮的直径远小于车轮的直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导向系统,其可替 代现有的转向架,成本低,安装和拆卸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如图17及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导向系统包括一端与车辆 的转向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导向轴C120、两个通过轮轴C150连接的导向轮C110、设 置于路面上的引导槽C130,导向轴C120、导向轮CllO及轮轴C150均位于转向机构的底部; 导向轴C120的另一端与轮轴C150的中部连接,导向轮CllO为万向轮,其直径远小于轻型 轨道交通车车轮C160的直径;引导槽C130嵌设于路面地表下,其在路面地表处设有开口, 导向轴C120通过开口伸入至引导槽C130内,导向轮CllO可在引导槽C130内转动,该开口 的宽度略大于引导轴C120的径向尺寸,以供导向轴C120活动。车辆行驶时,导向轮CllO在引导槽C130内沿引导槽C130的延伸方向做被动转 动,与轮轴C150连接的导向轴C120带动车辆的转向机构驱动车辆随导向轮CllO的行进方 向即引导槽C130的延伸方向行驶,从而达到为车辆导向的目的。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上述可组合的轻型交通车辆 的基础上,加入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紧急刹车系统技术。目前,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复杂,轻型轨道交通例 如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等作为快速、准时、节能、安全的交通方式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 广泛应用。站点的增加、车速的提高、交通状况的复杂均对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非常多的时候,需紧急刹车以应对突发状况。然而,现有的轻型轨道交通 车辆的紧急刹车系统均利用车辆自带的普通刹车系统实现,紧急刹车速度低,刹车距离长, 安全性差,紧急刹车效果不可靠,且很容易加快车辆的磨损速度、缩短车辆寿命。针对以上现有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刹车系统的不足,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新型的可提高紧急刹车效率和安全性的轻型轨道车辆紧急刹车系统。本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紧急 刹车系统,其包括紧急刹车轮、紧急刹车臂、液压系统及紧急刹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轮的 轮中心设有一轮轴,紧急刹车臂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至车身,紧急刹车臂的另一端与所 述轮轴连接;液压系统为紧急刹车系统的动力机构,其包括一液压缸及一液压泵,液压缸的 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缸轴连接至紧急刹车臂的中点与紧急刹车臂和轮轴的连 接点之间;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泵驱动液压缸向下运动,进而通过紧急刹车臂带 动紧急刹车轮向下运动至行车轨道表面并与行车轨道产生摩擦力使车辆紧急刹车。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急刹车轮、紧急刹车臂及液压系统均设 置于车身底部。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急刹车轮的车轮是包含有摩擦材料的金
ο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急刹车轮的车轮可更换。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急刹车控制系统设置于车辆驾驶室内。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紧急刹车成功后,紧急刹车控制系统控制液压 泵停止工作,紧急刹车臂带动紧急刹车轮自动复位,紧急刹车轮脱离行车轨道,悬置于车 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紧急刹车系统采用液压泵驱动 液压缸带动紧急刹车臂向下运动将紧急刹车轮向下压使其与轨道产生摩擦达到车辆制动 效果,使车辆刹车距离缩短,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提高,且方案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实用 性。如图19及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紧急刹车系统包括紧急刹 车轮D120、紧急刹车臂D130、液压系统及紧急刹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轮D120、紧急刹车臂 D130、液压系统均设置于车身底部,紧急刹车控制系统设置于车辆驾驶室内,便于车辆驾驶 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启动该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实现快速紧急刹车。紧急刹车轮D120的轮中心设有一轮轴D150,紧急刹车轮D120的车轮是包含有摩 擦材料的金属轮,其车轮表面与行车轨道Dl 10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紧急刹车臂D130 的一端通过一转轴D140连接至车身,紧急刹车臂D13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轮轴D150,从而 达到与紧急刹车轮D120连接;液压系统为紧急刹车系统的动力机构,其包括一液压缸D160 及一液压泵,液压缸D160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缸轴D170连接至紧急刹车臂 D130的中点与紧急刹车臂D130连接轮轴D150的端点之间;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 系统工作或停止。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紧急刹车臂D130平行或接近平行于车底面,紧急刹车轮D120 悬架于车底,远离行车轨道D110。当车辆遇紧急情况需紧急刹车时,紧急刹车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泵驱动液压缸D160向下运动,液压缸D160驱动紧急刹车臂D130连接轮轴D150的一端以紧急刹车臂D130与 车身连接的另一端点为轴向下运动,同时带动紧急刹车轮D120向下运动直至紧急刹车轮 D120接触到行车轨道DllO并继续向下运动进而施加一个压力在行车轨道DllO上,紧急刹 车轮D120与行车轨道DllO之间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车辆紧急刹车成功。紧急刹车 成功后,紧急刹车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泵停止工作,紧急刹车臂D130带动紧急刹车轮D120自 动复位,紧急刹车臂D130平行或接近平行于车底面,紧急刹车轮D120脱离行车轨道D110, 悬置于车底。本实用新型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紧急刹车系统中,所述紧急刹车轮D120可更换。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上述可组合的轻型交通车辆 的基础上,加入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技术。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或停靠在道路上时,采用接力 方式从车辆上方给电动车输电或充电的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本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装置和设在车 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车辆行驶或停靠在道路上时,其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与导电 装置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臂和导电滚轮,支撑立柱安装在道路的旁边,支 撑臂与支撑立柱连接,导电滚轮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支撑臂连接;所述导电滚轮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滚轮与地面的距离和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的高度相当,导电滚轮 与所述导电杆或导电条通过磁力吸弓丨接触后形成电路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 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导电滚轮,使导电滚轮通过伸缩弹簧自由悬挂于支撑 臂上并形成活动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滚轮与活动连接装置之间还设有导向 板,导电滚轮设在导向板的端部并通过转动轴与导向板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设为半圆形结构,半圆形导向板的 一端通过伸缩弹簧与支撑臂连接,另一端设有导电滚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滚轮或导向板上设有磁体;导电滚轮 的外圆周设有环形凹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上设有两套导电滚轮,两套导电滚 轮相互隔开并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电路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道路照明的路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监视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车辆的长 度,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第一支撑立柱的导电滚轮与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脱离之 前,第二支撑立柱的导电滚轮与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已经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接力方式从车辆上方给电动车输电或充电,导电滚轮利用导向板、自调节伸缩弹簧和磁力自动吸引连接车辆 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导向板与支撑臂活动连接使其可以上下运动以便于连接,减少导 电杆或导电条与导电滚轮连接时的机械碰撞和磨损。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作为导电体与道路上空的导电装置 接触形成电路连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其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与输电电路连接并且不会 断开,从而能够给宽体高架电车连续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道路的路 灯灯柱作载体,同时兼有车辆运行及治安监控、道路夜间照明等功能,特别适合在固定轨道 上行驶的宽体高架电车或各类电车、电动车,解决了宽体高架电车及各类电车用电或充电 需要空中架设明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电车线路过长、电压损耗大以及影响城市景观的 问题,并且成本较低、便于安装和维护。如图21至图观所示,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在道路旁 边的导电装置和设在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车辆行驶或停靠在道路上时,其顶部的 导电杆或导电条可以与导电装置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从而给车辆供电或给车辆的蓄电池 充电,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在固定轨道上行驶、并且车身较长的宽体高架电车。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支撑立柱El、支撑臂E7和接力式导电装置E2,接力 式导电装置E2包括拉伸弹簧E21、导向板E22和导电滚轮E23。支撑立柱El安装在道路的 两侧,支撑臂E7与支撑立柱El连接,导电滚轮E23通过导向板E22和拉伸弹簧E21与支撑 臂E7连接,导电滚轮E23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连接。导电滚轮E23与地面的距离和车辆顶 部的导电杆E6或导电条的高度相当,导电滚轮E23与所述导电杆E6或导电条通过磁力吸 引接触后形成电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E7上设有两套导电滚轮E23,两套导电滚轮E23相互隔 开并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导电滚轮E23设在导向板E22的端部并通过转动 轴与导向板E22连接,导向板E22设为半圆形结构,伸缩弹簧E21的一端与支撑臂7固定连 接,另一端连接导向板E22,使导电滚轮E23自由悬挂于支撑臂E7上并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导电滚轮E23或导向板E22上设有磁体,导电滚轮E23的外圆周设有环形凹 槽,使得宽体高架电车在所述接力式导电装置E2下行驶时,导电滚轮E23能够通过磁力自 动吸引到车辆顶部的导电杆E6上,导电滚轮E23的环形凹槽与导电杆E6相互啮合并可以 在导电杆E6上滚动。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道路两侧的若干支撑立柱相互之间的间距小于宽 体高架电车的长度。车辆出发后,当第一根支撑立柱El上的导电滚轮从车辆的前端滚动到 后端时,第二根支撑立柱El上的导电滚轮已经与车辆前端的导电杆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 从而能够给宽体高架电车连续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本实用新型对于采用超级电容器作 为主要储能装置的电车特别适合。本实施例所述支撑立柱El上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E4、用于道路照明的路灯E5以 及监视器E3。太阳能电池板E4可以在白天收集太阳能并为系统补充电能,监视器E3可以 在监视系统运行的同时兼顾治安监控,从而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降低运营成 本,提高系统的应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可以随意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连接 地板和车厢;所述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车车高,所述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 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间距 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 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连接 地板分为多块,分别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所述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数量为二,分别位于车身前后端,所述行走部件包括车头行走部件和车身行 走部件,分别设于对应车头的连接地板底部和对应车身的连接地板底部,并且在行走部件 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地板包括可合并为完整 连接地板的地板左半部和右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顶部设有乘客上下车的出入口,出入口与连接地板之间设有阶梯,出入口 上设有盖板;包括上下车装置,所述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该天桥距离 地面的高度与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上设有与车身顶部出入口相适配的进出口,天桥 两端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从车身顶部出入车 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一侧或两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板,活动板 与车身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可以相对车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的导向系统和位于车头的转向机构,所述行走部件包括位于底部的导向轮, 所述导向系统包括一端与车辆的转向机构连接的导向轴、行走部件中两个通过轮轴连接的 导向轮、设置于路面上的引导槽,导向轴、导向轮及轮轴均位于转向机构的底部;导向轴的另一端与轮轴的中部连接;引导槽嵌设于路面地表下,其在路面地表处设有 开口,导向轴通过开口伸入至引导槽内,导向轮可在引导槽内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紧急刹车系统,所述紧急刹车系统包括紧急刹车轮、紧急刹车臂、液压系统及紧急 刹车控制系统,紧急刹车轮的轮中心设有一轮轴,紧急刹车臂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连接至车 身,紧急刹车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液压系统为紧急刹车系统的动力机构,其包括一 液压缸及一液压泵,液压缸的一端与车身连接,另一端通过液压缸轴连接至紧急刹车臂的 中点与紧急刹车臂和轮轴的连接点之间;紧急刹车控制系统可控制液压泵驱动液压缸向下 运动,进而通过紧急刹车臂带动紧急刹车轮向下运动至行车轨道表面并与行车轨道产生摩擦力使车辆紧急刹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自吸无线接力式导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导电装置和设在车 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车辆行驶或停靠在道路上时,其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与导电 装置接触并形成电路连接;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支撑立柱、支撑臂和导电滚轮,支撑立柱安装在道路的旁边,支撑臂 与支撑立柱连接,导电滚轮通过活动连接装置与支撑臂连接;所述导电滚轮通过输电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滚轮与地面的距离和车辆顶部的导电杆或导电条的高度相当,导电滚轮与所 述导电杆或导电条通过磁力吸弓I接触后形成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导 电滚轮,使导电滚轮通过伸缩弹簧自由悬挂于支撑臂上并形成活动连接。
9.一种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以及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位于车厢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车厢;所述车厢下方设有前后方向的用于车辆在车厢下方行驶的行车通道;所述车厢为组合式结构,包括可以组合为完整车头或完整车身的各个组合单元,各个 所述组合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型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 部和车身右半部,所述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所述车身 左半部、车身右半部、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是所述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部件和车身之 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或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可前后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至少 两段车体,所述车头包括可前后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至少两段头体,所述车体和头体是所述 组合单元,并且在行走部件和车身之间、在行走部件和车头之间均有支撑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交通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厢、连接地板以及行走部件;连接地板位于车厢底部,行走部件位于连接地板底部两侧,支撑并运输连接地板和车厢;连接地板离地最小高度至少大于轿车车高,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之间间距至少大于轿车车宽,并且连接地板底部两侧的行走部件与所述轿车侧面之间的间距足够轿车在其间安全行驶;车厢包括至少一车头和至少一车身,车身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身的车身左半部和车身右半部,车头包括可合并为完整车头的车头左半部和车头右半部,连接地板分为多块,分别对应各个车身和车头;车头和车身之间、车身和车身之间都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文档编号B61H13/00GK201849473SQ20102055103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宋有洲 申请人:宋有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