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5089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传动装置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有承载、驱动、缓冲、导向和制动的作用。动车组转向架通常采用两系弹簧悬挂系统,从轮对开始向上包括轮对到一系悬挂装置以下部分的质量称为转向架的簧下质量。机车在通过线路不平顺处时,将产生较大的轮轨作用力,对线路造成破坏。簧下质量对轮轨作用力影响显著,减少簧下质量能减轻轮轨作用力,改善车辆和轨道运行条件,延长车辆和线路寿命。

现有的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中,动力由牵引电机传递到小齿轮,再通过齿轮啮合将扭矩传递到从动大齿轮进而驱动轮对旋转。齿轮一端通过吊杆吊挂在转向架构架横梁上,一端悬挂在车轴上,而从动大齿轮直接装在车轴上,故牵引齿轮的质量和齿轮箱质量的一半仍然属于簧下质量。

设计新型转向架传动机构,进一步减轻簧下质量,改善列车轮轨间作用力,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它能有效地解决齿轮箱的一端通过从动大齿轮悬挂在车轴上造成的簧下质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包括车轴、轮对和齿轮箱,输出轴为空心轴,其轴心线与车轴的轴心线重合,车轴位于输出轴的内孔中,且该内孔直径大于车轴的直径;输出轴的一端与主动轮盘固定,主动轮盘通过六连杆机构与从动轮盘相连,从动轮盘与车轴固定;齿轮箱为分体结构,通过轴承与输出轴固定,齿轮箱内的大齿轮与输出轴通过键联接;齿轮箱的上、下分体结合部为翻边结构,该翻边的前、后端设有通孔,通过至少两根吊杆与位于车体底架或转向架构架上吊座固定。

所述从动轮盘可以直接由车辆轮对充当。

所述吊座既可以全部位于车体底架上,也可以全部位于转向架构架上,还可以同时位于车体底架和转向架构架上。

所述输出轴、主动轮盘、从动轮盘均与和车轴同轴。

从动轮盘可以直接由车辆轮对充当。

输出轴为空心轴,车轴从其内孔穿过,孔轴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齿轮箱悬挂在车体底架或者转向架构架上,其中的从动大齿轮通过空心输出轴、主动轮盘与六连杆机构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盘,从而使齿轮箱和大齿轮不再悬挂在车轴上,其重量不再由车轴承受,从而减轻转向架的簧下质量,改善轮轨作用力,延长车辆和线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箱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盘驱动从动轮盘的传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盘驱动从动轮盘的传动机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盘、连杆和从动轮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盘直接驱动车辆轮对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盘直接驱动车辆轮对的传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动车转向架传动机构,主要由齿轮箱6、吊杆9、吊座11、主动轮盘4、六连杆机构3、从动轮盘2和车轴1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座11数量为2个,均安装在转向架构架横梁上,齿轮箱6通过两根吊杆9悬挂在吊座11上,齿轮箱6的重量由所述两组吊杆9和吊座11传递给转向架构架承受。

齿轮箱6中包含一组互相啮合的大小齿轮和一根空心的输出轴5,其中小齿轮是主动轮,大齿轮7是从动轮。大齿轮7与输出轴5相连,在工作中,两者不发生相对运动,优选地,联接方式为键联接。输出轴5由两端的轴承8固定支承,而轴承8套合在齿轮箱6箱体的轴承座孔中,两端由端盖封闭和限位。

输出轴5的一端和主动轮盘4相连,优选地,输出轴5端部管壁上设有螺纹孔,主动轮盘4对应位置开有相应的通孔,二者之间用螺栓相连。输出轴5和主动轮盘4上还加工有铰制孔,孔中插入销进行径向定位和传递二者间的扭矩。

主动轮盘4与从动轮盘2上均开有6个孔,主动轮盘4和从动轮盘2上的孔交错排列,孔内部表面呈球面,用于安装6个连杆机构;六连杆机构3的各连杆两端有球形橡胶柱塞,分别安装在主动轮盘4与从动轮盘2的孔中,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六个连杆采用两两对联而非顺联的方式连接。球形柱塞的径向刚度大,故一般情况下主动轮盘4与从动轮盘2的轴线不会发生错位,具有良好粘滑稳定性。由于连杆两端的橡胶柱塞为球形且偏转刚度很小,它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旋转倾斜,并且较小的偏转和变形就能使销和连杆产生较大的倾斜,使主动轮盘4与从动轮盘2平面间可以发生平行的轴向位移和平面间的角度旋转,从而补偿轴向的横移、垂向位移与径向跳动。

从动轮盘2与车轴1直接相连,优选地,两者采用过盈方式的孔轴配合安装,工艺上可以采用与轮对安装相同的工艺,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安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牵引电机将动力输出到齿轮箱小齿轮,小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相啮合的大齿轮7,大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5,输出轴5连接端的主动轮盘4通过六连杆机构3将扭矩传递给从动轮盘2,进而带动车轴1旋转。

实施例2

附图5和附图6表达的是本实施例的情况。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传动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此实施例中没有单独的从动轮盘2,从动轮盘2由轮对10充当。轮对10的轮饼上开有6个孔,六连杆机构的连杆一端安装在主动轮盘4上,另一端安装在轮对10轮饼的孔中。此实施例中的连杆与实施例1中的连杆组成结构基本类似,差异在于端部安装结构不同——实施1的连杆两侧都有连杆片,而本实施例的连杆从一端侧面伸出圆柱体与轮饼上的孔配合安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牵引电机将动力输出到齿轮箱小齿轮,小齿轮再将动力传递给相啮合的大齿轮7,大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5,输出轴5连接端的主动轮盘4通过六连杆机构3将扭矩传递给轮对10,进而带动车轴1旋转,使两个车轮同步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