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的公路铁路口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469发布日期:2018-10-19 21:1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防护栏,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铁路口两侧自动升降的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铁路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铁路铺设过程中,由于铁路的铺设会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计,所以在铁路的铺设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于公路出现交汇的问题,其中会在公路的旁边设置有安保亭,从而能够在火车经过的时候利用人工控制的防护栏杆将公路进行阻挡,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行驶车辆的正常通行,虽然利用人工控制的防护栏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对公路进行阻挡,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偏远地区同样的会出现公路与铁路交汇,当在偏远的地区设置安保停利用人工控制防护栏杆的升降来阻挡公路显然不合理,由于地区偏远而并不适合工人的长期居住,所以对于偏远地区的公路与铁路交汇的地方通过传统的防护栏杆对公路进行阻挡显然不适用,虽然能够利用智能远控控制来控制防护栏杆的升降,但是由于制造的成本以及长期的维护成本较高,所以就会导致铁路的建设成本进一步的增加。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能够在火车经过公路口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火车的行驶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控制滑板的滑动,能够在所述控制滑板分别经过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磁盘和所述第二磁盘进行相对因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顶压转动轮压紧在所述摩擦盘上,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转动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同步带动两侧所述防护栏杆的同步上升,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防护栏杆能够对公路孔进行阻挡,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从而避免了在公路口设置安保亭造成的铁路建设成本的增加,同时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看守铁路口造成的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包括有一路基,所述路基上设置有两条相对应的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一火车,所述火车上设置有在所述轨道上转动的车轮,所述轨道两侧分别包括有一排设置在所述路基上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防护栏杆,所述轨道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与并排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内转动的第一转轴和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防护栏杆滑动的驱动齿轮,两侧所述防护栏杆与所述火车相对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防护栏杆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防护栏杆对公路进行阻挡,从而能够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

所述路基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控制器和一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交叉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顶压盘,所述滑动顶压盘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排同步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顶压转动轮,其中一所述第五转轴上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所述滑动顶压盘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内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分别带动所述第七转轴相对应转动。能够在所述顶压转动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防护栏杆的升降。

所述火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滑板,两侧所述控制滑板交叉对应设置,所述控制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顶压转动轮相对应的摩擦盘,所述控制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磁盘,所述滑动顶压盘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磁盘相对应磁吸的第二磁盘。能够在火车行驶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控制滑板的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转动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达到控制所述防护栏杆升降的目的。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防护栏杆的升降。能够在火车行驶到公路口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防护栏杆的上升,能够在火车行驶过公路口以后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防护栏杆的下降。

进一步的,并排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链盘,每相邻所述第一链盘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一链条相对应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控制器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和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路基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链条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五转轴能够同步的转动,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锥齿轮,在所述路基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的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进行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同步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防护栏杆能够同步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上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的第四滑孔,所述滑动顶压盘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滑孔内滑动的支撑滑杆。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滑杆对所述滑动顶压盘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滑动顶压盘的正常滑动。

所述第七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所述第七转轴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滑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腔,所述第六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且所述第六转轴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的滑动端头,所述第一滑腔与所述滑动端头分别呈多边形设置,所述第七转轴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分别呈圆筒状设置,所述滑动端头分别在所述第二滑腔内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一磁盘与所述第二磁盘相对应磁吸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滑动顶压盘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端头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六转轴带动所述第七转轴转动,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端头在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在所述摩擦盘带动所述顶压转轴轮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从而进一步的防止带动另一侧所述顶压转动轮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密封盖上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上分别设置一转动的对接封盖,两侧所述对接封盖相对应连接后密封所述第一滑孔,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还分别对应连接有一橡胶密封板,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对接封盖上,且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相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防护栏杆分别与两侧所述对接封盖相对应。能够通过所述防护栏杆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防护对接封盖的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滑孔进行密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异物落入到所述第一滑孔内,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橡胶密封板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对接封盖的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腔内还分别设置有一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支撑转轮,所述第一支撑转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转轮上设置有一与所述防护栏杆相对应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防护栏杆在所述支撑槽内滑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防护栏杆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啮合的啮合齿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转轮上设置的支撑槽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的正常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栏杆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的滑动控制轴,所述滑动控制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对应连接在所述滑动控制轴上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支撑转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转轮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链盘,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转动链盘相对应,且所述滑动控制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滑动盘,所述支撑滑动盘分别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转轮分别在所述支撑滑动盘上转动盘上转动。能够在所述防护栏杆上升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转动链盘上转动,从而进一步的防止所述防护栏杆滑脱出所述第一滑孔,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的正常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栏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的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三滑孔,所述第三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支撑轴,所述第三滑孔内还分别设置有一顶压所述滑动支撑轴的第二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压力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滑动支撑轴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滑动底座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的正常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转动轮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筒状的转动内筒,所述转动内筒内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连接在所述顶压转动轮上的第一弹簧,一圈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五转轴上,且所述顶压转动轮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橡胶外层,所述摩擦盘为软橡胶构成,且与所述橡胶外层相对应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压力,能够在所述顶压转动轮与所述摩擦盘相对应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第一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橡胶外层与所述摩擦盘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摩擦力,从而保证到所述顶压转动轮的正常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意效果是:能够在火车经过公路口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火车的行驶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控制滑板的滑动,能够在所述控制滑板分别经过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过程中,在所述控制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磁盘,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磁盘和所述第二磁盘进行相对因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滑动顶压盘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顶压转动轮压紧在所述摩擦盘上,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转动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同步带动两侧所述防护栏杆的同步上升,能够在火车继续行驶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上所设的顶压转动轮与所述摩擦盘的相对应摩擦,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所述防护栏杆的下降,从而实现了利用所述火车的行驶来控制防护栏杆的升降的目的,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防护栏杆能够对公路孔进行阻挡,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从而避免了在公路口设置安保亭造成的铁路建设成本的增加,同时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看守铁路口造成的人力资源上的浪费,进一步的降低了铁路的建设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和所述滑动顶压盘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动顶压盘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顶压转动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齿轮与第一支撑轮以及与防护栏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六转轴与第七转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动控制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动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密封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基、2轨道、3火车、4车轮、5第一控制器、6第二控制器、7控制滑板、8第一滑孔、9防护栏杆、10滑动底座、11第一内腔、12驱动齿轮、13第一转轴、14密封盖、15第一支撑转轮、16第二转轴、17第三转轴、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第四转轴、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一磁盘、24第二磁盘、25摩擦盘、26支撑滑杆、27第一凹槽、28第五转轴、29顶压转动轮、30第一链盘、31第三锥齿轮、32第四锥齿轮、33第六转轴、34第七转轴、35第五锥齿轮、36第六锥齿轮、37第二滑孔、38第一滑腔、39第二滑腔、40滑动端头、41滑动顶压盘、42第一链条、43转动内筒、44橡胶外层、45第一弹簧、46第八转轴、47支撑槽、48啮合齿槽、49第二凹槽、50第九转轴、51橡胶密封板、52对接封盖、53第三滑孔、54滑动支撑轴、55第二弹簧、56滑动控制轴、57第三凹槽、58第十转轴、59第二支撑转轮、60转动链盘、61支撑滑动盘、62第四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公路铁路口自动升降防护栏,包括有一路基1,所述路基1上设置有两条相对应的轨道2,所述轨道2设置一火车3,所述火车3上设置有在所述轨道2上转动的车轮4,所述轨道2两侧分别包括有一排设置在所述路基1上的第一滑孔8,所述第一滑孔8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防护栏杆9,所述轨道2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与并排所述第一滑孔8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腔11,所述轨道2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内腔11内转动的第一转轴13和一第二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防护栏杆9滑动的驱动齿轮12,两侧所述防护栏杆9与所述火车3相对应。所述轨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的第一滑孔8,所述第一滑孔8并排设置并且与公路相对应,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防护栏杆9,所述防护栏杆9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在所述轨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内腔11,所述第一内腔11分别设置在所述路基1内,并且并排所述第一滑孔8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11相对应连通,在所述轨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路基1内转动的第一转轴13和一第二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分别在所述第一内腔11内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排与所述防护栏杆9相对应的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防护栏杆9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护栏杆9的升降,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驱动齿轮12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护栏杆9能够同步的升降,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防护栏杆9的升降能够进一步的将公路进行阻挡,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火车3的正常通行。

所述路基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控制器5和一第二控制器6,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交叉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顶压盘41,所述滑动顶压盘41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凹槽27,所述第一凹槽27内分别设置有一排同步转动的第五转轴28,所述第五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顶压转动轮29,其中一所述第五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31,所述滑动顶压盘41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六转轴33,所述第六转轴33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1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32,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内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第二转轴16转动的第七转轴34,所述第六转轴33分别带动所述第七转轴34相对应转动。在所述路基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控制器5和一第二控制器6,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呈交叉倾斜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顶压盘41,所述滑动顶压盘41能够分别的在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滑动,在所述滑动顶压盘4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凹槽27,所述第一凹槽27内分别设置有一排第五转轴28,所述第五转轴28分别在所述滑动顶压盘41所设的转孔内转动,并且并排所述第五转轴28能够同步的转动,在所述第五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顶压转动轮29,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8的转动,在其中一所述第五转轴28上设置有一第三锥齿轮31,在所述滑动顶压盘4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六转轴33,所述第六转轴33与所述第五转轴28相对应垂直设置,并且在所述第六转轴33上分别设置有一第四锥齿轮32,所述第三锥齿轮31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2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33的转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七转轴34,所述第七转轴34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6转动,并且所述第六转轴33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七转轴34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8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8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33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3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七转轴34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七转轴34的转动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6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防护栏杆9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公路进行阻挡。

所述火车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滑板7,两侧所述控制滑板7交叉对应设置,所述控制滑板7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顶压转动轮29相对应的摩擦盘25,所述控制滑板7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磁盘23,所述滑动顶压盘4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磁盘23相对应磁吸的第二磁盘24,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分别控制所述防护栏杆9的升降。在所述火车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控制滑盘7,所述控制滑板7分别设置在所述火车3的底部,并且所述控制滑板7分别设置在首节车厢和最后一节车厢上,分别设置在首节车厢和最后一节车厢的两侧,并且两侧所述控制滑盘7交叉对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5和所述第二控制器6相对应,在所述控制滑板7上分别设置有一摩擦盘25,所述摩擦盘25分别与所述顶压转动轮29相对应,并且所述控制滑动盘7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磁盘23,在所述滑动顶压盘41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磁盘24,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能够相对应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火车3在轨道2上行驶的过程中,能够在所述控制滑板7行驶到所述第一控制器5的位置以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进行相对应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顶压转动轮29压紧在所述摩擦盘25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25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的同步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两侧所述防护栏杆9的同步的上升,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呈交叉对应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火车3经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以后,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25带动所述第一控制器5上所设的顶压转动轮29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分别的控制两侧所述防护栏杆9的上升,从而能够实现利用火车经过公路口之前控制所述防护栏杆9的上升的目的,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防护栏杆9将公路口进行阻挡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能够在火车经过公路口以后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2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的顶压转动轮29进行摩擦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两侧所述防护栏杆9的下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人工控制防护栏杆升降造成的麻烦,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铁路的建设成本,同时也进一步的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又能够达到对铁路口的阻挡,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火车的正常通行,同时也能够利用所述防护栏杆9的升降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行驶车辆的安全。

如图2至图5所示,并排所述第五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链盘30,每相邻所述第一链盘30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一链条42相对应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轴3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五锥齿轮35,所述第二控制器6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20,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四转轴20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锥齿轮3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36,所述第四转轴20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2和一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一锥齿轮18,所述路基1内还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17,所述第三转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19,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19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8相对应啮合连接。并排所述第五转轴28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链盘30,所述第一链盘30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链槽,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链盘30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一链条42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其中一所述第五转轴28转动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31转动,从而能够在其中一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与所述摩擦盘25进行相对应的摩擦连接后能够始终保证到所述第三锥齿轮31的转动,在所述第七转轴3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五锥齿轮35,在所述第二控制器6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20,在所述第四转轴20与所述第一转轴13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五锥齿轮3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36,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七转轴34的转动能够分别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在所述第四转轴20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2和一第一齿轮21,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6的转动,由于通过所述第一齿轮21与所述第二齿轮22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能能够在所述火车2经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和所述第二控制器6的过程中,能够在所述控制滑板7分别经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和所述第二控制器6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控制滑板7设置在所述火车3的两侧,并且交叉对应设置,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防护栏杆9上升和下降,从而达到利用火车的行驶控制所述防护栏杆9的上升和下降,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一锥齿轮18,在所述路基1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17,在所述第三转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19,两端所述第二锥齿轮19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8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能够同步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两侧所述防护栏杆9的同步上升和下降。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的第四滑孔62,所述滑动顶压盘4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滑孔62内滑动的支撑滑杆26。在所述第一控制器5与所述第二控制器6上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的第四滑孔62,在所述滑动顶压盘4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四滑孔62内滑动的支撑滑杆26,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滑杆26对所述滑动顶压盘41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相对应磁吸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滑动顶压盘41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顶压转动轮29压紧在所述摩擦盘25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摩擦盘25的滑动能够带动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转动。

所述第七转轴3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37,所述第七转轴33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滑孔37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腔38,所述第六转轴33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37内滑动,且所述第六转轴33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腔38内滑动的滑动端头40,所述第一滑腔38与所述滑动端头40分别呈多边形设置,所述第七转轴34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8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腔39,所述第二滑腔39分别呈圆筒状设置,所述滑动端头40分别在所述第二滑腔39内转动。在所述第七转轴3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37,在所述第七转轴34内还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滑腔38,所述第一滑腔38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孔37相对应连通,所述第六转轴33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37内滑动,并且在所述第六转轴33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端头40,所述滑动端头40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腔38内滑动,并且所述滑动端头40与所述第一滑腔38分别呈多边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滑动端头40滑动到所述第一滑腔38内以后,能够通过第六转轴3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七转轴34的转动,在所述第七转轴34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腔39,所述第二滑腔39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腔38相对应连通,并且所述滑动端头40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腔39内滑动,所述第二滑腔39呈圆筒状设置,所述滑动端头40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腔39内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相对应磁吸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滑动顶压盘41的滑动,从而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33的滑动,从而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滑动端头40的滑动,从而能够使所述滑动端头40滑动到所述第一滑腔38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六转轴33带动所述第七转轴34的转动,当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未进行相对应磁吸连接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滑动顶压盘41的重力原因,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33的滑动,从而能够使所述滑动端头40在所述第二滑腔39内转动,由于所述第一转轴13与所述第二转轴16能够同步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两侧所述第七转轴34能够同步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两侧所述第六转轴33同时的转动,从而能够避免了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在未与所述摩擦盘25相对应连接的过程中同时转动的问题。

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路基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8相对应的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8相对应的第二凹槽49,所述第二凹槽4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密封盖14上的第九转轴50,所述第九转轴50上分别设置一转动的对接封盖52,两侧所述对接封盖52相对应连接后密封所述第一滑孔8,所述第二凹槽49的两侧还分别对应连接有一橡胶密封板51,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51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对接封盖52上,且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51相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防护栏杆9分别与两侧所述对接封盖52相对应。在所述路基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8相对应的密封盖14,在所述密封盖1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滑孔8相对应连通的第二凹槽49,在所述第二凹槽4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九转轴50,在所述第九转轴50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对接封盖52,从而能够利用两个所述对接封盖52相对应连接后能够将所述第一滑孔8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异物落入到所述第一滑孔8内,能够在所述防护栏杆9升降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对接封盖52进行顶压,从而能够使所述防护栏杆9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并且在所述第二凹槽4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橡胶密封板51,两侧所述橡胶密封板51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密封盖14上,并且所述橡胶密封板51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对接封盖52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橡胶密封板51相对应连接后能够进一步d保证到对所述第一滑孔8的密封效果,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橡胶密封板51的弹性,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对接封盖52在所述防护栏杆9滑动到所述第一滑孔8内以后复位,从而对所述第一滑孔8进行密封。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内腔11内还分别设置有一第八转轴46,所述第八转轴46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支撑转轮15,所述第一支撑转轮15与所述驱动齿轮12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转轮15上设置有一与所述防护栏杆9相对应的支撑槽47,所述支撑槽47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防护栏杆9在所述支撑槽47内滑动,所述驱动齿轮12与所述防护栏杆9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啮合的啮合齿槽48。在所述第一内腔11内分别设置有一第八转轴46,在所述第八转轴46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支撑转轮15,在所述第一支撑转轮15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槽47,所述支撑槽47分别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防护栏杆9能够分别在所述支撑槽47内滑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槽47对所述防护栏杆9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9的正常滑动,并且在所述驱动齿轮12与所述防护栏杆9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啮合连接的啮合齿槽48,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驱动齿轮12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防护栏杆9的滑动。

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防护栏杆9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的滑动控制轴56,所述滑动控制轴56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设置的第三凹槽57,所述第三凹槽57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对应连接在所述滑动控制轴56上的第十转轴58,所述第十转轴58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支撑转轮59,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转动链盘60,所述驱动齿轮12分别与所述转动链盘60相对应,且所述滑动控制轴5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滑动盘61,所述支撑滑动盘61分别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驱动齿轮12与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分别在所述支撑滑动盘61上转动盘上转动。在所述防护栏杆9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控制轴56,所述滑动控制轴56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并且所述防护栏杆9能够带动所述滑动控制轴56滑动,在所述滑动控制轴56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三凹槽57,在所述第三凹槽57内分别设置有两个第十转轴58,在所述第十转轴58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支撑转轮59,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链盘60,所述转动链盘60能够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上转动,并且所述驱动齿轮12能够在所述转动链盘60上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防护栏杆9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滑动控制轴56的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滑动控制轴56滑动到所述驱动齿轮12的位置以后能够通过所述驱动齿轮12在所述转动链盘60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了所述防护栏杆9滑脱出所述第一滑孔8,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9的正常滑动,并且在所述滑动控制轴5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滑动盘61,所述支撑滑动盘61分别呈半圆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防护栏杆9滑动到位以后,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滑动盘61对所述防护栏杆9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所述防护栏杆9滑脱出所述第一滑孔8,并且能够使所述驱动齿轮12与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分别在所述支撑滑动盘61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驱动齿轮12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轮59发生卡滞的问题。

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防护栏杆9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的滑动底座10,所述滑动底座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三滑孔53,所述第三滑孔53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支撑轴54,所述第三滑孔53内还分别设置有一顶压所述滑动支撑轴54的第二弹簧55。在所述防护栏杆9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滑动底座10,所述滑动底座10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滑动,并且所述滑动底座10上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的第三滑孔53,所述第三滑孔53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支撑轴54,在所述第三滑孔53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弹簧55,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55能够分别的对所述滑动支撑轴54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滑动支撑轴54顶压在所述第一滑孔8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防护栏杆9的正常滑动。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筒状的转动内筒43,所述转动内筒43内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连接在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的第一弹簧45,一圈所述第一弹簧45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五转轴28上,且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橡胶外层44,所述摩擦盘25为软橡胶构成,且与所述橡胶外层44相对应连接。在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内筒43,并且在所述转动内筒43内分别设置有一圈相对应的第一弹簧45,所述第一弹簧45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磁盘23与所述第二磁盘24相对应磁吸连接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顶压转动轮29顶压在所述摩擦盘25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45能够进一步的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在所述顶压转动轮29上设置有橡胶外层44,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摩擦力,从而能够保证到所述顶压转动轮29的正常转动。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