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507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1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一般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等部分。其中,转向架的作用是支承车体,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转向架通过其顶部的旁承体与轨道车连接为一体,主要用于传递垂向载荷。现有技术中,旁承密封不好,箱体内部容易暴露在空气中,从而空气中的杂质容易进入箱体内,长期使用后滚子的摩擦阻力会增大,且在行车过程中,润滑油容易飞溅出来,密封困难,使得转向架上到处都是油污,维护人员需要对转向架进行清洁,增加了劳动强度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转向架,包括:

由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通过中间构架连接而成的转向架构架,所述轨道上分别设有凹部,车轮通过减震装置安装于轨道下方;摇枕通过中间构架支承并位于凹部上方;弹性旁承安装于所述摇枕两端;所述摇枕中部安装有下芯盘;

所述弹性旁承包括顶部开口的本体、上摩擦板、固定于上摩擦板顶部表面的橡胶堆、下摩擦板、滚子;所述下摩擦板固定于本体内,所述滚子通过位于上摩擦板、下摩擦板间的保持架限定;所述保持架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引油槽,所述滚子与保持架安装处开有与所述引油槽连通的副引油槽;所述本体侧壁底部均安装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面向保持架侧面开有容纳海绵体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表面开有若干与集油槽连通的通油孔;

吸音装置,其可拆卸固定位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底部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开口处设有与橡胶堆连接的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下表面向上凹陷设有若干回油孔。

优选的是,所述副引油槽采用倾斜设置,其向所述滚子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引油槽长度不短于保持架长度。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侧壁开有与所述集油槽连通的带有塞子的注油孔。

优选的是,所述吸音装置包括第一吸音层与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与第二吸音层内均填设有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轨道车转向架的弹性旁承本体内的集油槽避免润滑油飞溅,避免转向架上到处都是油污,降低维护人员的维护劳动强度,且避免资源浪费;向左右两侧移动的保持架挤压浸润润滑油的海绵体,保持架表面的引油槽与副引油槽配合,使得润滑油流动至滚子周围从而对滚子进行润滑,避免长期使用后的滚子摩擦阻力增大,延长使用寿命;吸音装置吸收噪音,有利于营造舒适的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转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旁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向架构架,11-轨道,111-凹部,12-中间构架,2-车轮, 3-减震装置,4-摇枕,5-弹性旁承,51-本体,52-上摩擦板,53-橡胶堆,54-下摩擦板,55-滚子,56-防尘板,561-回油孔,6-下芯盘,7-保持架,71-引油槽,72-副引油槽,8-集油槽,81-活动槽,811-通油孔,82-注油孔,9-海绵体,10-吸音装置,101-第一吸音层,102-第二吸音层,103-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转向架,包括:

由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11通过中间构架12连接而成的转向架构架1,所述轨道11上分别设有凹部111,车轮2通过减震装置3安装于轨道11下方;摇枕4通过中间构架12支承并位于凹部111上方;弹性旁承5安装于所述摇枕4两端;所述摇枕4中部安装有下芯盘6;

所述弹性旁承5包括顶部开口的本体51、上摩擦板52、固定于上摩擦板52顶部表面的橡胶堆53、下摩擦板54、滚子55;所述下摩擦板54固定于本体51内,所述滚子55通过位于上摩擦板52、下摩擦板54间的保持架7限定;所述保持架7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引油槽71,所述滚子55与保持架7安装处开有与所述引油槽71连通的副引油槽72;所述本体51侧壁底部均安装有集油槽8,所述集油槽8面向保持架侧面开有容纳海绵体9的活动槽81,所述活动槽81表面开有若干与集油槽8连通的通油孔811;

吸音装置10,其可拆卸固定位于所述转向架构架1底部表面。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转向架通过弹性旁承5与轨道车车身连接,转向架相对于轨道车车身转动时,弹性旁承5产生水平面内位移时,橡胶堆53带动上摩擦板52夹着滚子55在下摩擦板6上滚动,向左右两侧移动的保持架7挤压浸润有润滑油的海绵体9,保持架7表面的引油槽71与副引油槽72配合,润滑油经引油槽71、副引油槽72流动至滚子55周围从而对滚子55进行润滑,避免长期使用后的滚子55摩擦阻力增大,延长使用寿命;集油槽8避免润滑油飞溅,避免转向架上到处都是油污,降低维护人员的维护劳动强度,且避免资源浪费;吸音装置10吸收轨道与车轮2接触发生的噪音,有利于营造舒适的运行环境,且吸音装置10采用可拆卸,便于更换检修。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本体51开口处设有与橡胶堆53连接的防尘板56,所述防尘板56下表面向上凹陷设有若干回油孔561。采用这种方案,防尘板56避免灰尘进入本体51内部,回油孔561有利于使得溅至防尘板56下表面的润滑油回落至本体51内。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副引油槽72采用倾斜设置,其向所述滚子55倾斜。采用这种方案,倾斜设置的副引油槽72有利于润滑油流动至滚子55附近。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引油槽71长度不短于保持架7长度。采用这种方案,保证海绵体9被挤压出的润滑油流动至引油槽71内。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本体51侧壁开有与所述集油槽8连通的带有塞子的注油孔82。采用这种方案,便于补充润滑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吸音装置10包括第一吸音层101与第二吸音层102,所述第一吸音层101与第二吸音层102内均填设有吸音棉103。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吸音棉103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绵材料,吸音装置10通过双层吸音棉103吸收噪音,有效地降低噪音,避免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