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007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和变速箱,变速箱固连在牵引电机的输出端,并且其输出轴沿构架本体横向延伸,牵引电机的尾端用于与构架本体固定连接,其中,变速箱内包括一太阳轮、设置在变速箱的壳体上的内齿圈、以及设置在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的行星轮,行星轮的行星架用于与一轮芯相连,轮芯固连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辋上,并与变速箱的壳体可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传动效率更高,而且还满足了转向架轻量化、低能耗及结构紧凑的要求。
【专利说明】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轨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山地城市到平原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问题越发尖锐。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绿色、快捷交通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0003]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具有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土地资源占用少、噪音低、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独特优势。在多制式城轨交通中,高架线路运行综合优势明显。独特的优势决定该制式有着进一步推广和广泛应用的空间。
[0004]随着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是2004年从日本引进,至今为止依然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水平上。目前这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采用交流异步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在转向架的中部横梁向轨道两侧延伸的部分安装有电机安装座,交流异步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安装座上,并且电机的轴线方向与转向架的纵向平行。
[0005]众所周知,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支承轴轴线与转向架的横向平行,因此电机的扭矩至少要经过换向齿轮组和减速齿轮组才能传递到走行轮上,因此在电机安装座的另一侧就设置有安装于构架上的变速箱,该变速箱中包括换向齿轮组和减速齿轮组。
[0006]由于包含的齿轮较多,因此该种变速箱不仅笨重,而且体积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转向架空间,极其不利于其他机构在转向架上的布置,这导致了该种转向架出现了整体笨重、能耗很高的问题;同时电机的扭矩需要经过多级才能最终传递到走行轮上,传动效率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转向架能耗高的问题。
[0007]因此,如何能够使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转向架结构紧凑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以便能够使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转向架结构紧凑性。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嵌装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辋中,并作为所述走行轮的转轴,包括牵引电机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固连在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并且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沿转向架的构架本体横向延伸,所述牵引电机的尾端用于与所述构架本体固定连接,其中,
[0010]所述变速箱内包括一太阳轮、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壳体上的内齿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架用于与一轮芯相连,所述轮芯固连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辋上,并与变速箱的壳体可转动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为齿轮轴,且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变速箱内,所述输出轴端部的齿轮构成所述太阳轮。
[0012]优选的,所述牵引电机为永磁电机。
[0013]优选的,所述牵引电机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构架本体上的构架法兰盘适配的第一法兰盘,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变速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法兰盘对应的变速箱法兰盘,所述牵引电机与所述构架本体以及所述变速箱均通过法兰螺栓固连。
[0014]优选的,相互配合的所述构架法兰盘与所述第一法兰盘上,以及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变速箱法兰盘上,还开设有多对绞制孔,且所述绞制孔内穿设有与所述绞制孔自身过盈配合的绞制孔螺栓。
[0015]优选的,所述行星轮包括三个,且所述行星轮沿所述太阳轮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嵌装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的轮辋中,包括牵引电机和变速箱,其中牵引电机一端用于设置在构架本体上,变速箱固定连接在牵引电机的另一端,并且变速箱内包括一个太阳轮、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的内齿圈以及设置在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的行星轮,行星轮的行星轮架用于与轮芯固连,而轮芯与轮辋固定相连,行星架通过轮芯驱动行走轮行走。
[0017]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实现了对现有转向架中的驱动传动系统的重新布局,牵引电机和变速箱不仅位于构架本体的同一侧,而且牵引电机直接安装在构架本体上,变速箱直接与牵引电机相连,由于电机的输出轴沿构架本体的横向延伸,这就省去了变速箱内的换向齿轮组,电机输出的扭矩可以直接向变速箱内传递,因此变速箱的结构更加简单,变速箱的尺寸和重量也得以大幅降低;同时采用该种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的转向架还省去了用于安装牵引电机的电机安装座,并且驱动电机和变速轮箱的外壳直接替代了安装走行轮的车轴,因而整个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紧凑,重量进一步降低;再次,驱动系统嵌设在了走行轮的轮辋内部,将以前从未利用过的轮辋内部空间进行了利用,极大的节省了驱动系统所占用的转向架空间,转向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节省出的空间使得在转向架上安装抗侧滚扭杆成为了可能,这可以有效增强目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稳定性。
[001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不仅使得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传动效率更高,而且还满足了转向架轻量化、低能耗以及结构紧凑的要求,另外,该种驱动装置布局还使得在转向架上安装抗侧滚扭杆成为了可能,为增强目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跨座式单轨车辆驱动走行一体化转向架的俯视不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驱动传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速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构架本体的构架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牵引电机的第二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牵引电机的第一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构架本体与牵引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牵引电机与变速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I为牵引电机,2为变速箱,3为构架本体,4为制动盘,5为制动夹钳,6为走行轮,11为第二法兰盘,12为第一法兰盘,13为输出轴,14为延长部,21为变速箱法兰盘,22为太阳轮,23为行星轮,24为内齿圈,31为构架法兰盘,32为紧固螺栓,41为轮芯,42为支撑轴承,211为变速箱螺栓孔,212为变速箱绞制孔,311为构架螺栓孔,312为构架绞制孔,411为电机螺栓孔,412为电机绞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以便能够使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转向架结构紧凑性。
[00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跨座式单轨车辆驱动走行一体化转向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驱动传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速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在进行具体方案介绍之前,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将出现的方位词进行定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列车运行的方向定义为转向架的纵向,在竖直面内,与转向架纵向垂直的方向为垂向,在水平面内,与转向架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牵引电机与变速箱相连的一端称为首端,与构架本体相连的一端称为尾端。
[0032]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所谓驱动走行一体化具体是指该转向架的驱动传动系统内嵌在走行轮的轮辋内,同时驱动传动系统作为走行轮6的转轴。具体的,该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嵌装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6的轮辋中,包括牵引电机I和变速箱2,并且变速箱2固连在牵引电机I的输出端,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沿转向架的构架本体3横向延伸,牵引电机I的尾端用于与构架本体3固定连接。
[0033]如图1中所示,走行轮6设置于构架本体3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走行轮6具体包括两对,沿构架本体3的纵向上分布于前端和后端。
[0034]牵引电机I的尾端用于设置在构架本体3横向上的一根侧梁上,并且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沿构架本体3的横向延伸;变速箱2与牵引电机I的另外一端固定相连,并且变速箱2内包括一个太阳轮22、设置在变速箱2壳体上的内齿圈24以及设置在太阳轮22与内齿圈24之间的行星轮23,其中,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架用于与一轮芯相连,所述轮芯41固连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6的轮辋上,并与变速箱2的壳体可转动配合。
[0035]由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使得转向架的驱动传动系统实现了重新布局,牵引电机I和变速箱2不再分别设置在电机安装座的两侧,而是位于构架中部横梁的同一侧,并且牵引电机I和变速箱内嵌在走行轮6的轮辋内部。
[0036]由于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与构架本体3的横向平行,因而就省去了变速箱2内的换向齿轮组,电机输出的扭矩可以直接向变速箱2内传递,因此变速箱2的结构更加简单,变速箱2的尺寸和重量也得以大幅降低;同时采用该种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的转向架还省去了用于安装牵引电机I的电机安装座,并且驱动电机I和变速轮箱2的外壳直接替代了安装走行轮6的车轴,因而整个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紧凑,重量进一步降低;再次,驱动系统嵌设在了走行轮6的轮辋内部,将以前从未利用过的轮辋内部空间进行了利用,极大的节省了驱动系统所占用的转向架空间,转向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节省出的空间使得在转向架上安装抗侧滚扭杆成为了可能,这可以有效增强目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稳定性。
[0037]可见,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不仅使得单轨车辆的驱动装置布局更为合理,传动效率更高,而且还满足了转向架轻量化、低能耗以及结构紧凑的要求,另外,该种驱动装置布局还使得在转向架上安装抗侧滚扭杆成为了可能,为增强目前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0038]不难理解的是,变速箱2可以设置有输入轴,输入轴与变速箱内部的太阳轮固定连接,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再通过联轴节与变速箱2的输入轴相连。但是该种方式需要另外设置联轴节,连接形式较为复杂,占用构架本体3的安装空间较多,不利于其他构件在转向架上的布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想到的变通是,直接将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设置为锥度轴,太阳轮22设置为带锥度内孔的齿轮套,输出轴与齿轮套通过锥度连接,通过加热后过盈配合。但是该种方式需要将齿轮套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的外端,需要较大的齿根圆直径和更多的齿数,并且变速箱2的速比较大,因此该种变速箱2的尺寸和重量较大,对转向架整体实现轻量化会带来不利影响。
[0039]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为齿轮轴,如图2中所示,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伸入到变速箱2内,并且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端部的齿轮构成上述实施例中的太阳轮22。该种方式省去了变速箱2的输入轴,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与变速箱2的输入轴合二为一,并且太阳轮直接加工在了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上,无需重新在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上套装太阳轮22,有效减小了太阳轮22的尺寸,从而使得变速箱2的整体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牵引电机I的扭矩直接传递至变速箱2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失,传动效率更高,因而节能效果也更加明显。
[004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将变速箱2和牵引电机I进行一体化设计,具体的,可以将内齿圈24紧固在牵引电机I的壳体内部,并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所介绍的,将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设置为齿轮轴,并使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端部的齿轮作为太阳轮,该种方式进一步实现了牵引电机I和变速箱2的合二为一,从而进一步减小了驱动传动系统的尺寸,使整个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紧凑。[0041 ]本实施例中还对牵引电机I进行了改进,本实施例中牵引电机I具体采用永磁电机,而且在构架本体3的横向上,永磁电机以及变速箱2优选的为扁平结构,以便尽量减小横向空间上的占用。
[0042]永磁电机取消了磁力绕组,用永磁体取代,磁场稳定性,这就提高了电机可靠性。同时,由于永磁电机的磁场是由永磁体产生的,从而避免通过励磁电流来产生磁场而导致的励磁损耗(铜耗);普通交流异步电机在运作的时候首先需要励磁才能开始运转,在启动的时候是最耗电能的,因而普通的交流异步电机需要消耗大量的励磁电流。而永磁电机彻底去掉了励磁线圈,运行起初不用耗大量的电能先去励磁,直接靠它本身的永磁体就能很快而且节能的启动,由于去掉了励磁线圈,在运行中也会省去转动时的它所要消耗的那部分电能,因而节能效果明显。
[0043]相比于交流异步电机而言,永磁电机的重量也大大减轻,据实际测算,相比于交流异步电机而言,同功率容量的永磁电机体积、重量、以及所用生产材料可减少30%,这不仅实现了跨座式车辆转向架轻量化和节能化的目的,而且还使得转向架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引电机I与构架本体3、牵引电机I与变速箱2之间均通过法兰盘结构安装,如图4至图8中所示,具体的,构架本体3上设置有构架法兰盘31,牵引电机I上设置有用于与构架法兰盘31适配的第一法兰盘12,牵引电机I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法兰盘11,变速箱2上设置有与第二法兰盘11适配的变速箱法兰盘21,构架本体3、牵引电机I以及变速箱2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
[0045]鉴于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为齿轮轴,输出轴13需要保证与牵引电机I本身的轴心和变速箱2轴心对正,所以需要的变速箱2和牵引电机I的安装位置精度较高,单独的法兰螺栓定位依然存在着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相互配合的构架法兰31与第一法兰盘12上,以及相互配合的第二法兰盘11与变速箱法兰盘21上,还开设有多对绞制孔,且每一对绞制孔内穿设有与绞制孔自身过盈配合的绞制孔螺栓,绞制孔螺栓上的定位销部分将有效保证牵引电机I在构架本体3上,以及变速箱2在牵引电机I上的安装精度。
[0046]如图4至图8中所示,第一法兰盘12和第二法兰盘11上均设置有电机螺栓孔411和电机绞制孔412,在构架法兰盘31上设置有构架螺栓孔311和构架绞制孔312,在变速箱法兰盘21上设置有变速箱螺栓孔211和变速箱绞制孔212。
[0047]如图3中所示,变速箱2内的行星轮23的数量不受限制,为了保证传动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行星轮23优选的为3个,3个行星轮23沿太阳轮22的周向均匀分布。
[004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嵌装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6)的轮辋中,并作为所述走行轮(6)的转轴,包括牵引电机(I)和变速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2)固连在所述牵引电机(I)的输出端,并且所述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沿转向架的构架本体(3)横向延伸,所述牵引电机(I)的尾端用于与所述构架本体(3)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变速箱(2)内包括一太阳轮(22)、设置在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上的内齿圈(24)、以及设置在所述太阳轮(22)与所述内齿圈(24)之间的行星轮(23),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架用于与一轮芯(41)相连,所述轮芯(41)固连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6)的轮辋上,并与变速箱(2)的壳体可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为齿轮轴,且所述牵引电机(I)的输出轴(13)伸入所述变速箱(2)内,所述输出轴(13)端部的齿轮构成所述太阳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电机(I)为永磁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电机(I) 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构架本体上的构架法兰盘(31)适配的第一法兰盘(1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U),所述变速箱(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法兰盘(11)对应的变速箱法兰盘(21),所述牵引电机(I)与所述构架本体以及所述变速箱(2)均通过法兰螺栓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配合的所述构架法兰盘(31)与所述第一法兰盘(12)上,以及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二法兰盘(11)与所述变速箱法兰盘(21)上,还开设有多对绞制孔,且所述绞制孔内穿设有与所述绞制孔自身过盈配合的绞制孔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走行一体化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包括三个,且所述行星轮沿所述太阳轮的周向均匀分布。
【文档编号】B61B13/06GK205524238SQ20162009431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发明人】张洋, 吕红, 丁治雨, 杨百岭, 伯均华, 王舜, 寇文娟, 赵鹏
【申请人】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