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顶下边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7154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地铁车顶下边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地铁车顶下边梁,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顶下边梁技术领域,包括平直基板、支撑侧板、倾斜侧板、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平直端板、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及端部斜板,平直基板位于支撑侧板和倾斜侧板之间,支撑侧板一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基板固定连接,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端板固定连接;倾斜侧板一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基板固定连接,倾斜侧板另一侧边缘通过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与端部斜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大大减少了焊接工作量,结构合理,合理分配变形量,受力平衡,从而避免纵向弯曲,抗冲击性强,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
地铁车顶下边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顶下边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顶下边梁。
【背景技术】
[0002]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是缓解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而造成交通巨大压力的首选方案。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地铁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随着地铁客流量逐日持续增加,对地铁车体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地铁车顶下边梁是指车顶与车体侧面的交接处内部的钢梁,是地铁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地铁车顶下边梁是通过焊接形式制得,边缘易出现飞边和毛刺等有害缺陷,同时焊缝的宽深比不合适时,焊缝处容易损耗,容易出现裂纹、结疤、端面分层等缺陷,抗冲击性差。
[0004]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车顶下边梁,该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大大减少了焊接工作量,结构合理,合理分配变形量,受力平衡,从而避免纵向弯曲,抗冲击性强。
[0006]—种地铁车顶下边梁,其特征是:该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包括平直基板、支撑侧板、倾斜侧板、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平直端板、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及端部斜板,所述平直基板位于支撑侧板和倾斜侧板之间,平直基板一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与支撑侧板固定连接,平直基板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倾斜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侧板一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基板固定连接,支撑侧板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倾斜侧板一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与平直基板固定连接,倾斜侧板与平直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倾斜侧板另一侧边缘通过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与端部斜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倾斜侧板与平直基板之间夹角为100°?130°。
[0008]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地铁车顶下边梁可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09]1、本实用新型为冷弯工艺一次成型的产品,大大减少了焊接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边缘无飞边和毛刺,断面成形质量好、均匀一致,强度高、硬度高,无裂纹,机械性能稳定,保证地铁车顶下边梁的寿命周期内不易磨损、损伤。
[0010]2、本实用新型地铁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结构设计合理,合理分配变形量,受力平衡,从而避免纵向弯曲,抗冲击性强,符合铁车顶下边梁IEC61373-1999标准要求承受各种力的冲击,保证在地铁车顶下边梁寿命周期内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顶下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顶下边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中:1_平直基板、2-支撑侧板、3-倾斜侧板、4-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5-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6-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7-平直端板、8-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9-端部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地铁车顶下边梁,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种地铁车顶下边梁,其特征是:该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包括平直基板1、支撑侧板2、倾斜侧板3、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6、平直端板7、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8及端部斜板9,所述平直基板I位于支撑侧板2和倾斜侧板3之间,平直基板I一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与支撑侧板2固定连接,平直基板I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与倾斜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侧板2—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与平直基板I固定连接,支撑侧板2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6与平直端板7固定连接;所述倾斜侧板3—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与平直基板I固定连接,倾斜侧板3与平直基板I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倾斜侧板3另一侧边缘通过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8与端部斜板9固定连接。
[0016]所述倾斜侧板3与平直基板I之间夹角为100°?130°,够有效降低冲击力,增加铁车顶下边梁的强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顶下边梁为不锈钢卷料冷弯成型件,降低地铁车顶下边梁的自重,耐腐蚀,采用圆弧与直线结合的一体式结构设计,产品的牢固性强,更能节省空间,而且相接部分有折弯倒角,不但能使产品更加美观,同时也使地铁车顶下边梁周边的车体更加稳固。使产品的承重能力增强,提高安全性能。
【主权项】
1.一种地铁车顶下边梁,其特征是:该车顶下边梁为一体成型件,包括平直基板(I)、支撑侧板(2)、倾斜侧板(3)、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6)、平直端板(7)、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8)及端部斜板(9),所述平直基板(I)位于支撑侧板(2)和倾斜侧板(3)之间,平直基板(I)一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与支撑侧板(2)固定连接,平直基板(I)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与倾斜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侧板(2)—侧边缘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折弯板(4)与平直基板(I)固定连接,支撑侧板(2)另一侧边缘通过第三圆弧过渡折弯板(6)与平直端板(7)固定连接;所述倾斜侧板(3)—侧边缘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折弯板(5)与平直基板(I)固定连接,倾斜侧板(3)与平直基板(I)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倾斜侧板(3)另一侧边缘通过第四圆弧过渡折弯板(8)与端部斜板(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顶下边梁,其特征是:所述倾斜侧板(3)与平直基板(I)之间夹角为100°?130°。
【文档编号】B61D17/12GK205668566SQ201620580951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温博阁, 温杰
【申请人】长春市新金享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