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刹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3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刹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的制动器。
自行车刹车系统在传统设计上,均利用刹车线的操作来促使设于刹车毂内部的刹车块向外位移而磨擦制动,但在实务上来说,刹车块与刹车毂的接触磨擦制动,常因使用者的习惯以及突发状况下的反应,造成瞬间刹车的刹车锁死现象,不但易使车轮打滑,甚至翻车、跌倒;究其原因,系在于刹车瞬间锁死的问题。针对所谓刹车瞬间锁死造成轮胎打滑的总是在汽车刹车系统设计上有所谓的防锁死刹车系统,但在自行车方面至今仍无相关防止瞬间刹车锁死的技术创作研发,如已知的国外专利技术文献美国专利第5810139号、台湾专利第89008号「自行车用轮毂式煞车器]及第84229号「自行车用毂刹车]等,均系针对自行车刹车器有关连动与制动的机构加以研发,但均未有相关防止刹车瞬间锁死的技术创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段式刹车制动效能的自行车刹车器,可有效地防止刹车瞬间锁死的危险,从而提供牢靠的刹车制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刹车器,包括连结车毂轴的刹车毂,固定于车架的毂盖,设置于刹车毂盖间的刹车块以及刹车制动机构,其特征是,该刹车块前端设有定位口,而后段内缘适当处设有曲面,该曲面非平行于刹车块外缘的曲面;该制动机构包括区隔件,数个制动件和弹力元件,各制动件受弹力元件的推动而砥靠于刹车块内缘的曲面,从而当制动机构旋转角度变化时,制动件以弹力元件的向上外推力通过刹车块产生第一段的刹车制动效果;并且当制动机构旋转角度持续加大时,制动件受到设于区隔件板体的区隔壁砥靠,从而产生较强的第二段刹车制动车。
本发明刹车器在提供提供紧急刹车时(尤其提供前刹车)具有第一段缓冲刹车力防止瞬间锁死的功能,并接续提供一犀利的第二段刹车制动力,使平时或紧急刹车时,均能确保刹车防锁死的安全效益以及牢靠的刹车制动效果。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以下优点1、两段式防锁死刹车系统设计,使刹车更安全。
2、杜绝自行车瞬间紧急刹车所易发生的刹车锁死、轮胎打滑,以致车倒人翻的危险。
3、提升自行车的刹车品质与安全效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制动机构设置图。
图4是刹车毂正视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图4的6-6剖面图。
图7是刹车块设置示意图。
图8是刹车块正视图。
图9是图8的右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仰视图。
图22是区隔件正视图。
图12是图11的右侧视图。
图13是弹力元件的端盖。
图14是图13的左侧视图。
图15是图13的右侧视图。
图16是连动件正视图。
图17是图16的右侧视图。
图18是毂盖正视图。
图19是图18的19-19剖面图。
图20是第一段刹车制动示意图。
图21是第二段刹车制动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元件组配示意图。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由组接于车毂轴的刹车毂1及一以制动臂20固定于车架上的毂盖2对合,于两者内部设置有制动机构及数个刹车块3,制动机构中包含有区隔件4(如图11及图12)、数个制动件5,数个弹力元件6、连动件7、角度设定栓8等主要元件(如图22中所示)。
刹车毂1如图4~图6所示,中央通口10供啮合于车毂轴,而毂内壁11则供刹车块3磨擦制动;毂盖2如图18及图19所示,具有一开口21供区隔件4的连动臂43伸出毂盖外部供刹车线A导接连动;刹车块3以弹性束圈30将数个刹车块圈围,使平时刹车块3不接触刹车毂内壁11(如图3所示),于刹车块3前端设有定位口32,而后段内缘适当处设有曲面31,该曲面31系平行于刹车块外缘的曲面,以供制动件5砥贴位移产生不同的制动效果(如图7~图10所示)。
请参阅图2及图22中所示产生刹车块3接触刹车毂内壁11而造成两段式刹车效果的制动机构,其中所包含的区隔件4(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一板体,于其后板面突设有区隔壁41及一轴筒40,而在各区隔壁41上设有一横伸的砥板42供第二段刹车时制动件5的固定砥靠,并于板体一侧缘设有伸出毂盖外部供刹车线A过牵引连动的连动臂43,在区隔件4上设有一角度设定栓8并啮合于连动件7的轴筒72齿面721,以达到可调整连动件7与区隔件4的对合角度,亦即连动件7端盖71与区隔件4各区隔壁41的间距,以施不同角度的设定而使弹力元件6产生不同的弹力设定值,此角度设定栓8的调整可由毂盖2的调整孔22予以调整设定。
制动件5为一圆珠体或截面为圆形的柱体,置放于区隔件4各砥板42与刹车块3间(如图3及图20、21中所示),并受弹力元件6以一设定弹力数值向上外推,该弹力元件6可为弹簧,其一端系砥置于连动件7所设的端盖71中,另端则套设一定位活动的端盖61(如图13~图15所示)接触于制动件5。
连动件7如图16及图17所示,于连动件7上设有数个端盖71供弹力元件6一端置设,另在连动件7中央设有一轴筒72可套置于区隔件4的轴筒40,于轴筒72上设有齿面721供区隔件4所设的角度设定栓8啮合,此连动件7系与区隔件4组合成一体连动。
请参阅图20所示,当刹车指令传达促使区隔件4开始转动变化角度时,制动件5受动位移于刹车块3的曲面31,所以受弹力元件6顶推的制动件5即产生向上外推刹车块3的动作,而形成如图20中的弹力元件6受设定弹力顶推制动的第一段刹车效果。
当刹车指令持续,区隔件4持续变化角度加大并造成制动件5与刹车块3间砥靠的反作用力大于弹力元件6设定弹力数值时,即令弹力元件6受力退缩,产生制动件5向内下降如图21所示(此时仍为第一段刹车状态),并使制动件5砥靠于区隔件4的砥板42成无法再内缩状态,此时制动件5与刹车块3间即形成强制砥靠的第二段刹车制动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刹车器,系包含有连结车毂轴的刹车毂、固定于车架的毂盖、设于刹车毂与毂盖间的刹车块以及刹车制动机构,其特征是,该刹车块前端设有定位口,而后段内缘适当处设有曲面,该曲面系非平行于刹车块外缘的曲面;该制动机构包括区隔件,数个制动件和弹力元件,各制动件受弹力元件的推动而砥靠于刹车块内缘的曲面,从而当制动机构旋转角度变化时,制动件以弹力元件的向上外推力通过刹车块产生第一段刹车制动效果,并且当制动机构旋转角度持续变化加大时,制动件受到设于区隔件板体的区隔壁的砥板的砥靠,从而产生第二段刹车制动力。
2.一种自行车刹车器,系包含有连结车毂轴的刹车毂、固定于车架的毂盖,于刹车毂及毂盖对合的内部设置有制动机构及数个刹车块;该制动机构中包含有区隔件、数个制动件、数个弹力元件、连动件、角度设定栓等元件,其特征是该刹车块前端设有定位口,而后段内缘适当处设有曲面,该曲面系非平行于刹车块外缘的曲面;区隔件为一板体,于其后板面突设有区隔壁及一轴筒,而在各区隔壁上设有一横伸的砥板供第二段刹车时制动件的固定砥靠;另于区隔间的板体一侧缘设有伸出毂盖外部供刹车线牵引连动的连动臂;区隔件上设有一角度设定栓并啮合于连动件的轴筒齿面,以达到可调整连动件与区隔件的对合角度,即连动件端盖与区隔件各区隔壁的间距,以施不同角度的设定而使弹力元件产生不同的弹力设定值,而此角度设定栓的调整可由毂盖的调整孔予以调整设定;制动件置放于区隔件各砥板与刹车块间,并受弹力元件以一设定弹力数值向上外推,弹力元件一端系砥置于连动件所设的端盖中,另端套设一定位活动的端盖接触于制动件;连动件上设有数个端盖供弹力元件一端置设,另在连动件中央设有一轴筒可套置于区隔件的轴筒,于轴筒上设有齿面供区隔件所设的角度设定栓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器,其特征是,该弹力元件为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自行车刹车器,其特点是,刹车毂与毂盖间设置有复数个刹车块及一组制动机构,制动机构中包含有两对合组装成一体的区隔件、连动件及数个以弹力元件砥推的制动件,利用制动机构的转动角度变化,使制动件砥推刹车块产生第一段刹车效能,当制动机构持续旋转时,造成制动件砥靠于制动机构的内部砥板,产生强劲的第二段刹车效能,进以构成防止瞬间刹车锁死的自行车两段式刹车效能。
文档编号B62L1/00GK1324745SQ0011578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仁炽 申请人:刘仁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