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99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摩托车与轿车优点组合的摩托车。
摩托车以其价格低廉、机动灵活、易操作的特点,在市场上一直占有相当的地位,深受大众欢迎,但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较差,又使很多人望而生畏,在交通事故中,骑乘人员受伤害的程度较驾驶轿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严重,轿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其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都要比摩托车优越,但受到中国目前消费水平的制约,轿车走入普通家庭,还需时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摩托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一种新概念的摩托轿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在现有摩托车两轮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组悬浮自由轮,作为防侧倒机构,它通过支承杆与摩托车底板相连。悬浮自由轮一般有二个或四个,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悬浮自由轮不着地,只有在车发生倾斜时才与地面接触,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地面给车轮的反力压紧弹簧产生支承力。当定位板与外支承套接触时,为允许倾斜的最大位置,以保证车辆不会侧倒。
现有摩托车的坐席高度约600~800mm左右,本实用新型将坐席直接与车的车架底板相固定,大大地降低了重心的位置。
活动式外壳与车架底板相连,组成一保护壳体。
由于增加防侧倒机构、采用低坐席和加上外壳,使摩托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得以提高,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使用,乘骑也更加舒适。这种摩托车造价低廉,适合一般工薪阶层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侧倒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如
图1所示,悬浮自由轮有二个,它通过支承杆1与摩托车底板相连,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悬浮自由轮5不着地,只有在车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地面给悬浮自由轮5的反力压紧弹簧7,悬浮自由轮5起到支撑作用。当弹簧7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定位板3与外支承套2接触,此时为允许倾斜的最大位置。导向杆8上端有螺帽9,通过调节螺帽9可以调节悬浮自由轮5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车的最大允许倾斜角度可调。
如图2所示,6为本实用新型直接与车的车架底板相固定的坐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车的重心位置,增强车的稳定性,4为活动式外壳,它与车架底板相连,组成一保护壳体。
权利要求1.一种双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底板上有一组防侧倒的悬浮自由轮,它通过支承杆与摩托车底板相连,悬浮自由轮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不着地,只有在车发生倾斜时才与地面接触;坐席直接与车的车架底板相固定,有活动式外壳,它与车架底板相连,组成一保护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于通过调节悬浮自由轮的导向杆上端的螺帽,可以调节悬浮自由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一种双轮摩托车,底板上有一组防侧倒的悬浮自由轮,它通过支承杆与摩托车底板相连,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不着地,只有在车发生倾斜时才与地面接触,通过调节悬浮自由轮的导向杆上端的螺帽,可以调节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坐席直接与车的车架底板相固定,有活动式外壳,它与车架底板相连,组成一保护壳体,使摩托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得以提高,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使用。这种摩托车造价低廉,适合一般工薪阶层使用。
文档编号B62K11/00GK2427426SQ0022489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韦成林, 韦星 申请人:韦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